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民挖防空洞发现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宝!如今已成甘肃骄傲

村民挖防空洞发现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宝!如今已成甘肃骄傲

汉史钩沉-头条号 2019/8/2215:37

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境内,村民们正在挖防空洞。当一个村民,举高锄头挖下去的时候,传来了“叮当”的脆响,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他们发现了一块大青砖。村民们意识到了,土层下有古建筑,他们清理土层,不断发掘,发现了一个用大青砖砌成的墙体。整个墙体构造精密,青砖之间缝隙极小,村民们将墙体拆掉后,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墓室,也就是武威雷台汉墓。

村民们在前、中、后墓室中,发现了金银制品、玉器、陶瓷、石器、铜制品,等文物231件,其中包括99件工艺水平极高的铜马车仪仗俑。这么一大批文物,究竟该怎么处理,挑动了全体村民的心。当时,人们对文物的认识极为有限,文物换棉衣、食盐、一丁点钱财的例子,并不少见。上交充公,村民们心不甘;但私下卖掉,也没人有这个胆子。

因此,这批出自东汉年间的文物,被送到了大队部,经过会计清点、登记之后,堆到了大队仓库,并对外封锁了消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公社干部以视察防空洞为名,找到了这批文物。并作了明确批示:文物谁也不能动;谁也不能卖;谁也不能毁。必须汇报上级单位,等得到指示后,统一处理。公社干部得力的处置,使得这批东汉文物得到了保护,否则在那个年代,村民对陈旧文物价值估量偏差下,木质文物当柴烧都有可能发生。

武威县相关部门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这批文物,工作人员亲自用架子车将文物拉到了县里,并进行了上报。但这批大费周折,得以保全的文物,长时间内无人问津,没有人认识到它们的实际价值。一个偶然的机会,考古学家郭沫若见到了铜奔马,并将其定为稀世珍宝。除去人品上的瑕疵,郭沫若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他很真诚地说道:“这东西弄到北京一定会引起轰动,你们好好宣传,我也帮你们走动走动,争取在北京弄个展览”。

在北京的展览会上,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的铜奔马,引起了人们由衷地赞叹。一匹身材修长的骏马,腾空而起、奔走如飞;马蹄下一只龙雀,左右观望、展翅疾飞。这种大胆地设计方式,既显示了骏马奔走如飞的风采,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展现了东汉工匠高超的铸造手段。它被称为“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

1986年,“马踏飞燕”评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马踏飞燕”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这个曾经架子车拉到武威县的“小铜马”,经历无人问津的待遇后,最终成了甘肃省博物馆的重宝,也成了国宝级文物。这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公社干部处理得当,文物得以保全;武威县工作人员,用架子车将文物拉到县城;郭沫若慧眼识珠,做出不懈努力。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马踏飞燕”成为国宝,必不可少的背后努力。

从“马踏飞燕”构造的精妙,不难看到汉代对于“战马”,那种由衷地爱护与敬重。而这份对于“战马”的热爱,换来了汉地的安宁,在“战马”的背上,曾经有着无数英勇的战士,为这片河西走廊而挥洒热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大地上,有着太多的传奇,今天我们视之如故事,曾经汉军用热血在演绎传奇。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袭击陇右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从这里我们的先民走上了探索世界的道路,这片如今归属甘肃省的土地上,有着太多的传奇与辉煌,它承载了华夏大国梦想的起源。甘肃省古称“凉州”,“凉州”并不繁华,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厚重,一种饱经沧桑的沉重感,而这一切都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支撑的。

凉州这片土地,少了一份奢靡,多了一份沉重,这是一片有温度的土地。它就像“马踏飞燕”一样,貌似平凡无奇,最初甚至无人问津;但细细的观摩,那份沉重感可以直入人心,让人心驰神往。上千年前,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条路更宽了、更广了、更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踏飞燕”的前世今生
11
西北行:(8)马踏飞燕
1972年1月,甘肃武威张义乡的几个村民...
甘肃兰州:省博物馆里的马踏飞燕
每月一件镇馆宝--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