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括字
userphoto

2016.12.16

关注

“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的省略,表示干净、彻底地收拾。括=扌(手,抱)+的省略,干净、彻底地收拾),造字本义:完全、彻底地抱在手里

括字,从扌,表示动手扎束;从𠯑𠯑有塞口义,含束缚的意味。隶、楷书从扌,表示动手扎束;从舌,舌被口腔所围,收到束缚。本义是扎、束。

“括”引申出“梳理事物共同特点,用语言文字归结在一起”的内涵,也就是“包容,概括”之意。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几十万赵军早先有数量优势,为何突围不出?

热眼观历史

2021/08/08 17:07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爆发大规模战役,双方皆投入数十万部队,最终结局秦军大胜,白起俘虏了四十五万赵军士卒。

为了防止赵军再次反抗,白起一声令下,坑杀了这四十五万人。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扯地连天,四十五万陆军部队,如果列开阵势,也是相当恐怖的一股力量。按照当时境况来看,秦军兵力不是很多,而赵军有数量优势,虽然赵军被围困,但主力仍在,那么为何赵括就是无法突围呢?

一、秦军战术奏效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人数多寡并非输赢的决定性因素,以适当的策略去筹划,以少胜多是可以实现的。

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除了真刀真枪的厮杀,还有各种花招和套路,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落入敌人的陷阱。秦军为了击败赵军,已经谋划了很久,并且耐心地一步步实施,直到将赵军控制在股掌之中。

起初,进攻上党的秦军将领名为王龁,对比白起的大名,王龁的声誉要小很多。秦国先让王龁出战,也有麻痹赵军的意思。赵将廉颇身经百战,对秦军的作战方式也有一定了解,见秦军兵势强劲,便退守城中,等待时机。

史料记载:“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秦军的士兵单兵战力很强,且擅于野战,廉颇很清楚,此时不是出战的最佳时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秦军不可能一直保持强劲的士气,等到秦军兵势放缓,或许才能出城迎战。

赵军龟缩不出,秦军也不能在原地一直等着,所以他们必须想办法,逼出赵军主力。秦国宰相范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派人赵国去散播谣言,谣言的内容就是:“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廉颇胆小,很快就要投降了。”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口水仗一旦开启,就连赵王也是不堪其扰。赵王得知传言,也是十分懊恼,他怒的就是廉颇一直没有出战,将赵国的脸都丢尽了。

反间计很成功,不久之后,赵王就将廉颇换下,换成了毫无战场经验的赵括。在确定赵军换帅之后,秦军也立马更替主帅,将王龁换成了战神白起。这就好比篮球比赛,对方换上个了不太会打球的新手,而己方换上了一个经验丰富、球技高超的高手,那么胜利的天平就将发生偏移。

此消彼长之间,秦军已经拿到了胜利的钥匙。果不出所料,赵括一上任,马上就命令赵军发动进攻。鱼已经上钩,下一步就是吃掉赵军主力,随后秦军假装退却,再次让赵括放松了警惕,赵军突进,再次陷入圈套。

赵括突围是战场的细节问题,而在整体战略上,秦军已经占据了主动,网兜越收越紧,赵括要想翻盘,极其困难。整个长平之战中,秦军一直在牵制对方的鼻子走,在决策层面,秦军完胜。

要想一举解决四十五万的庞大军团,并非易事。为了麻痹对手,白起成为主帅的消息被严格封锁,直到战争结束。如果白起暴露,赵军或将提高警惕,毕竟战神白起的名号太大,任何人都不敢去小觑。

赵军攻到秦军营垒,无法攻克,秦军随后派出两支精锐部队,一支从后面断掉赵军的后路,另一种从中间截断赵军,令其首尾无法相顾。最最重要的,秦军将赵军的粮道给截断了,四十五大军,如果没有了粮食,即便再精锐的士兵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赵括刚刚出道就面临巨大危机。

史料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得知赵军粮道被截,秦王亲自到赶赴河内,发动当地百姓,截断赵国的救兵,要将赵军困死在包围圈中。我们推断,当时白起所部兵力不会太多,在数量上应比赵军少,所以秦王需要更多的士兵上前线。

赵军在这种情况下,被围困了四十六天,直至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甚至开始以人相食。适当的饥饿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如果到了快要被饿死的状态,就不用提什么战斗力了。四十多天,必定会有大量士兵被饿死,赵军的战力也会大幅度缩水,突围不出去也在情理之中。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果是廉颇统兵必定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可是廉颇已经被罢免,赵括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喜欢夸夸其谈,常常趾高气昂,不将旁人放在眼中。赵括就是那种典型的纨绔子弟,不一定说纨绔子弟就不能统兵,好比明代的李如松,虽说是官二代,却是个出色的将领,可是赵括不是个带兵的料,对此他父亲很有发言权。

带兵需要天赋,需要勇武、威信,需要对战场的准确把控和判断。虽说赵括对兵书很有研究,但他并没有实际的战场经验,且目中无人,让他统兵绝对是胡闹。

赵奢曾这样评价儿子:“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意思就是如果让赵括统兵,赵军必败。

知子莫若父,赵括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评论员,但他要真的走向战场,就是另一番场景了。赵括上任后,还没有摸清秦军底细,就贸然出兵,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这已经暴露出他的弱点。

随后赵军轻易就被秦军所困,四十五万大军,如果在廉颇手中,就算无法取胜,自保应该还是有把握的。可是赵括没有突围的良计,等到士兵们饿得要吃人了,才发动突围,此时的赵军也就成了强弩之末,没有办法,最后赵军只能选择投降。

也就是说,整个长平之战,赵军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且秦国发动了全国之兵,数量少不一定比赵军少。再加上武器不行,粮草被断,士气低迷,指挥官又瞎指挥,根本就突围不出去。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巨大,一方面赵王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其次主要责任就在于赵括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从赵括当上主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赵军会以惨败收场。

沈括——科学史上的巨人 人格上的小人

大河报-历史

2021/07/02 17:51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什么?当然是石油了。可要说中国人在一千 年前就发现了石油,你信吗?哎,还真不是瞎说!在宋朝科学家沈括的《梦溪 笔谈》里,还真就有了石油的记载。

《梦溪笔谈》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建筑、医药、气象、考古等各个门类学科,除了石油,里面还有 龙卷风、古生物化石等记载。这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在国际上也很受重视, 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就评价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法、德、英、美、 意、日等国也都有学者对它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

沈括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杭州人,他的家族应该是个名门望族,他的两 个堂兄也都很有名,而在《宋史》中,沈括的名字就附在这两位堂兄的传记后 面作了一个链接。按照今天的知名度来说,沈括的两位堂兄当然是远远不如沈 括了,那么,《宋史》这样的编纂处理是不是有些主次不分了呢?有人说,这 是中国古代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科学家的地位不如当官的,这当然也有道理 可是沈括本人也当过官,而且官也不小,翰林学士,至少也是中央委员一级的了。 那么,这位大科学家为什么被历史所冷落呢?问题出在他的人品上,因为人品 有问题,当官也当得“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沈括所处的年代正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我们说过,王安石有一个很大的 失误就是用人不当,他所任用的新党人物几乎都是人品有问题的小人,几乎都 被列入了《宋史》的奸臣传。不幸的是,沈括恰恰也在其中,他没有被列入奸臣传一则是因为他的政治影响力有限,二则也是后世的史学家手下留情,还算 客气的。

沈括曾经跟王安石在昭文馆也就是当时的文联一起工作过,两人关系不错, 工作之余纵论天下大事,发个帖子点个赞什么的,意见也惊人地一致。王安石 上台推行新法,沈括不仅在口头上表态拥护,而且也以自己卓越的才干不遗余 力地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

他当时管的是司天监,也就是中央气象局,可别小看了这个职位,在古代, 天文历法可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皇帝号称天子,他的所作所为合不合老天爷的 心意,就得看天文气象的报告;而每当改朝换代或者有重大的变故,要做的第 一桩事情也是颁布新的历法。为了配合新法,推行新历,沈括在司天监进行了 大刀阔斧的变法,罢免了六名墨守成规的旧官吏,却将一个平民出身但实践经 验丰富的盲人科学家破格提拔,让其领导改革历法工作。在王安石的支持下, 沈括历时五年修成了“奉天历”,新的历法既符合天体运行的规律,也有利于 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当然了,更加为新法的推行找足了天意的借口。

这个时候,辽国与宋朝发生了边界争议,沈括又被任命为外交官去边境进 勘察边界的谈判。这位大科学家对地理知识也了如指掌。在谈判中,他引经 典,指出某某地方历来是宋朝无可争议的领土,某某地方历来是大宋朝不可 割的一部分,从而捍卫了大宋朝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沈括也因此受到了宋神 和王安石的青睐,成了改革派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邮票上的沈括

王安石在强势推行新法的同时,也受到了朝野上下许多人反对。王安石就 派沈括下基层去了解民情,考察新法推行的效果和利弊。沈括看到有这么多人 反对新法,他的心里也打起了“小九九”,但他不明说,却在调研、考察的过 程中,耍起了两面派,任何东西他都搞了两份报告,一份正面说好话,一份负 面说坏话。每次回京汇报,他都是报喜不报忧,递上正面报告,说得天花乱坠, 马屁乱拍。新法里面很多不合理的事项,只要是王安石决定要执行的,他无不 极力附和。其实新法在执行中已经暴露出了它的弊端,民间也已经怨声载道。 如果沈括当时能够如实汇报,及时地提醒王安石,历史或许会驶向另一轨道。 然而,沈括的两面派个性毁掉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熙宁九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黯然下台。沈括一看风向不对,决定反 戈一击,洗白自己。他马上拿出压箱底的另外一份负面报告,递交给了继任的 宰相,在那份报告上,那是把新法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沈括就用这种方 式跟王安石划清了界线。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差没有吐口血了,大骂沈 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王安石的总后台宋神宗以前是接到过沈括的那份正面 报告的,两份报告一比较,就连皇帝都看不过去:这不是落井下石吗?哪有这 么整的?皇帝也很讨厌沈括的为人了。

沈括这个人气量比较小,他在著《梦溪笔谈》一书时也是专凭自己的好恶 取舍,书中辟有“书画”章节,却唯独对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只字不提, 原因是米芾得罪过他。

沈括跟米芾一样都是书画的鉴赏大师,也都是收藏大家,原先是颇有些交 情的,平日沈括也很推重米芾,闲暇时常邀米芾一起品茶、赋诗、谈论书画, 每每搜罗到古人墨迹,也先让米芾过目。有一次,沈括把所藏的字画拿到院子 里晾晒,并邀请米芾等人来品茶观画,谓之“曝书会”。茶喝到高兴处,沈括 洋洋得意地取来一幅王献之的法帖让大家鉴赏。没想到法帖展开,米芾却笑了 起来:“这是我的拙笔啊!”米芾这个人喜欢临摹各种法帖,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但沈括以为总还瞒不过他的法眼,还道是米芾癫狂劲上来了跟他开玩笑,于是 就正色道:“这是我们沈家的传世之宝,怎么会是你的大作呢?”米芾却又是笑, 走上前去,用茶水轻轻涂在法帖的一角,旋即,就出现了“元祐三年米芾临摹” 字样。这件事让沈括很难堪,“曝书会”不欢而散,而沈括也就此记恨上米芾, 所以在他的著作里对米芾的书法只字不提。

沈括先生最让人诟病的还是他对苏东坡的陷害。苏东坡跟沈括是同一年的 进士,拿现在的话说算是老同学,又是在国家图书馆时的同事。苏轼因为反对 王安石的新法而被下放到了浙江。沈括正好作为钦差奉命巡察地方工作,临走 前,皇帝老子特意嘱咐沈括,到了杭州后对苏轼仗义点,多多关照他。沈括答 应得很好,到了杭州和苏轼一见面,嘘寒问暖好一阵哥们儿义气,然后又向苏 轼索要他最近的诗文,表示要拜读学习。苏东坡这个人胸无城府,对人毫无防备, 而且对自己的诗文也很自恋,挺高兴地就把自己的作品集送给了沈括。

没想到老同学可没安着好心眼儿。苏轼的政治立场他是知道的:苏轼反对 王安石变法中采取的激进的“休克疗法”,属于温和的改良派人士,对王安石 也老是持批评态度,搞得老王很不自在。沈括想拍上司马屁,于是就想着要整 一整这个老同学。他拿着放大镜在苏轼的诗文中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把 他认为是诽谤新政的诗句一一用红笔作了批注,上纲上线,把这个当证据,向 中央寄信汇报说,苏轼在诗里面诽谤朝政,“无君臣之义”。数年后,御史何 正臣、李定上表弹劾苏轼,引经据典用的多是沈括当年的材料,乌台诗案由此 爆发,苏轼也因此被下了大牢,险些遭遇不测。后世的记载都把账算在了跟苏 轼有过节的这几个纪检干部头上,可事实上,沈括才是第一个朝苏轼放暗箭的 人。这桩事情被南宋的王铚记录在《元祐补录》一书中,此事李焘亦引入《续 资治通鉴长编》,可以说,沈括不是乌台诗案的主谋,但却是始作俑者。

就这么个家伙,两面三刀的,沈括这点手段其实也很不高明,搞得人人都 对他敬而远之,新党旧党都对他不待见,沈括也就只好一边凉快去了。可这一 凉快,倒凉快出了《梦溪笔谈》这本书。沈括晚年也被开除公职到镇江养老, 他在那儿修筑了一座梦溪园,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他较少外出,也较少与人 来往,一门心思搞创作了。也许只有在创作当中,他的心思才可以放端正了。

有意思的是,苏东坡恰好又来到了杭州当官,两个地方不算太远。沈括居 然跟没以前的事一样,还经常跑去找苏轼叙旧,好在苏东坡也不记仇,相逢一 笑泯恩仇。在跟苏东坡如沐春风的交往中,沈括的心底会不会泛起一丝内疚? 史书没有记载,但我宁可相信,他一定有的。毕竟还是一个文人,起码的廉耻 和是非,其实在心底都是有的,他只是当面说不出“抱歉”这两个字。

文化人在官场上混,苏轼和沈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苏轼的风骨和 气节受人仰慕,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文人能做到?沈括的人品和做法,遭人 唾弃,但在利益和压力面前,文人的懦弱本性却或多或少地会有所暴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括——科学史上的巨人 人格上的小人
「烟云江湖」科学上高山仰止的巨人,为人上却有些墙上芦苇的沈括
“变脸高手”沈括
《续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宋神宗赵顼 王安石
沈括之瑕
历史上有名的沈括,竟然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