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证四件翡翠国宝:一代宗师和60多位精英呕心沥血的国家级工程

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览胜,四海腾欢是中国的四大国宝翡翠

中国翡翠四大国宝相信诸位都有所耳闻,然而这四件国宝作品得以完成的传奇经历以及当时国内顶尖一代玉雕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努力,可能现在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它们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这一工程从设计到竣工历时8年,其间有国内外6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参与。

86工程

经调查四件国宝原石来自颐和园,当年是献给慈禧祝寿用的,在十九世纪末,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取出,并将其分割成六块,其中两块做成器物,剩下的继续存在库房。

解放前,国民党大撤离的时候,被人丢弃在上海港口的四块翡翠巨料,经过国家物资储备局近三十年的封存,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雕琢成四件翡翠国宝的工程,因国务院要求在86年完工,遂被后来定名为“86工程”,也称国宝工程。实际上于1989年才相继雕成。

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将这四块翡翠移交轻工业部,由其负责组织设计和制成大型翡翠艺术品

方案

为了将四块翡翠雕琢成代表现代工业最高成就的艺术之宝,全国的玉雕设计高手都参与了国宝的设计。

70多个方案、150多张图纸,代表高超玉雕工艺的扬州和上海两地的玉雕艺术家们也提供了精美的方案。一次又一次的筛选,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三年的精心设计为的是不在宝玉上出现一次差错、留下一点遗憾。最后的决定是用宝玉做一个花篮、一件器皿、一扇屏风、一座玉山子。

翡翠兴盛于清代,翡翠玉雕大师几乎都集中在北京,解放后这些大师都集中于北京玉器厂,那时的北京玉器厂人才济济,也培养出了一批人才。

国宝

《群芳揽胜》——花篮

主设计者:高祥

采用传统套环技法雕琢出提梁和两条各有32个环40cmc长的活动链子,蓝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花,兰花,萱草等花卉构图优美,花型汉方。

插嵌的茶花、梅花、海棠、牡丹花蕾点缀其中。整体来看,花卉枝叶舒展优美,呈现出一幅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号料”,87.6公斤

用“三号料”制作的花篮(正面),这块料因为颜色多变,裂绺较多,品质相对最差,几乎被放弃,原打算作为另三件的辅料使用。

后感到把国家的四块翡翠做成三件作品,也许无法向国务院交代,最后反倒作出一件惊世作品。

含香聚瑞》——花熏

主设计者:蔚长海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熏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当代琢玉技艺的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二号料”,274公斤

花熏由足底、中节、主身、顶灯五部分组成,并以主身和盖组成的球体为中心,周围饰以圆雕的龙;在盖、中节、足底三部分,以深浅浮雕的技术和开光的艺术形式,装饰传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兽的图案;盖的周身除了四个开光的图案外,通体镂雕唐代传统的蕃草图案,整个花熏看起来碧绿晶莹,灿烂夺目。

值得一提的是。制作翡翠花熏所用的原料石一块类似长方形的玉料,玉料以绿翡为主,外形完整,绿翠多。材料质地优良,所以艺术家们将其设计为球形的花熏。

此款翡翠花熏作品不仅淋漓尽致的发挥了中国玉器史上高难度的套料工艺,而且以料中套料,小料做大的手法,增大了原料绿翠的面积。

《岱岳奇观》——景观

主设计者:张志平

它以世界上罕见的重368公斤的大翡翠加工而成,艺术家们根据原料呈等边三角形的特点,量料选题,即根据材料的形状,色泽、质地等特地来确定题材,设计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寓意深远。

同时,因材施教,随行就势,尽量保全珍贵材料,占用边沿和棱角料,既保持体积大的优势,又使山脉峰峦起伏,错落有致。在布局上,作者们经过三次上泰山写生、观察,在艺术上进行概括和集中,突出重点,以中天门为中心,集中表现十八盘、天街、玉皇顶灯主要景观,舍弃一些次要的景观,使得作品不至于成为表现真实景色的模型。

“一号料”,363.8公斤

“一号料”在切割中,设计为“岱岳奇观”。这类雕刻作品在业内称之为“山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立体再现。

“岱岳奇观”正面局部

在作品的正面由于翠绿多而密,所以设计为泰山的阳面,雕刻以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树林,并以亭台阁楼、人物、鹤、鹿、羊、小桥、瀑布、溪流等为近景,刻画入微,突出展现翡翠质地的精华以及玉器制作的精湛技艺。中景山峰没有过多的琢磨加工,充分表现了翡翠质地的美,翡翠翡阴面,呈现深沉的油青色,所以艺术家门设计为泰山的阴面。

在左上方,刻着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以铁线琢于其上,填以金色,风格古朴高雅。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石料的正面右上方的边缘有一块红棕色的翡,艺术家们利用这一难得的俏色设计成一轮红日在山巅徐徐升起,隐现与云彩之中。

岱岳奇观”背面,铭刻杜甫《望岳》诗

《四海腾欢》——插屏

主设计者:郭石林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我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上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设计中的龙,全是王树森老先生一条条画出来的,它聚集了汉代龙和清代龙的最精华部分。

“四号料”被剖成四片,拼接成一块‘插屏’,黑色部分是雕刻前用黑笔画的九条龙和底部浪花。

原材料的右侧面有7公分左右的裂缝,当时为此开过多次研讨会专门研究是否割掉有裂纹的部分。主创认为玉上的瑕疵就像美人脸上的痣,处置得当不但不会破坏形象,反而会增加特殊的美感。果然当把近9公分厚的切成四片展开后,宽度150公分、高度73公分,有瑕疵的部分在整体中已经不显眼,而且正好适合俏嵌在图案中。

残缺也是美

将一块板状翡翠料一剖为四,拼镶成屏,翠料质地晶润,鲜绿翠色与玻璃地融合绝妙。作品俏色妙用,在局部位置浮雕云。龙、海水,显现出云涌‘龙腾,碧涛激荡的宏大场景。精巧的雕工与翠料中的天然纹理,色彩交相辉映,表现了“九龙闹海”、“四海腾欢”的意境。

一代宗师

当人们为国宝的精美而感动时,不应该忘记这位老人。没有王树森的寻找,国宝翡翠不会出世,没有他的组织国宝创作班子难以组成,没有他的呕心沥血国宝也不会诞生。然而当四件国宝经过8年漫长时间的琢制诞生时王树森却走完了他与玉相伴的一生。当时的他重病在身,一定要让徒弟们把他抬到玉器厂他要最后看看四件国宝。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的徒弟陈长海已化作一缕色的玉烟走了。在这之后,当四件国宝即将完工时,王树森含笑告别人世。

玉雕大师王树森

一代宗师完成了他从寻宝到制作的使命,我真是觉得,王树森为雕玉而生,为雕玉而死”——李博生

在玉雕艺人的眼中,四块翡翠是上天赐给人类的自然之宝,用世代传承的工艺,将积淀近万年的的文化雕琢其中,使之成为人类的艺术之宝,是国家的大事,也是人生的幸事。

国宝班子

这四件国宝凝聚了不止是我们老艺术家们的心血,北京玉器厂投入了老中青三代60多人的雕琢精英,对国宝的设计、学习、雕琢等诸多活动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四件国宝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骄傲,它们是老、中、青三代玉雕大师智慧、情感、才华、心血的结晶,是玉雕作品的巅峰。

怎么样?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欢迎在文末留言探讨交流。

【传播翡翠文化,服务天下翠友】

翡翠欣赏、合作、交流加微信:1498351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国宝翡翠
四大国宝与神秘的“三十二万种”
“86工程”下诞生的四件国宝,才是真绝色!
中国四大翡翠国宝诞生珍贵资料!
翡翠四大国宝,见证了国内顶尖大师的高超技艺与爱玉如生命的艺术精神
中国四大翡翠国宝,一代宗师的呕心沥血之作,如今它们身在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