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装甲先驱还是神话缔造者?——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前文:

装甲先驱还是神话缔造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装甲先驱还是神话缔造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波兰战役

装甲先驱还是神话缔造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静坐战和法国战役

古德里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声称,直到1940年11月,他才知晓希特勒对于苏联的侵略计划,由于他对两线作战的风险非常沮丧(一战),因此他强烈反对入侵苏联,但他的反对意见被忽略了。好吧,尽管这个理由使读者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但古德里安还是热衷并参加了1941年春季侵苏计划的战略辩论。古德里安坚信,正确的战略是攻占苏联的政治目标,首先便是莫斯科,只要占领莫斯科,苏共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他们就会坐在谈判桌上承认德国胜利。古德里安认定的所谓“正确战略”只是揭示了他在战略这方面上是多么的盲目和可笑(译者注:当时绝大多数总参军官也这么认为,因此没法作为古德里安的黑点,但他目光短浅为不争事实),直到1945年,古德里安才意识到在东部战线上,通过心理战和联合反共势力才能为德国赢得胜利,哪怕机会很小。
1941年5月,古德里安再次心甘情愿接受了希特勒的洗脑——即巴巴罗萨行动是一次防御性质的先发制人攻击,是拯救西方文明不被来自“亚洲的布尔什维克”威胁的出路。古德里安的行为表明,在1941年,他至少已经在外表下接受了来自国社的核心——德国暴力谋取“日耳曼民族生存空间”和消灭布尔什维克威胁的必要性。此外,根据古德里安表现来看,他似乎从未考虑过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在东部战线上发动残酷意识形态歼灭战(Vernichtungskrieg)的深远后果。

四位装甲集群司令都没有意识到,广袤的俄国土地对于己方3417辆坦克的巨大影响,装甲兵很快就会超过他们的步兵,埋没在俄国的领土上,因此为进攻设计的装甲师在防御和装备上相比进攻显得或多或少有点差劲,正如在1939-1940年的战役中显示的那样。在俄国,装甲师时常会发现自己得不到来自己方步兵的支援,并陷入包围圈内苏军的反复突围和试图救援他们的苏军部队的冲击。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在俄国的战线宽度是他的在法国的四倍,此外,从一开始,红军就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尽管常常是无能的反扑,国防军的暴行和苏宣也确保了红军不会失去抵抗的意志(译者注:尽管如此,战争初还是有大批红军向国防军投降(号主注:而且苏军机械化部队的拉胯表现令人震惊,在三个方向边境战斗头18天就损失了超过11700辆坦克.......),红军也在战争中开始学习(尽管学费是高昂的)。

话题回到古德里安身上来,在行动开始前,古德里安就与他的上司——陆军元帅冯.克卢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译者注:这两人早在波兰战役就结了梁子,关于波兰的梁子,见往期文章)。克卢格此时是第4集团军司令(第2装甲集群隶属该集团军)。克卢格希望在开战初先由步兵撕开苏军防线的缺口,以保留第2装甲集群的实力,然后由古德里安的装甲兵进行突破,但古德里安不同意,古德里安决心直接投入他的装甲部队立即粉碎苏军,以便在不损失的时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战果实现胜利。古德里安旋即将争论定夺交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后者允许刚愎自用的古德里安持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执行他的计划,并根据需求运用他的装甲部队。古德里安与克卢格的争吵既是私人恩怨,也是专业上的冲突。冯.克卢格认为古德里安是个急躁、危险的创新者,古德里安则认为克卢格是个没有宽容之心的“骗子”,并且从理论上就反对机动战。因此古德里安从一开始就没对克卢格抱有好感,这种厌恶的关系越演愈烈,最终发展成了仇恨。克卢格曾多次尝试修补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每次都被古德里安回绝,两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是两种不同类型指挥官的根本冲突——一个精打细算的冒险家和一个谨慎但出色的指挥家。

关于“政治委员处决指南”(Kommissarbefehl),博克采取了唱反调的立场,拒绝将这项命令传递给下属部队。尽管古德里安在他的回忆录中声称自己从未收到或传递过这项命令,但证据表明并非如此,根据《Kriegstagebuch》显示,这项命令“几乎被普遍遵守”,并且,第2装甲集群一些隶属部队肯定也收到了这份命令。古德里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声称,“它(政治委员处决指南)从未在我的装甲集群里执行过”,实际情况是,在巴巴罗萨行动开战初的前几天,第47摩托化军军长、装甲兵上将约阿希姆.莱梅尔森(Joachim Lemelsen)就曾多次发令,说明哪些是“合法”的处决目标——即政委和游击队员,这意味着古德里安的部队已经正确认识到了元首的意愿,哪怕古德里安从未“亲自”、“正式”重复希特勒的屠杀令。同样,这揭露了一个事实:他们参与了经常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古德里安作为一名前线型将领,如何不可能知道这种情况。古德里安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只能说明——他接受了。即使古德里安真的没有下令执行,他也无法对在中央集团军群占领区执行屠杀任务的党卫队B特别行动队视而不见,而后者以及后者上级都曾在长期报告中汇报与任何一位师级以上的指挥官合作“no difficulties”——没有难处。古德里安如何对他们的任务和性质毫不知情呢?

尽管与法国相比,在俄国的指挥级别更高,部队的战线也绵延的更远,但古德里安还是继续在前线指挥,而没有考虑到在俄国这种做法的局限性。他的应对方法就是加紧催促他的参谋们和司机行动,而他本人也曾多次遇险,但幸运女神常常向他展开了微笑。在战争初期,古德里安的装甲兵以热刀之姿切开了苏军的黄油防线,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少苏军部队被略过,他们试图通过突围跑出包围圈,而机动性相对装甲师来说较差的德军步兵则无法完全封闭包围圈的缺口,这使得有大量红军士兵逃离。古德里安坚信凭借机动战足以取胜,但这条戒律并不适合步兵。在三个集团军群飞速推进时,希特勒和其他高级将领却显得犹豫不决,希特勒要求2/3装集向明斯克推进,而不是古德里安设想中的直冲斯摩棱斯克。

在古德里安的个人回忆录中,对于俄国战事的文笔显然没有去年法国战役那般热情,古德里安的设想和性格,预示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古德里安屡次要求上级向前推进但屡遭拒绝,由于红军将士激烈的抵抗和步兵机动性较差,导致装甲师不得不暂歇以便后续跟进的步兵歼灭红军士兵,清除来自后方的威胁。不少红军士兵躲进了当地的林区或是村庄,从士兵转变为一个游击队员,在那里拉出一支游击队继续抵抗德军,而这一过程随着德国人开始实施残酷的灭绝政策而大大加快了进程。古德里安作为装甲集群司令,不可能不知晓这些行动,但他是极有可能不了解这些行动的范围和规模,他似乎很少想过这种残暴行为的深远后果,因为古德里安只专注于日常作战行动的细节,实际上,古德里安作为一个典型的反G分子,似乎无法想象德国的占领政策会把俄国平民赶到斯大林那一方去。

随着战术局势的发展,古德里安发现自己正在向下属各部队发布拙劣的命令,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战略;另一方面,行动的重点被放在歼灭那些仍在包围圈的敌人和不断涌现在莫斯科前方道路上经情报确认的苏军部队。随着时间和距离的推移,装甲集群的矛头变得越来越分散,同时高烈度的行进和作战开始消耗装甲师的固有力量,这使得他们更容易遭到来自苏军的反击。

6月底,克卢格命令古德里安暂时停下来等待后续步兵,古德里安旋即与第3装甲集群司令赫尔曼.霍特密谋无视克卢格的命令直冲斯摩棱斯克。随着俄国雨季的到来和德国陆军的大步前进,俄罗斯母亲向她的孩子伸出了援手,俄国的恶劣公路融化成了泥沼,这延缓了德军的速度,使得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建立防线。由于古德里安继续无视克卢格的暂缓进攻的命令,后者威胁古德里安,如果再不听就要送他上军事法庭了。7月10日,古德里安看到了第一辆T-34,他立即意识到了它的装甲和火力要比现有的德国坦克更具优势,这使他感到不安。(号主注:但是第1,第3,第4装甲集群和第九集团军见T-34都远比古德里安早,第7装甲师在6月23日遇到了T-34.第16装甲师在6月25日遇到T-34,主要是白俄罗斯境内苏军T-34最多的坦克部队第6机械化军被巴普洛夫浪费在了没有德军装甲部队的地方。此外苏军KV重型坦克强度更强,但似乎古只怕T-34,也不排除古日后把KV,T-34混为一谈
此外,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实力下降的速度也比他在西方会战期间的快,更远的目标、更差的道路、泥泞、激起的灰尘,道旁损坏的苏军车辆,构成了四一夏征苏联的景色。(号主注:但是巴巴罗萨战役期间德军具体到各个装甲师的坦克损失远没有法国战役激烈,这个主要体现在德军战备率下降而不是损失)种种因素导致车辆的出勤率下降的很快,而备件也是如此,当地没有可供支持大修的设施,无法动弹的车辆也没法整批运回国,改造苏联铁路的进度并没有德军歼灭西方面军那么快。
随着战线向斯摩棱斯克推进,古德里安与克卢格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前者试图逃避克卢格的命令,准备在7月9日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渡过第聂伯河,而第2装甲集群的先锋部队正在被孤立,对面的苏军力量则一直在增强,古德里安又一次被博克放任自流。事实上,被装甲师绕过的苏军单位对后续的步兵师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但没有耐心的古德里安对第4集团军下属的其他部队的形势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态度,反倒指示自己的下属实施了一次大胆的战略推进,一周后抵达了斯摩棱斯克附近。随着红军数量的增加,可动坦克数量的下降,德军前进的速度也开始放缓。陆军总参谋部也开始对一系列光辉的胜利沾沾自喜,加以手头的情报,低估了俄国的动员能力。进入7月后,第2装甲集群在推进时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损失,同时,这超越了德国原评估的后勤补给能力。
6月23日,被苏军炮火击毁的第3装甲师师长莫德尔的263,他本人在被击中前下车,逃过一劫,而车内参谋全部阵亡。

古德里安一如既往的在前线指挥,尽管这种作战方式会使身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但是像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古德里安天真地认为,敌人几乎已经被击垮,最后一次攻势将以德军的胜利收尾。8月4日,古德里安曾对希特勒说,红军的兵力已经见底。
8月份,希特勒命令古德里安杀向基辅,以协助南方集团军群夺取乌克兰。古德里安仍然幻想直接攻占莫斯科,因为这样势必会让斯大林政府垮台,古德里安对元首从中作梗非常反对,以至于8月23日直接飞往拉斯滕堡和希特勒会面。事实上,古德里安没有成功,他也没有对自己的观点坚持己见,这让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大为恼火。古德里安意识到自己没有获胜的希望,在不准备危及原则的情况下,古德里安选择保住自己的职位。哈尔德和古德里安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前者认为古德里安是不必要的屈服。不过,希特勒早在7月17日就因战功和贿赂,给古德里安的骑铁上增添了两枚橡叶,并承诺为他提供额外的增援。
相比古德里安,博克有着更复杂的战略观点:他意识到有必要打着民族解放的幌子,组建一支俄国人构成的队伍推翻斯大林权政。古德里安的野心倒是庞大,8月,有一群高级军官接触古德里安,希望他成为新的陆军总司令,后者表示欣然同意。古德里安竭力使自己的转移行动获得成功,以便赶在苏军反应过来前取得成功,古德里安又一次无视了上级的命令,并再次取得了成功。古德里安毫不留情地驱使着他的部队前进,想尽快完成对西南方面军的合围,恢复对莫斯科的推进。在向基辅推进时,古德里安意识到他的侧翼正面对着威胁,因此问博克索要增援和补给,这导致了古德里安与博克的关系进一步疏远,因为博克就曾多次警告过古德里安多加防范来自侧翼的威胁,尽管博克并不知晓古德里安的侧翼威胁有多严峻,但他还是对这个患有多疑症的下属感到失望。9月16日,基辅包围圈的铁环在洛赫维察(Lokhvitsa)落下,这一辉煌的战果使博克的手暂时停下,但现在留给古德里安的时间不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中最华美的流星——中将卢金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32)“台风”计划(上)
“巴巴罗萨”进行曲(八)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二战德国27位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图传-19-巴尔克装甲兵将军
基辅会战:第三章 向会战地区进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