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咬文嚼字》教案
课时序号
总第    课时
授课班级
课    题
第二册  第17 课:  咬文嚼字
备课时间
4月30日
二次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课时
第  1、2 课时
授课形式
讲读  讨论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1、本文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解说文中引用的一些典故的意思和作用。
2、通读全文,理清作者的观点。
3、找出文中作者引用的例子,理解这些例子是从哪些角度去论述作者的观点的;品位文章夹叙夹议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是朱光潜在1943年写的一篇文学论文。
“咬文嚼字”原来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正如作者所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如《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但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在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的运用,应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作品有《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
三、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学案》p.95“给加点的字注音”、“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解释下列词语”。
指明上黑板板演,期间,教师巡视,检查各人完成情况。
四、课堂探究: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文中却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贬词褒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2、文中作者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3、文章开头对郭沫若观点的质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出“咬文嚼字”这个话题,说明在文字的选择上,是应该有讲究的。
4、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沫若的观点不同,为什么?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即形式上的特点;而作者特别强调了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作者认为情感应该起主要作用。
5、“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如何理解“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意义的确定,侧重于读者一边,取决于理解力和想象力;意义的控制,侧重于作者一边,取决于创造力。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7、“套板反应”的后果是什么?
对作者而言,是写不出;对读者来说,是读不出。
8、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哪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  )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  )。既是(  )的,(  )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1)用原文中的词语分别概括“字的直指意义”和“字的联想意义”的特征。
① 直指意义的特征是:明显而确实
② 联想意义的特征是:变化莫测
(2)文中作者把直指意义比作:月轮;把联想的意义比作:轮外圆晕,晕外霞光;这样作比的作用是生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3)“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一句加横线的词语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不能。“确定”与“控制”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只有选确定文字的意义,才能够驾驭,控制文字。
(4)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充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A个别游离个别游离     B个性游离个性游离
C游离个性游离个别     D个性游离游离个性
(5)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前后是否矛盾?
不矛盾。联想意义是变化莫测的。如果能使读者通过字面准确体会到、把握到联想意义,那么字的意蕴自然就丰富;反之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联想的意义,表达有误,就有可能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6)文段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中心是: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等。
2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还要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六、归纳总结
1、主旨:
课文论述了阅读或写作中锤炼字句的重要性,指出字词的运用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分不开的,要达到艺术的完美,必须力戒套语滥调,善于“咬文嚼字”,养成严谨的作风。
2、写作特点:(教参p148—149)
(1)归纳论证。
(2)旁征博引。
(3)比喻生动。
3、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七、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八、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
【课后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解读与探究
读书|咬文嚼字——朱光潜《谈文学》笔记(十)
《咬文嚼字》练习题及答案
象征手法及其运用
朱光潜:咬文嚼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