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戍字
userphoto

2015.09.29

关注
人+戈=  (shù)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戍【戍】(shù)

  “戍”,会意字,从人持戈。

  “戍”从“人”说明“戍”与人的行为有关;“戈”为一种古代兵器。人拿着兵器,小则守卫家园,大则保卫国家。“戍”表示人手持戈,而履行武装守卫的职责。《说文》:“戍,守边也。”本义为防守边疆。“戍”又由“戊”“丶”组成。“戊”为斧子,为兵器;“丶”为鲜血,为头颅:斧口染血掉头,说明为戍守边疆,将士随时准备付出鲜血和生命,才能换来国家的完整、百姓的安宁。

  “戍”为守边。古代社会战事频仍,经常征调大批百姓戍守边疆。《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秦朝的严酷刑罚,把戍边渔阳因遇雨失期的九百贫苦百姓逼上了死路,不得不揭竿而起。“戍”也表示守边的士兵。

  《左传·定公元年》:“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一个月后,城墙修筑完毕,守边士兵回到诸侯国。但实际上,戍边战士往往过的是“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的“戍”而不返的生活。他们常年忍受“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的荒凉;忍耐“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的寂寞;饱受“倚剑白日暮,望乡登戍楼”、“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的思念。

  “戍”又表示守边之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秦朝)北部征集劳役修筑长城,南边征调士兵戍守五岭。“戍”也指边境的营垒或城堡。《魏书·源怀传》:“可以筑城置戍之处。”可以在边防军营附近筑城。

  由戍边之意引申,“戍”泛指军队驻防。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地区称作“卫戍区”。百姓流汗供应军需,战士流血为国杀敌。百姓送子出征,战士离家去国,都是为国家安宁贡献力量。我国辐员辽阔,边境线漫长,戍边将士长年累月守卫在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的边防线上,以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换来了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用自己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军人的尊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8.7《西线无战事》无情的鲜血与惨死噩梦令人震撼
将士魂
云南墓园,有4个日本兵一直跪着,日本要求拆除,我方回答2字
战争牺牲了多少战士的性命,牵扯了多少无辜的百姓,生死别离,让人心痛,我愿世间永无战争,愿战争也能早日结束,待有安宁之日!
一旦发生核大战,普通百姓该如何保命?这三个地点要记牢
为什么古代家里可以合法的拥有刀剑,却不能拥有甲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