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朝王莽,是一位现代穿越者吗?


王莽画像


胡适: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王莽-新朝开国皇帝

     生于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卒于公元23年10月6日。

     字巨君,新朝建立者,新太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为什么说王莽像一位穿越者,从史书上看,王莽改制的种种确实让人“浮想联翩”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先假定他是一位“穿越者”,从现代人的角度解读王莽的改革。那么回到汉朝的这位穿越哥到底做了什么让现代人这么“激动”?

      一位穿越者应该做什么事呢?我觉得一开始是夹着尾巴做人(毕竟刚去还不熟悉环境),认真学习,礼贤下士、扬名立万;第二步厚积薄发、夺取皇位,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第三步进行全面大改革,让古老的中国脱胎换骨;最后一步对外开战,一统世界(想想还是不错的)。

     “双12”的那一天 ,王莽穿越了,我们的主人公正式登场。

      王莽的家族是西汉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出任大司马,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幼年时王莽的父亲王曼去世了,很快其兄也去世(有点不幸)。王莽与族中兄弟不同,独守清净,自幼孝母尊嫂,生活俭朴,师从沛郡陈参,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可以看出,青年王莽的为人与品德是非常好的。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政治生涯的开始),其后升为射声校尉,由于王莽的贤能,受到汉成帝的重视,扶摇直上,官越做越大,直至大司马。王莽虽然身居高位,从不以此为尊,礼贤下士,清廉俭朴。还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当时的王莽可真的像一位“活雷锋”。后来王莽又做了一件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事,他的儿子杀死家奴,而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大义灭亲。

       有一个成语叫-挂冠归去,《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从这段记载中,感觉王莽为了当皇帝连自己儿子都可以当做垫脚石。王莽这个举动,真可谓得人心,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汉哀帝恢复了王莽的官职。于是,他踏着亲儿子的鲜血,重新登上了大司马的高位(之前被排挤辞职回家了)。

       后来,王莽又逼死了两个儿子(具体不详述了,知识有限,哈哈)。总之,三个儿 子的死间接的助王莽顺利夺取皇位,公元9年,王莽登基,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

        随后,王莽开始了各种惠民政策的改革(“社会主义化”的改革)。好了,前面说了那么多,重点总算来了,来看看“王莽改制”到底做了啥吧。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土改

       全国土地改称“王田”,(恢复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进行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按上述制度受田。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1950年颁布的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关于奴隶制,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违令者治罪(尽管没有彻底废除,但是也算一种超前的意识吧)。

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

     五均: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淄博、宛、成都设立五均官。五均官的职能就是按工商各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征收税款,然后统一管理市场的物价,并且他们会评定出物品的实际平均价格,如果物价高于这个价格,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市场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计划经济政策的萌芽啊,有点类似发改委与物价局的职能)。

      赊贷:由政府办理低息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等事,可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欲经营工商业面无资金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国家银行?)

       六筦: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征收渔猎税和五均赊贷。将酒、烟、铁,铸钱收归国家专卖与专营(国有制改革),并且征收山泽税(商业活动税),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政府控制经济命脉,平抑物价,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廉租房政策(大司马时期)

       王莽在长安城中,建设了五个里(古代的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街道)共200个廉租房小区,供贫民老百姓居住。此外,王莽还号召长安的群众建设1万多套住宅,供全国的学者居住(厉害了,wuli哥)。话说,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为何会出现如此先进的思想?

改革币制


金匮直万

      王莽的3次币制改革是失败的,最终的通货膨胀,是导致王莽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古代的金属货币有一个基本特点是,它本身的价值和它代表的价值应基本相当。如果人为指定的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诱发民间盗铸,继而可能破坏整个物资交换体系。

       而王莽的想法是重12铢的钱,指定面值要为50个五铢钱,其实很明显是想要脱离金属货币体系,畅想一下最终是不是要发展成纸币?王莽大量发行虚价钱币,最终导致社会物价飞涨,经济凋敝(想法超前,人民接受不了啊)。不过,王莽时期铸造的钱币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也不为过吧。

强迫劳动

    无业游民,政府强制工作。规定每年每人缴纳布帛一匹。(劳动才有收获)

新莽青铜卡尺

    看图不说话(其实作用不一样)。。。

新莽时期的青铜卡尺


游标卡尺

改变官制和官名,重划行政区,重行封建

     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进行改变,多与《周礼》中的名称相一致,恢复古代官制。

     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125郡,相当混乱啊。另外改地名,例如长安为常安,改洛阳 为雒邑等。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将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与宫廷事务机构分开。

      “公侯以下七百六十九人,附城千五百五十一人”(感觉为了收拢人心,而进行的分封)。

外交政策

       在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上,王莽的态度基本不服就是干,连年爆发战争。高句丽那时候真的是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王莽把高句丽名字改成下句丽(这么仇视棒子?)另外还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将少数民族政权王降为侯,为我独尊,完全瞧不起周边国家与少数民族的姿态。

教育政策

    王莽也相当重视教育工作,主要扩大太学的招生,特别是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1万人(大学生数量太多了,不过还是培养出了刘秀)。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贫民孩子上学读书。

科技政策

      目前史学界公认王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据传公元18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让人飞行数百步,王莽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飞行实验。

     王莽的改制,似乎有那么一点社会主义的影子,奈何古代生产力跟不上,思想超前,人民无法接受,并且改革措施不当,引起地主阶级的强烈反抗,王莽对待这些问题的处理都操之过急,而又时运不济,连年旱灾,在连绵不断的起义中,开挂的“外星人”刘秀趁势夺得天下,王莽便这么倒下了。

    那么王莽到底是一位穿越者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莽:一个短命王朝皇帝的心路历程
王莽改制,实为天下黎民百姓,却为何黎民百姓最先抛弃他?
王莽
世界第一书46:王莽读过但写不出《轻重》
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王莽改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