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的禅意诗很让人费解,这一首却很怪,标题就有两个

在唐朝诗人之中,李白和杜甫无可争议地占据着头两把交椅,而第三号人物,有的认为是白居易,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是王维。王维无疑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少年得意,状元出身,积极入世,仕途却多有蹉跎。在他的中年之后,开始信佛,并且写下了一首又一首充满禅意的诗。

王维的这些禅意诗,固然充满着哲理,但也让人有些难以琢磨。特别诗他的一首诗,连标题都有两个,更是让人费解: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这首诗的题目叫做《秋夜独坐》,又叫做《冬夜书怀》。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之中,有两个题目的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诗因为原题目太长或者含义不明确,后人给它取了一个贴切的信题目。但是,这首诗却不同,它的两个题目却有冲突的地方。

“独坐”和“书怀”这是可以共容的,但到底诗在秋夜还是冬夜呢?我们只好在原文之中来寻找答案。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是诗人一开始就抒发自己的感情。独自空坐,悲从心来,两鬓已经花白,此时夜已经快到二更天了,时间还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虽然没有明说是为什么悲,为什么要独坐,但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想象,当然是哀叹韶华已逝,青春不在,而自己却仍然一事无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就是诗人开始从自然界的枯荣之中悟出了很多道理。山果熟透了之后,在雨中自然会被打落,灯下的草虫,也会随着季节的交替而走向它们生命的终结。诗人既有兔死狐悲之感,又有内心的感悟,我们看到下面就清楚他在感悟什么了。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的前一句很容易理解,那就是白发终究难以变青,要想返老还童是不可能的。后一句中的“黄金”指的是炼丹术,此是出自汉朝方士栾大欺骗汉武帝“黄金可成”的典故。在此处,王维很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教不信任的态度,他认为人的衰亡,就如同季节的交替一样,是不可逆转的。

既然是不可逆转,那人只能是白白等死吗?所以王维在最后亮出了他的观点: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那就是如果想要解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皈依佛教。

“无生”是佛教的用语,原表示万物实体无生无灭的状态。后来就专门用来指代佛教。王维的这首诗,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无非是从一种宗教跳跃到另一种宗教,带有极强的说教性质,实际价值不高。但在历代之中,它得到的评价却不低。

清代张文荪在《唐贤清雅集》中,评价此诗是“一气说下,最浑成。”同为清代的王阮亭在《唐贤三昧集笺注》则夸赞“真意溢于楮墨,其气充足。清婉。”

也就是说,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气足,这个“气”在古代诗词中,你可以理解为言之有物,没有废话冗余让它变得空洞乏味。但是,我们还是想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上来,到底为什么有两个标题,到底是秋夜还是冬夜?

从诗的内容上来说,有了“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一句,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秋夜。然而,既然它有另外一个题目,自然有它的道理,不然早就被各种唐诗选集所摒弃淘汰了。那到底第二个题目是什么道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一)
王维 《秋夜独坐》 赏析
王维于秋夜独坐写下一诗,颇具禅意哲理,历来受到称赞
读点王维:从造化学,向心底求
王维晚年感觉人生虚幻,静坐参禅,写了一首诗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 古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