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翡翠四大国宝,见证了国内顶尖大师的高超技艺与爱玉如生命的艺术精神




中国翡翠四大国宝相信诸位都有所耳闻,然而这四件国宝作品得以完成的传奇经历以及当时国内顶尖一代玉雕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努力,可能现在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景观——《岱岳奇观》


高8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花薰——《含香聚瑞》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花篮——《群芳览胜》


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插屏——《四海腾欢》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这四件玉雕作品于1990年获国务院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作为国宝级的翡翠雕件,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经历了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在老一辈的北京翡翠玉雕师父来说,提到四大国宝,无不回想起新中国北京玉雕曾经的一个巅峰时代。


国家翡翠工程——“86工程”


北京复兴门立交桥东北角,有座碉堡似的建筑,百盛购物中心。这里的五楼,是中国工艺美术馆。虽然坐落长安街边,复兴门路口,又处身于高档购物商场 之中,但工艺美术馆里却终日清冷,寂寥中日复一日,竟都是中国当代国家级工艺品的巅峰之作。


在北京东二环路光明桥附近的北京玉器厂(现已倒闭),有一位玉雕老艺人,名叫王树森,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成名于解放前,为京城玉雕界一代宗师。


上世纪四十年代,王树森从一个云南玉商口里听说,晚清时确实从缅甸运来云南腾冲一块巨型高品翡翠,名叫‘三十二万种’。但不知为何被切割成数块, 后来不知所踪。1980年,在一次北京市人大会议上,王树森提出寻找‘三十二万种’翡翠的愿望,他说,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但如今玉雕业艺人均垂垂老矣,惟愿有 生之年,将平生所学之技艺,施诸良材,造就出惊世翠宝,以报效国家。


千呼万唤之下,几日后,有一个人来到北京玉器厂,找到王树森,一看,竟是二十五年前遂安伯胡同里有一面之交的翟姓同志!此人乃国家计委物资储备局 翟处长,特来告知王老先生:宝玉安妥。


翟处长曾是一个年轻军人,自北京市军管会脱下军装,从北京火车站秘密接收,到看守保管翠玉,已然过去二十五年。


王树森又来到遂安伯胡同,在一间陈旧的平房仓库里,见到三个旧木板条箱和一个破旧的帆布袋子。


打开之后,灯光下照耀下,罕见之美玉终现!


这是由一块大翡翠剖割的四块,在那块最大翡翠的侧面石皮上,赫然写着四个汉字:‘卅二萬種’!


王树森手抚玉料,老泪纵横,语不成声。


1982年,开始对这四块翡翠进行鉴定、评估,以及题材审议和工艺设计。


1985年,由国务院张劲夫、田纪云、万里三位副总理签署文件。


此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国家翡翠工程。原定1986年完工,因此得名“86工程”。


因各种技术原因,“86工程”延至1989年底完工。


“一号料”,363.8公斤


“一号料”在切割中,设计为“岱岳奇观”。这类雕刻作品在业内称之为“山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立体再现。



“岱岳奇观”正面局部


“岱岳奇观”背面,铭刻杜甫《望岳》诗


“二号料”,274公斤


“二号料”在切割中,制作香薰“含香聚瑞”


“含香聚瑞”局部。香薰“含香聚瑞”,原名“九龙献瑞”。‘香薰’古时用来内置块香,点燃后从空隙处逸出袅袅香烟。


“含相聚瑞”的造型和雕刻艺术,在四件翡翠作品里,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件。典型“京派”工艺作品,它虽然完全由曲线构成却并不阴柔,注重所有细节却 不显得琐碎;显得刚阳、庄重,充分表现出一种皇家的典雅和华丽。


也许现在有很多人不欣赏这种对称圆滑的造型和复杂难解的图案,不喜欢这种繁琐累赘的线条和精工细刻的雕琢。但是,就像故宫建筑群代表中国古典建筑 精华一样,皇家的审美情趣总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


“三号料”,87.6公斤


用“三号料”制作的花篮(正面),这块料因为颜色多变,裂绺较多,品质相对最差,几乎被放弃,原打算作为另三件的辅料使用。后感到把国家的四块 翡翠做成三件作品,也许无法向国务院交代,最后反倒作出一件惊世作品。


花篮背面。这件翡翠花篮,十数种花卉以写实造型雕刻,有欧洲静物写实风格的影子。只是上面悬挂吊链部分,是仿湖北出土曾乙侯编钟上部的造型。


“四号料”被剖成四片,拼接成一块‘插屏’,黑色部分是雕刻前用黑笔画的九条龙和底部浪花。


插屏四片中的一片,在雕刻抛光中


“四海腾欢”局部。瞧瞧这冰种金丝绿,随便切下一个圆环作手镯,也能价值百万,更不要说这么完整的大料了!


“四海腾欢”局部


这四件翡翠珍品,是以王树森先生为首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三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五人,以及其他玉雕技术能手共计四十余人,在当时中国顶尖专家、艺术家的指 导下共同完成的。期间,王树森老人和另一位玉雕大师陈长海因病逝世,未能看到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完成。


1989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劲夫,北京市副市长吴仪,轻工业部、文化部、财政部、物资部的领导,故宫博物院、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国家文物研 究所的专家学者,代表国家对这四件大型翡翠艺术品进行鉴定验收。

1989年12月,国务院颁发嘉奖令,通令表彰为制作国宝翡翠作出贡献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1990年,这无与伦比的天然造化和工艺大师们智慧技艺的结晶,作为国宝,被送入中国工艺美术馆,对公众公开展出。


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四大翡翠国宝诞生珍贵资料!
见证四件翡翠国宝:一代宗师和60多位精英呕心沥血的国家级工程
慈禧的4块翡翠原石,经60位玉雕师倾力雕琢,终成四大国宝!
慈禧流落民间的四块翡翠,两位大师牺牲,三位国家总理亲自督造,造就了今天的四大国宝!
中国四大翡翠国宝,一代宗师的呕心沥血之作,如今它们身在何处?
“86工程”下诞生的四件国宝,才是真绝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