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三餐有何由来与讲究?

 “吃饭睡觉打豆豆”寓意着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这则冷笑话虽简简单单却有着让人喷饭的效果,从这也可以看出:吃饭是人生的一大要事,无论仅为果腹还是为更好地活着。不约而同地,每当饭点,即使不饿,大家开始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相互招呼着去吃饭,就好像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那样。一日三餐,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一天三顿饭,这一饮食习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已约定成俗。然而,我们都知道原始人并没有这么良好的进食条件,在艰苦的野外条件下,用茹毛饮血形容并不为过。由此看来,一日三餐并不是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实行的呢?

  庄子中有这样的语句:“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从中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有一日三餐的习惯。据考证,秦汉以前的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这和那个时代落后的生产力有关系。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并不发达,产量有限,只能是一天两顿饭,即使是这样,这也只是富人才能享有的。等到汉朝统一天下,没有了战争,社会安定下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放在生产上,粮食渐渐有了富余,人们可以一日三餐了,随后虽然因为时代变迁,又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最终还是定下一天三顿饭的习惯。

  关于进餐的时间,《墨子·杂守》中提及:“士兵每天吃两顿,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是按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标注时间计时的,太阳行至东南角即隅中,朝食一般在隅中之前,那个进餐时刻叫作食时。据人们推测,古人的朝食时刻相当于二十四小时制的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饭叫作哺(bǔ,补)食,又叫飧(Sūn,孙)。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饭。

  虽然物质的匮乏导致人们一天只能享受到两顿饭,但对于吃东西,古人却有不少讲究,古训有”不时不食“之说,所谓的“不时不食”即“时食”。意思是说,食单的安排应该是根据自然的馈赠和人身体的需求进行的,自然馈赠指的是:蔬菜也好,肉类也罢,都是有季节性的,如果不是在它的生长期就不食用。人自身的影响因素则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人应该根据自身的生长需求和新陈代谢而调整食谱。比如,不同年龄段的人,膳食结构不同;即使小到一天之内,我们也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而改变食物的摄入或者增减进餐的次数......总而言之,其本质就是要人们顺应大自然并按照身体的需求进食。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即使在寒冬腊月为了爽口也会吃大棚里长的黄瓜,在燥热的三伏天,嘴馋了而想吃火锅就在空调房里进餐,完全把古训抛到脑后。养生专家指出: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

  前文已经说过“吃什么东西有益于健康”,那么吃多少合适呢?自从汉代以后,一日由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有了早、中、晚饭之分。那么这样安排合理吗?一天吃几顿饭更健康呢?

  现如今,人们进食不再是简单地果腹或是满足口感,我们更注重的是饮食是否健康,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益。有人主张在不减少热量摄入,也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摄入的情况下削减用餐次数,然而事实证明,削减幅度不宜过大,比如一天一顿就会导致人体脂肪含量在短时间内降低,血压上升,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也会上升,与之相伴的是,人的脾气也会变差。还有人支持在注重饮食的规律性的前提下少量多餐。

  其实,”不时不食“的原理同样适用于进食次数的选择,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决定用餐次数,饿了就吃,但是最好形成固定的生物钟,生活作息规律,身体才会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历史上,古人一天真的只吃两顿饭?说了你可能不信
古人怎么吃饭?一天只吃两顿,现代的“一日三餐”始于何时呢?
古人一天正常吃几顿,一日三餐的饮食又起源于什么年代?
将餐饮制改为一日两餐,有利于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吗?
一日三餐或是一个错觉,古人讲究将第三顿饭留给敌人
一天2顿饭和一天3顿饭,哪种更健康?一日3餐哪顿饭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