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进名头那么响,为何在梁山上却是孤家寡人?武松早就给出了答案

《水浒传》梁山108个好汉中,若找出一个出身最高的人,那毫无悬念,非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莫属了。柴进所对应的星位——“天贵星”,也足以说明一切。

柴进在《水浒》中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酒店店主对林冲说:

“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自陈桥让位有德,太祖武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

由此可见,柴进在《水浒》中的地位之高,身份之尊贵。

不仅如此,柴进仗义疏财,万里招贤,收留各路庄客无数,在江湖上的名头也很响亮。《水浒》中有诗为证: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待客一团和气,挥金满面阳春。能文会武孟尝君,小旋风聪明柴进。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然而,柴进这样的一个“当世孟尝”,我们在《水浒》中却找不出一个追随他的死忠,这件事儿是不是有点儿奇怪?

要知道在《水浒》中,仗义是好汉们心中的最高道德准则,所以,仗义疏财者身边都会有追随者。晁盖身边有三阮,宋江身边更不用说,死忠无数。

但你再看柴大官人,他家大业大,必定家丁无数,他又养了那么多庄客,竟然没有一个能人跟随他上梁山。或者说,跟随他上山者,一个能人也没有。卢员外身边还有个燕青呢,而柴进在梁山上却是孤身一人。这是为什么呢?

初读《水浒》时,我对这个问题也很困惑,以为这是施耐庵的疏忽,竟然没有给柴大官人安排追随者。直到再次读《水浒》才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武松早就给出了答案。

01

还记得《水浒》中,武松在柴进庄上偶遇宋江时的情节吗?

当时宋江是误杀了阎婆惜后,逃到了柴进的庄上。柴进听说江湖上大名鼎鼎及时雨宋江来了,立即引着三五个伴当,慌忙跑将出来与宋江相见。

柴大官人见了宋江,拜在地下,口称:“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由此可见,柴进的“万里招贤”,也并非浪得虚名。落难的宋江投奔柴进后,受到了柴进的热情款待。

江湖好汉见面,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环节。柴进请宋江和宋清兄弟二人落座,还安排了十几个庄客和主管轮替着把盏劝酒。

酒至半酣,天色渐晚,宋江喝得有些走肾,就起身去小解。

估计当时宋江已经有些醉意了,所以走起路来有点儿不稳当,在路过走廊的时候,他一不小心就踏翻了廊下一个大汉的火锨。

这个烤火的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因为打架打晕了人(误以为打死了人)而在柴进庄上避难的武松。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将画面静止下来,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宋江和武松都是因为“杀人”逃到柴进的庄上,但境遇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在柴进温暖的房间中把酒言欢的座上宾客。另一个呢,则是身患疟疾,却还要躲在廊下靠火锨取暖的落魄大汉。

此时,落魄的大汉还被座上宾打翻的炭火弄花了脸,就更加显得落魄了。

武松被宋江踏翻火锨后,登时气将起来,一把揪住宋江的脖领子,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接下来会怎么处理?

如果我们是武松,在被宋江弄得一脸灰后,大概会大叫一声,“哎呦,看着点儿!”,然后一边清理脸上、身上的灰尘,一边等待宋江过来跟自己赔礼道歉。

然后呢,等宋江过来道歉后,我们会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接受道歉。

最后呢,大家各就各位,该干嘛干嘛。我们会拖着病痛的身躯,继续蜷缩在避风的角落用火锨取暖。而宋江呢,则在庄客的搀扶下回到柴进的宴席上,继续把酒言欢。

所以,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之间,很难擦出激情的火花。但武松并不是普通人,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武松被弄了一脸灰后,第一时间就揪住了宋江的脖领,看样子是要揍他。

这个段情景描述很有意思,请你仔细品:

此刻,对武松来说虽然宋江是一个面生之人,但他出来连撒个尿都有庄客提着灯笼陪着,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这肯定是柴进的贵客。然而,武松却想都没想,第一时间就揪住了宋江的脖领,大声吼他,还要揍他。

通过武松的这一连串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出,武松要么是个暴脾气,一点就着的愣头青,要么他就是个具有高度自尊,又极具个性的真英雄。

果然,那个提灯笼的庄客看到武松的举动,慌忙叫道:“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很显然,在庄客的眼中,武松就是一个暴脾气的愣头青。而且庄客也只是强调了武松的无礼,却忽视了宋江弄了他一脸灰的实事。因为在庄客眼中,宋江是柴进最相待的客官,而你武松,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落魄汉子。

别说庄客了,如果换做我们大多数人,大概也会认为武松是个愣头青,也只有极少数能够慧眼识珠的伯乐,才会认为他是个真英雄。

庄客的那句“最相待的客官”,却像刀子一样,扎了武松的心。

武松回答道:

“'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甚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甚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武松这句话,直接点破了柴大官人的要害:身居高位,只听一家之言,不能兼听则明。

武松说完,举起拳头就要打宋江。还好柴进及时赶到,化解了这场危机。

那庄客便把了火锨的事说一遍。柴进笑道:“大汉,你不认得这位奢遮(奢遮,了不起的意思)的押司?”

你看,柴进也觉得宋江踩翻武松火锨之事无足挂齿,只强调宋江的身份,暗示武松对宋江的无礼。合着,在他和庄客的眼里,有身份的人伤害了没有身份的人的利益,根本就是一件小事儿。

武松道:“奢遮,奢遮!他敢比不得郓城宋押司少些儿!”

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

武松道:“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武松回答道:“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你看,武松这表面上是夸宋江待人“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实则是揶揄柴大官人,说他待客是“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柴进压根儿就听不出来,还对武松说:“你要见他么?”武松说:“我不知道怎么能见到他!”

柴进道:“远便十万八千里,近便只在面前。”柴进指着宋江,便道:“此位便是及时雨宋公明。”

武松还不敢相信,宋江道:“小可便是宋江。”

武松定睛看了看眼前的宋江,纳头便拜,说自己是仰慕宋江多年的铁粉,经常听人说起宋江的事迹,今天终于见到本尊了,还为自己刚才的无礼道歉。

宋江问武松的姓名,柴进指着武松,介绍说:“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矣。”

要说柴进介绍武松的姓名就行了,为何要强调他在自己庄上一年了呢?这也好理解,强调武松在自己庄子里白吃白喝待一年,不就是证明自己仗义吗?

柴进报了武松的姓名之后,宋江马上接话:“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

你看,宋江不愧是及时雨。武松这时候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后生,没有成为打虎英雄呢,宋江又怎么会认识他呢?宋江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看到此刻武松这个好汉在庄上落魄,在柴进面前抬高武松。

宋江说完,就携起武松的手,一同来到后堂的酒席上,把武松介绍给弟弟宋清。

你瞅瞅,此刻的宋江,身为柴进的宾客,不等柴进这个主人发话,也没征求他的意见,直接就把武松拉进了屋中的宴席。

这时候柴进也没办法,只能邀请武松落座,武松谦让也没用,在宋江面前,柴大官人已经落下了怠慢武二郎的名声了,怎么可能不补救呢?

柴进命人再次摆上新的杯盘,劝宋江兄弟和武松三人喝酒。

然而,柴进迟来的款待,补救得了武松那受伤的心吗?

武松已经被柴大官人冷落一年了,显然不是一顿酒能够补救的。更何况,如今柴进的庄上又出现了一个和柴进呈鲜明对比的及时雨宋江。

宋江结识了武松后,对他简直是越看越喜欢。关于武松在宋江眼中的形象,施耐庵是这么描写的: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器宇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当下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甚喜。

宋江每天不管到哪里,都会带着武松,看到武松的衣服破旧单薄,还出钱给他做衣服。要知道,通常只有父母这样的至亲才会主动给人做衣服。武松早间父母双亡,是兄长武大将其拉扯大的,此刻的宋江在武松眼里,已经是如父如兄了。

柴进得知宋江给武松做衣服后,坐不住了。为啥柴大官人坐不住了呢?

你想想,在柴进庄子上,宋江给柴进的庄客做衣裳,你让柴进这个主人的面子往哪儿搁?

柴进赶紧取出一箱上好的缎匹缎绢,教做了宋江、宋清、武松三人的称体衣裳。

然而,武松的心里会记你柴大官人的好吗?

很难。因为若不是宋江给武松做衣服,柴大官人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给他做衣服的。要不然武松也不至于拖着病态的身躯,大冷天的在廊下用火锨取暖。要不是宋江来了,武松的境遇不会改变,因此,不管你柴大官人如何补救,武松只会念宋江的好。

宋江也是厉害,他这是用柴进的钱,笼络了武松的心啊。

后来武松说要回家看望哥哥武大,柴进又置办送行酒食。武松辞别柴进后,宋江让武松稍等,然后就飞奔回自己房间拿上银两,对柴进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宋江这话是什么意思?大官人,你先回去吧,我要再送武松兄弟一程。

武松是柴进庄上的客人,怎么送他,应该由柴进决定。撇开了主人,单独送武松,宋江这又是不寻常之举啊!

柴进怎么想的,此刻的宋江根本就不在乎。跟柴进不一样,宋江待客,就是要有始有终,这个终,最好还得让对方终身难忘。

宋江带着兄弟宋清再送武松,一直送到十里开外,有一个小酒店,三人饮了几杯,直到红日平西,武松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让宋江送了,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你看,这正是宋江想要的,但宋江是要当大哥的人,逢人便主动要求结拜,岂不是折损了大哥的尊严。宋江就是要不断地施恩,让你主动说出来。

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哪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辞,我便不认你做兄弟。”

你细品宋江说的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它既有大哥的温暖,也透露着大哥的威严。

有的人善于对人使用精神控制,和他人在一起,往往不用多长时间,马上就能自然地确立主导与顺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宋江就是善于在潜移默化中使用精神控制的高手。

宋江一见武松,就视武松为小弟,通过对武松的观察,看出武松是一个具有极高自尊心的人。所以宋江不断抬高武松,对他的照顾,都照顾到了内心。

武松面对这样一个改变自己境遇的及时雨宋江,武松心里自然感激涕零,觉得宋江就是自己的大哥。以后大哥如果有什么事情找自己来帮忙,自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而柴大官人呢?本来武松就觉得他做事有始无终,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而冷落了自己,再经过及时雨宋江这一衬托,必然会觉得他那“当世孟尝”是徒有虚名。

《水浒传》中,说柴进“不是”的人,毕竟只有武松一人。那么,柴进的“当世孟尝”,真的是徒有虚名吗?

02

在聊柴大官人之前,我们先重温一个成语故事,故事的名字大家很熟悉,叫“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传说,楚国人沈诸梁是叶地县尹,人们都称他“叶公”。叶公常常对人说,他最喜欢呼风唤雨、能大能小、变化万端的龙。

叶公子喜欢龙到什么程度呢?他为了能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龙,不但在住的地方到处雕龙、刻龙,每天一有空闲,他就画画、写字,画的是龙,写的也是龙。他连给孩子取名都不离龙,老大叫“大龙”,老二叫“二龙”,老三叫“三龙”,女儿取名“龙女”。

天界的真龙得知人间有这样一个好龙成癖的人,十分感动,决定下凡来人间走一趟,向叶公子表示谢意,给他些恩惠。

一天,叶公正在午睡,屋外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叶公惊醒了,急忙起来关窗户,没想到这时真龙从窗户外探进头来,叶公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当他转身逃进堂屋,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横在面前。叶公见无处可逃,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真龙瞧着被吓昏在地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扫兴地飞回天界去了。其实,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爱龙,他只不过是喜欢那种似龙非龙的东西,借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而已。

柴大官人好“孟尝”,正如那叶公好龙。

柴进之所以学习孟尝君“万里招贤”,你以为他是想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

那你就高看他了。柴进结交江湖豪客,容留三教九流的人物,资助王伦占据梁山泊,并不是想造反,夺回大周天下,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过把瘾:过把被人追捧为“当世孟尝”的瘾,过把名扬江湖的瘾。

柴进虽然出身高贵,但他再怎么着,毕竟是前朝皇族,很难在赵家朝廷谋取出身。所以,他只能握着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在沧州当个土财主。

然而,土财主的生活是单调且无趣的,年轻气盛的柴进怎能安心过这样平淡的生活?庙堂的路走不通,他就试图在江湖上建立自己的名声,满足他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柴进非常向往仗剑走天涯的江湖草莽生活,但他又难以割舍祖上留给他的偌大家业。那怎么办呢?

他只能学习孟尝君招贤纳士,把江湖中人招到身边来。一来能听这些江湖人天南海北神侃一通过过瘾。二来,投奔他的人都有求于他,通过接济这些“好汉”,他也能享受被需要、被吹捧的感觉,他需要这种感觉。

所以,跟后来梁山的招贤纳士不一样,柴进的“万里招贤”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游戏,并不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

正因如此,柴进对待那些来投靠他的好汉的态度就是:不论贤愚,多多益善

柴进既然招贤不是以创事业为目的,那他也就没有求贤的迫切需求,自然也就难以练就分辨贤愚的眼力。

正是如此,柴进庄上的枪棒教官洪教头是个无能之辈,被林冲一棒就给打翻了。而武松这个真正的高手会被庄客们排挤,被怠慢。

自古以来,只要有沽名钓誉之人养士,就一定会有依草附木者来投。即使是柴进效仿孟尝君本人,他那三千门客中都不乏鸡鸣狗盗之徒,柴大官人的庄上充斥着一些洪教头式的庄客,自然就在所难免了。

骗吃骗喝的无能庄客多了,武松这样有真本事又刚正不阿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了“不合群”的异类。因为,在那些无能庄客看来,武松这样有本事的人一旦得到柴进的恩宠,那他们这些混子的前途必然会受到影响。

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

因此,柴进身边为何没有能人追随?武松揶揄他的话没错,因为柴进待客有始无终。作为庄上的一把手,他又不能做到兼听则明。柴进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模仿孟尝君,就犹如那叶公好龙,从一开始,他就把“万里招贤”当成了一场游戏。

然而,柴进不知道的是:他花钱打广告,靠金钱买来的名声,并不是真正的影响力。那些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变着法儿讨他欢心的人,也不见得是他的追随者。那些人求他帮助,只是因为他有资源、有权力,能给他们好处而已。当他不再拥有这些时,或许这些人离开得比谁都快。

这不嘛,当柴进在高唐州被高廉打个半死,投入死牢时,他的那些庄客,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江的驭人术有多牛?看他怎么收服这两个最有个性的小弟就明白了
柴进早年名震江湖,为何上梁山后却无人追随?武松的点评一针见血
金圣叹评点宋江为下下人,宋江的仗义疏财都是假的吗?
闲话水浒:及时雨宋江<BR>
小旋风为什么不敌及时雨
武松为何不讨柴大官人的欢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