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诠字
userphoto

2015.09.26

关注

讠+全=诠.

讠,表示解释、说明;全,有完整义,比sos完整地解释;全字兼表声。本义是详尽解释说明。

诠【诠詮】(quán)

  “诠”,繁体为“詮”。形声字,从言,全声。

  “言”为语言、文字、言辞,“全”为完全、完整。“诠”中之“全”寓意:要进行全面解释,必须对所解释的问题有较全面的理解,然后用周全的语言或文字进行全面的解释和说明。《说文·言部》:“詮,具也。”本义是详细解释、阐明事理,如诠释、诠注等。

  “诠”为解释。元稹《解秋十首》之十:“我怀有时极,此意何由诠。”我的心思有时突然感到迷惘,并因此而惆怅,这个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学识、修养、审美观、价值观等。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在辛勤劳作的农民眼里,秋天是个金色的季节: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稻穗、金色的玉米,一年的耕耘终于换来丰收的成果,秋天象征喜悦,这是农民对秋的“诠释”。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笔下,“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天象征伤感,这是文人对秋的“诠释”。有时“诠释”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每种“诠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有时甚至是对自己观点的补充和完善。所以换位思考,准确“诠释”他人的心态,善于理解他人是必要的,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个人修养良好的表现。

  “诠”之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与其他事物相区分,所以“诠”又含有权衡、比较之意。《广韵·仙韵》:“诠,平也。”白居易《和知非》:“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诗人在和老朋友元稹的酬和中,分析天下世情事理。“诠”引申为选择。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序:“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一个人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乃学问之道,更是为人之理。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引《通俗文》:“择言曰诠。”经过选择、重新组织过的语言才可成为诠的基础。

  “诠”是阐述、解释,也可以指道理、规律。《淮南子·兵略》:“发必中诠,言必合数。”所阐释的必定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所说的一定合乎天数的演化。这虽是兵法,但却包含为人处世的道理。只有全面地把握、周全地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事物的规律,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观点和方法是不可取的。

  一般说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可采取“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方法。“知人”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作者,诸如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创作背景、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等。“论世”中的“世”是指诗人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和“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是深入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取向的关键。如果说,“知人论世”是以作品为中心,那么,“以意逆志”则是更多的关注读者,认为作品只有通过读者解读并与读者相互作用,其思想和审美价值才能得到实现。由于读者与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解读作品时必然受时代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以意逆志”容易出现穿凿附会和臆测误解,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与文学修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
你知道“道德”从何而来吗?这2句话说清楚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七)-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
第一节 《孟子》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