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

《齐白石》这件作品无论是与黄永玉本人,还是和此次展览所在的北京画院美术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在《后记》中提到,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所谓有意义的人太多,而有意思的人太少,艺术圈儿自然也没什么不同,在这方面,齐白石与黄永玉两位湖南人显得尤为可贵。

作为北京画院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之一,展览聚焦黄永玉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画创作,艺术家本人今年用毛笔书写的回忆八十年版画创作生涯的“心得手记”,串联起四百余幅木刻作品。在黄老手书的《入木八十年》中提到,一辈子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黄老的四大爱好中,文学排第一,木刻排第三。他写下了无限的浪漫情调与盎然诗意,并从为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做插图这条道路开始,创作了大量版画作品,这也是解读其文学与木刻的重要出口。

黄老曾出了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现如今,在他的朋友圈里已经没有比他更老的老头了。齐白石先生在《齐白石》上题写时94岁,而如今的黄永玉已经96岁了。

作为一位广泛涉猎各门类艺术的90岁艺术家,黄永玉自己也不记得一生究竟有多少幅作品。黄永玉表示,画画就应该开心过瘾,自己画画也是为了快乐,作品只有好与不好的区别,没有开心与不开心的区别。至于哪张作品画得好,黄永玉则表示:“我是什么代表作都没有,天天画哪有代表作?有的人多少年画一张画,才有代表作。”


至今,黄永玉依然有很多新作在家中尚未公开展出,而这些作品很多都是类似《人说八十不留饭》《道听途说真好玩》《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这类比较诙谐的作品。“如果全部展出来,一定会很好玩。”黄永玉说。

谈文学 东想西想就这么写出来


黄永玉一生有四大爱好,他给它们的排位一是文学,二是雕塑,三是木刻,四是绘画。对于文学,黄永玉形容得很轻松:“平常东说西说、东想西想,就这么写出来的。”实际上,黄永玉认为文学是解决问题的种种办法:“有的事情,画画解决不了,用雕塑解决,雕塑解决不了,用文字来解决,需要哪一样就用哪一样方式来表达。”

谈非议 有人说不好要认真考虑


虽然大多数人给予了画展很高的评价,但是也有人提出非议,比如有评价说黄永玉的作品色彩凌乱、诙谐作品中的幽默与前人类似等。对此,黄永玉则表现得很乐观。

90岁时,当黄永玉再次听到别人的非议,他的态度更加平和。“有人讲好话总是愿意听的,难得有人骂。有一个人说说自己的不好,要认真考虑,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以后要更认真一点。”黄永玉说。

谈生活 努力把不正常变正常化


说到画坛老顽童,非黄永玉莫属。黄永玉的荷花作品让人欢欣鼓舞,而其小品画则让人会心一笑。艺术上,黄永玉往往通过作品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传递给观众。生活上,故友黄苗子曾经称黄永玉是“笑话大王”:“黄永玉可以同朋友在谈天时连续讲一百个笑话”。对于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一如既往地保持乐观、化解烦恼,黄永玉一言蔽之:“我的胆子很大。”


黄永玉将自己的乐观归结于成长经历。1924年出生的黄永玉小时候在家乡凤凰经常会看到砍头的场面,12岁离开家乡后经历了八年抗战,以及建国前后的动荡年代。回忆那段经历,黄永玉总是不禁感叹:“你们现今多好啊,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学习,像我们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孩,不被炸死、饿死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黄永玉表示,正是这些坎坷漂泊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精神意志,成为长大后的本钱。“这些经历积累下来,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越来越懂得个中的道理。对待魔鬼要采取魔鬼的手段,努力把不正常的生活正常化。”这也是黄永玉在艰难成长中领悟到的人生哲学。


现在,黄永玉一般8点左右起床,白天一直忙于创作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或者画画,晚上喜欢看电视、看书,会看到十一二点,甚至是凌晨一两点。黄永玉表示,自己依然很喜欢阅读,平时会读各种各样的书,包括杂志、报纸、古典小说、外国小说等。“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这是黄永玉告诫晚辈的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永玉的木刻往事:千山万水入木 百转千回归心
刻木入骨——“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
黄永玉书画作品鉴赏
黄永玉:我卖画自己定价从不参加拍卖
我的文学行当
画家黄永玉和他的表叔沈从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