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睹为快】向古人学家教(一)——孔子的育儿经(11月9日播出)
点击上方“央视百家”可订阅哦!



《百家讲坛》特邀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志君先生,与我们一起谈古今、说家教。敬请关注《向古人学家教》第一集。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孔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孔子在20岁那年,出任鲁国小官。由于孔子一直努力读书,他的学问也越来越渊博。尽管孔子对于改进社会秩序颇有见地,然而,鲁国的国君对于他的劝告却置之不理,从此孔子决定通过教学传播他的思想。自孔子30岁起到他72岁去世,他的学生约有三千名,其中有七十二位,后来成为有名的学者。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因此,孔子也被后世称为孔圣







孔子二十岁时,得有一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那么,作为一代教育家,孔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施教的呢?对于当今的父母来说,孔子育儿又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呢?


孔子教育儿子是从读书识礼开始的。在他看来,《诗经》中的文章,多半是与修身、齐家有关,《礼》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离开这些,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活。他的这种“重德教”的教育方法,即后世称谓的“诗礼传家”,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饱读圣贤书的孔子认为《诗经》是一个好的教化工具,“不学诗,无以言”足以概括这本书的巨大意义。而与《诗经》相提并论的便是“不学礼,无以立。”中提及的《礼》。《礼》以《周礼》为代表,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等,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那么,孔子让儿子孔鲤学习《礼》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不学礼,无以立。”对于当今究竟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通向大众的桥梁
平和开放的胸襟
追慕大师风范
汇集百家学养
节目宗旨
百 家 讲 坛
微信号:cctvbaijiajiangtan
独播频道:CCTV-10
首播时间:每天11:42
重播时间:当日23: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论语》(39)
孔子与儒家文化
《五经正文》
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一)
中国的家庭 家教 家风 ︳新时代父母
“家教史话”之二十:《孔子“远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