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王阳明告诉你,“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贤”
豆果知识昨天15:19
也许我们每个人在闲暇之余,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人生一世,我们一生的终极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也许在一个人比较安静或者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一定都是会思考的。
可是很多人思考这个问题通常都是仅仅思考而没有得出答案或者是得出的答案其实并不理想,又或者更多的情况是人们今天思考出一种结果,明天又忘记,根本没有把这一切当作一回事。
我们古人在思考人生价值与意义这方面其实做得很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王阳明一生都在思考人生价值,并且不断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早在他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自己的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了,王阳明告诉我们,“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中又有什么深刻含义,我继续为你解读。
01 王阳明语出惊人
王阳明还在私塾读书的时候,他就已经表现出来异于常人的思维以及想法,有一次老师正在授课,王阳明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好像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老师看出王阳明好像在想什么,就问他。
王阳明若有所思,问了老师一个十分特别的问题“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老师看着王阳明认真的样子,实在有点懵,因为老师根本就没有见过一个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老师思考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回答王阳明“第一等事当然是读书做大官”。
王阳明听完老师的回答,有些不满意,开始反驳道“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老师听完王阳明的话,有些羞愧,这个故事也因此流传下来,可是故事之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王阳明所说“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究竟是何意呢?我继续为你分析。
02 为何“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我想我们很多人一定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人生第一等事究竟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会回答就是升官发财,当然这个想法无可厚非,毕竟人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东西,可要是仅仅将此作为人生第一等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或者说一个认定只想升官发财的人,是否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呢?
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阐释一下,首先一点就是关于一个人做事所制定目标与最终实现与否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会针对自己未来制定很多不同的目标,今天我们暂且假定这个人制定目标之后就知行合一去努力实现,那么这个目标制定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又会怎么样呢?
比如你制定一个目标就是这个月努力工作挣1万块,你目前的工资基本在8000左右,你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做到了,所以你这个目标很容易完成,但是倘若你制定这个月收入要达到10万,你从8000跨越到10万,需要付出的难度就会很大,你想要实现也很难。
但是你依旧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努力向着这个目标继续前进,最终你这个月的工资实现了5万,距离10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你已经远远超过你原本制定的1万目标,这就是激发潜力的过程。
你制定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去努力,即使最后不能实现你的目标,结果也已经比一开始的时候好太多太多,倘若你制定的目标很简单很容易完成,那就不叫梦想,也不能更加充分激发你的潜力。
比如我们继续回到一开始所说的王阳明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而老师说的是读书做大官,在做大官与圣贤之间,显然圣贤才是更高更难实现的目标,制定这样的目标,即使最后没有实现,至少你也不会太差。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利益与梦想之间究竟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继续回到一开始王阳明的故事中去,所谓的读书做圣贤与读书做大官两个人生价值,做圣贤是一个看似虚无但是很难达到也很复杂的事情,而做大官倒是很现实也很实在的一件事。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终极价值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人一生很可能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围绕着这个利益点去做的,比如想做大官,一个人可能就会学习很多所谓的生存法则,最后让自己的人生逐渐向着大官靠拢,这一点本来没有错误。
但是因为你的利益足够狭隘,所以即使最后你真的成为大官或者达到自己所谓的人生终极价值,你想要守住这个东西也很难,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你的心智以及价值观根本不允许你处于这样高的位置。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大官或者富商,最后都是昙花一现,结局不忍直视,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一开始他们想的就是“读书做大官”的利我主义,而非“读书做圣贤”的利己利他思想。今天这个社会,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比如现在的很多创业项目或者老板,要是一开始发起这个创业项目想的就仅仅是挣钱,那么往往最后这个公司并不能成功,因为他们的格局基本已经注定了能够走多远,反而是那些一开始想的只是简单想要将某一件事情做好,给人们带来一些方便的创业项目,最后成功了。
记得马云曾经就说过,一开始我做项目其实想的并不是挣多少钱,我想的就是改变这个世界,结果后来在我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钱自然而然也就赚了。因为一个东西,确实有它的价值,很多人都愿意为之买单。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人而言,要是你的人生终极价值就是升官发财,那么你这个人的格局基本已经注定了,你虽然一直都在不断努力实现升官发财,但是因为你的利益熏心,往往很多时候不仅这件事情做不好,自己还很累,甚至因为实现目的的不择手段导致自己陷入深渊无法自拔。
要是一开始的终极价值就是做圣贤,比如曾国藩,在30岁左右就定下人生终极目标做一个圣贤,后来曾国藩一直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果然最后他不仅被人称之为圣人,也得到了财富与地位。
王阳明就更不用说了,他从那么年轻就制定下长远目标,说的就是读书做圣贤,因此他的一生,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被人称之为与孔子一样的完人,要知道古代总共就那么几人可以称之为完人,曾国藩只算半个,王阳明和孔子分别算一个,可想而知,这是有多难。
03 结语
人生的价值很多时候应该考虑的不是自己得到什么,而是考虑自己需要做成什么事情,做出什么成绩,少一点功利心,比如读书、比如创业,要是一开始想的就是读书做大官或者创业挣大钱,你就会因为这样的思想阻碍前进,在没有成大官,没有挣大钱的时候,就会停滞不前或者不择手段,最后适得其反。
反而那些一开始纯粹读书就是为了做圣贤,为了能够带给更多人良好价值的人,最后在不经意间,不仅成为了圣贤,还名利双收。毕竟这个世界和社会从长远而言,不会轻易亏待一个人,也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得到本不该属于他的东西。
倘若有人问你,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你不妨就把王阳明的这句话告诉他,“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少一些利益,多一些纯粹,世界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钱,只是桥梁,而我们无法栖居于桥上
《人为什么活着?》
读书为了什么?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千古第一等人”告诉你答案
王阳明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您知道您整个人生的方向和根本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