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来水进入中国后的两个“时间节点”
导语:有个数字,很触目惊心:2014年3月17日,环保部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只与大家共同回顾自来水进入中国百年来的两个重要的历史结点:140年前和40年前。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展品。该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原管道厂驻址。展示自来水的方方面面,包括130个“实体展品”、模型,以及京师自来水公司的老式水券仿制品。

  自来水在中国出现,是清朝末年的事儿。此前,中国人喝水基本上靠老天。住在城市讲究一点儿的人家,则向专门供水者购买,推车或挑担卖水行业即由此而生。晚明时,有个历史学家叫谈迁的,写过一本《北游录》。其中就记载说:“京师各巷,有汲者,车水相售。”


  明清时专供皇宫使用的水源是北京城金水河的河水。后来金水河淤塞,皇宫转而把玉泉作为饮用水源,并用专门的御用水车从玉泉山往皇宫驮运。

  那么,自来水何时进入中国的?有资料说,1908年在诞生于北京。其实,早在1875年,自来水在中国的上海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最初的自来水厂是洋人开设的。

  距今140年前 ——自来水业进入中国

  1875年3月31日《申报》报道说,有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邱裕记四人发起征募股金3万两白银,在上海杨树浦购地115亩建造自来水厂。这是目前记载的中国境内最早的自来水厂。

  在当时来说,这个水厂技术是很先进的。厂内有沉淀池、过滤池、水泵、皮龙等多种设备,制出清水后用木船运载分送到各贮水池。销售渠道一是向过往的往船只供应滤后水,二是用水车送往陆地各用户。当时的自来水属奢侈品,水价根据路途远近,每千加仑从6先令6便式到13先令不等(类似如今商品加运费的味道)。

  上海这家水厂存在仅6年就难以为继。1881年3月4日,水厂以1800两白银价款,转售给了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在这之后,中国其他城市一些沿海沿江城市,如上海、青岛、天津、广州、武昌、汕头等,也相继兴建了自来水设施。比较有名的,如1897年英商仁记洋行在天津英租界建的巴克斯道机厂,1901年在大连成立的官办大连自来水厂,等等。

  1910年,北京城出现了第一座“国家”级自来水厂。

  在自来水进入北京城之前,除皇宫外,普通人家饮水多取自水井。蒙语的“胡同”即是水井之意。居民多围绕水井击聚居,因此“胡同”变成为居住区代名词。最初在京城建水厂,是洋务派受西方影响而主张的,但京城动土,远非易事,此事一度搁浅。后因宫内火灾不断,传统手段扑救无力。清廷和慈禧才于光绪34年(1908年)春批准了农工商部大臣的奏折,以消防为目的的自来水厂开始兴建。

  奉旨负责自来水事务的,是“北国实业巨子”周学熙(就是后来的周叔弢他爹)。周草拟了《创设京师自来水公司大概办法》,确定了水务工作的近代化公司制方向。公司被定名为“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性质为为“官督商办”。1908年4月,经朝廷批准后的水厂——东直门水厂开始兴建。到1910年3月正式投产。此时,水厂的功能也从单纯救火转为消防和饮用两用、并以饮用为主了。同时1910年还在厂内建了一座京城最早的水塔,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塔高54米,容积750立方米。惜于1957年拆掉。


  东直门水厂水塔1957年拆除。该水塔由底座、塔身、水箱三部分组成。底座由花岗岩砌成,塔身为全钢结构,分六层,每层均为六边形,每面镶两条龙,六面共12条龙盘踞塔身。塔身挂有12个铜铃,既可悦耳动听,又为防止鸟雀在此筑巢。1942年水塔开始停用。1948年解放军北平航空司令部曾在此驻扎,利用水塔制高点观察计算国民党航空投弹数量,为制定战略战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个水厂日供水能力1.87万立方米,供水管线147公里,范围“内以禁城为止,外以关厢为限”。水源取自孙河,总水厂在顺义孙家屯,每日平均出水量约280万加仑,供给人口约16万。但在水厂建成之初,并未马上被接受。皇宫里因为看到水里有水泡,称为“洋胰子水”,加之怕洋人下毒不敢喝。民间则认为这水不见阳光,为“阴水”,喝了会“阴气入体”不愿喝。因此,自来水开通时,虽然公司公告向全市居民赠水一周(一说是两个月),“不取分文,随便取水”,并在京城按了480个水龙头,但还是少人问津……


  北平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合影

  从这时起,一直到建国前的1949年,全国仅有72个城镇建有自来水厂,供水管道总长6589公里,综合生产能力为每日240.6万立方米。城市供水设施多集中于沿海。如北京到1949年供水设施仍只是东直门水厂一处,日供水能力仅5万立方米,城区供水普及率只有30%。西南地区水厂极少,西北地区则为空白。除个别较大城市有少量供工业生产用水外,绝大部分供水是为达官富贵和外商服务的。平民大部分仍取用井水、河水,对于用上自来水还是奢望。


  民国时发行的自来水题材明信片


  重庆自来水公司售水证

  这一个时期对水质的处理已引入杀菌消毒技术。各水厂除设置沉淀池、慢砂滤池、清水池外,还采取了沉淀前加矾、洗砂、氯杀、漂白粉杀等多种方法,并逐步引入混凝—池淀—快滤—消毒净水等新工艺。但自来水质仍不尽人意,特别是大肠杆菌仍时有超标。同时缺乏全国统一的供水水质卫生标准。

  但对于长期靠天饮水的国人而言,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人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值得致敬!

  距今40年前——自来水业步入规范

  1975年前后,我国的城市供水开始进入复苏和大发展的时期。而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城市供水的进展一直缓慢曲折。进入1970年代中期后,如同百年前一样,北京市自来水公司仍走在了前面。


  唐山自来水工会颁工作前进奖章


  北京市自来水厂

  从文革后期开始,我国城市供水开始进入恢复、普及、发展阶段。以北京市自来水公司为例,1974年起,公司为改变供水调度落后状态,开始研究对水厂遥测、遥信、遥控的MYD—1型远动装置研究;同年与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合作研制出FY远动装置;1976年着手LXY-15—200mm远传水表系列产品定型生产;1975年兴建北京市管件厂……

  更重要的变化在于,这时期,不仅仅北京,各地都相继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开始进行跨地域的横向交流,探索建立供水企业生产指标体系,最终过渡到全国统一的城市供水行业管理期。1979年,还专门为此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工作会议。

  而1979年开展的“京津沪沈穗五市自来水公司友谊赛”,作为标志性的一次的活动,则将发展的步子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把。


  国家城建总局颁京津沪沈穗五市自来水公司友谊赛奖章

  这项友谊交流竞赛活动由北京带头倡议,天津、上海积极拥护、响应,沈阳、广州热情参与,经协商共同决定开展的。活动以“六好”为目标,即“完成计划好”“服务质量好”“企业管理好”“安全生产好”“科研双革好”“关心生活好”。“五市友谊交流竞赛”活动推动了跨地区的交流联合和专业互补,在全国引起反响,得到国家城建总局支持。之后先后吸收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南京、兰州、长春、石家庄等城市加入,形成了13城市中国水协筹备组,为组建中国城镇供水协会打了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自来水业和城市供水步入正轨,由此而始……

  四十年又过去了,如今饮用水质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不再赘述。只希望,前人百年来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不要成为无谓之劳动!

  在文末,我们摘录几段清末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在报纸上的广告。这广告虽有赢利的目的渗透其中,但同时对民众还是做到了不厌其烦。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明白,公司并有意选择了《白话报》,行文也极为通俗,象叨磕儿拉家常:

  1、强调公司是“爱国华股”:

  “诸位街坊台鉴:我们公司办的这个自来水,是奉皇上旨意办的,全集的是中国股,全用的是中国人,不是净为图利啊。只因水这个东西,是人人不可离的,一个不干净,就要闹病,天气暑热,更是要紧。所以开市以后,凡是明白的人,没有不喜欢这个水的。又有一种不明白的人,愣造谣言,说是洋水啦,洋胰子水啦。我的傻同胞,也就有信的,龙头安到门口,也是不要。唉,京城地面,还是这样不开通,那也没有法子。”

  2、解释自来水的价格:

  “往后拿一个铜子儿,就可买两张票,拿一张票就可取一挑水,实在很便宜了。二月初十至五月初十,三个月呢,本公司更是价格优待,把水价减去一半。列位拿着一个铜子儿,更可以买四张票,取四挑水了。”

  3、打消民众疑惑:

  “但有一宗事须向大家声明的,就是这龙头乍放出来的水,拿着显微镜细细地瞧,全是极小的水泡儿。因为这个水,起孙河汲上东直门的水楼子,借水楼子上的压力,再送到各街市龙头。水楼子高,压力大,又遇着这个冷天,那水管子里面有些冷气,被水的压力催的紧,一时散不尽,就跟着水一块儿出来了,所以,水里头有些白泡儿。不过一分多钟的时候,那水泡就化得干干净净,水就全变清了。有不知道的以为是水管子洗不净,又有说跟洋胰子水一样,殊不知这个道理,一说便明白了,大家就不致误会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火得水,京城从此有了自来水
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陈君远
京水百年 文化传承--走进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谈谈旧京时的井窝子
时尚北京:上善若水 甘泉永滋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小水趣谈丨上海闲话之杨树浦水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