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亭台联

亭联集(下--1)


无限夕阳千树叶;
四围空翠一亭山。
——秦瀛题长沙麓山爱晚亭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艳;
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长沙岳麓山爱晚亭(1)
(亭在长沙麓山青枫峡口,周围古木参天,浓荫敝日,秋来万枫叠障,层林尽染。是取唐·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筑此亭。生花妙笔,比喻高超的文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江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句首点“晚”字,谓晚景自可嗟叹,此固常情;但马上一转,谓落日余晖,却更能增加枫叶的艳丽。此句化用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句意而衬以枫叶,显得更加有力,更为出色,亦更使人鼓舞。再回头说“春光无限好”,此亦常情,无可辩驳。但亦马上一转,认为虽是生花妙笔,能写春景,却难写江天一色的秋景。则春光虽好,难敌秋光。亟写秋景可爱,为此联特色。联语在轻松描写中,将景、情、理互为渗透,给人以鼓舞力量。)

夕阳虽好近黄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
秋气从来多肃煞,丹枫如画,何如红芍飘香。
——长沙岳麓山爱晚亭(2)

爱日喜雨,蒸润着锦绣河山。汇八百里洞庭,耸七二峰衡岳,归楼听叶、古寺飞钟、林下停车、亭前放鹤;雪汉魏最初胜迹,览湖湘首著名城,大可搜芷搴兰,岂惟赏心憩足?岁月莫蹉跎,直兹风和景淑、且登临看东流帆转、南浦雁回、北麓斗横、西峦光霁;
晚烟朝霞,烘笼过繁华厦宇。溯三千年历史,数廿四代英豪,泄恨鞭尸、离骚忧国、遗书匡世、评论兴邦;乃周秦以还贤哲,皆吴楚群知硕彦,当骄地灵人杰,应惜寸时分阴。平生须砥砺,到此游目骋怀,安能负这春圃桃红、夏池莲脂、冬阁梅素、秋岭枫丹。
——长沙岳麓山爱晚亭(3)

山径爱好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
——程颂万题长沙岳麓山爱晚亭

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
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
——罗典题长沙岳麓山爱晚亭

一亭雄楚望;
百里见潇湘。
——吴恭亨题长沙望湘亭

世界半疮痍,城廓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刘心源题长沙望湘亭

大翼垂天九万里;
长松拔地五千年。
——长沙岳麓山亭

月光千里白;(另一版本为:“日光千里白;”)
秋色一天青。
——湖南岳阳洞庭君山亭(1)
(此联展现了洞庭湖秋夜景色。上联化用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句,说皎皎的月光照着千里洞庭,一片白茫茫。下联说,秋天的湖水碧绿,群山青翠,天地青湛湛。此联是静态的景物描写,“白”和“青”都是冷色,结合起来,自然产生平静、空寂、冷清的感觉,令人仿佛进入一个被月光净化了的境界。)

波开云日诸峰出;
浪涌鱼龙夹岸海。
——湖南岳阳洞庭君山亭(2)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湖南衡山半山亭

亭有龙盘,何不在天飞霹电;
岳常凤集,都来此地听箫韶。
——湖南衡山盘龙亭

山若有灵应识我;
水如无意莫回头。
——湖南桃源水源亭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
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情。
——李维丙题湖南桃源水源亭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曾昭寅题湖南桃源水源亭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
空亭独在,流水自闲。
——岩村题湖南桃源问津亭

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意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余良栋题湖南桃源问津亭

欲觅桃源,须招渔父重来,指点当年蹊径;
若评政事,应请秦人外出,衡量今日世情。
——湖南桃源问津亭

欲问仙源只此是;
后来图画了非真。
——吴恭亨题湖南桃源佳致亭(集句)

磨镌六代斯文在;
歌呼四山明月生。
——湖南桃源佳致亭(集中兴碑字)

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
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岩村题湖南桃源伴霞亭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吴丈蜀题湖南省岳阳怀甫亭
(怀甫,指怀念杜甫。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晚年漂泊西南,死在由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上联怀古,当年,诗人生活在洞庭湖边的一条小船上,曾呕心沥血和泪写了大量反映社会创伤、民生疾苦的光学诗篇,但也无补时艰。疮痍,创伤。比喻地方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洛水,指代杜甫故乡巩县。下联颂今,谓人间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愤激沉痛的诗作不会产生了,诗人也正可安眠在故乡的土地上了。旧时写怀古,总与伤今联系,此联则与颂今配合,不落窠臼。“已无诗”三字,从反面衬托。更是言约意丰。)

云带钟声穿树出;
月移塔影过江来。
——湖南省邵阳双清亭(1)
(双清亭,始建于宋,因在湖南邵阳市北,资、邵二水汇于其下,故名。此亭与屹立于资水之北的北塔隔江相峙。本联生动地刻划了景物的神韵:白云、钟声、银月、塔影,融和成一种清幽的境界。作者构思奇特:钟声随着白云穿树而出,月光轻柔直泻,水中塔影随西沉之月而移动,似姗姗过江与亭会和。联语有声有色,写出强烈的动感与景色的空灵幽美。)

双双对对皆然,为江为塔为桥,来人亦复如此;
清清白白所在,是月是风是水,此身其又云何。
——湖南省邵阳双清亭(2)
(上联抓住“双”字。首句“双双对对皆然”为意起,下以排比铺写资邵双流、北塔双耸、双桥虹跨,及双双对对过客。下联抓住“清”字。首句也为总起,下写月白风清水碧的自然风光。结句设问,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即来往人等也当清白处世。联语巧妙地嵌入“双”、“清”二字,两明了“双清”的涵义,富有人生哲理。)

楼阁宛在虚空,恰当面面疏栏,同坐清风明月我;
水石尚留寒翠,愿得家家团扇,添画青山白云人。
——曾伯隅题湖南邵阳双清亭

把酒涤烦襟,任天涯草绿,世界尘红,此心澄似双清水;
凭槛舒画眼,看远浦帆樯,夕阳城郭,胜概多于六岭春。
——湖南邵阳双清亭

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
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湖南祁阳凉亭

逢人便说斯泉好;
愧我无如此水清。
——湖南省嘉禾县珠泉亭
(湖南省嘉禾县城北郊有清澈如镜,吐泡如珠,故名珠泉。上联写“泉好”,但却不直接描绘泉水及风光之美,只抓住“逢人便说”这个侧面,表达人们赞赏此泉到了忍不住的地步。下联写“水清”,并由此想到为人,检点自我不如此水之清,既达到了赞泉的目的,又将联语的思想性推向一个新的层次。触景生情,悟及为人修身乃写联常见的手法,但一般都只告诫他人,而此联在清与浊问题上却不责人,只反躬自问。在写法上颇有特色。)

校书风流此亭续;
澧右山水天下奇。
——吴恭亨题湖南慈利溇澧亭

杨柳四围如入画;
水天一色合吟诗。
——张心量题湖南慈利溇澧亭(1)

再来如不胜情,剩一局棋枰,寻十年诗兴;
高处正宜纵目,看四围山水,听八曲渔歌。
——张心量题湖南慈利溇澧亭(2)

莫谓草庐无俊杰;
须知山泽起英雄。
——陈天华题湖南新化路亭

读欧公丰乐雄文,流风未沫;
吊帝子藩封遗址,落日无言。
——田东溪题湖南澧城屡丰亭

画里有人家,落日牛羊来古道;
阁中思帝子,故宫花草浸荒台。
——周春华题湖南澧城屡丰亭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色顶莫辞劳。
——湖南省衡山半山亭
(半山亭在湖南省衡山南岳镇与祝融峰之间。上联“遵首而行”,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矣!”告诫人们切莫半途松劲。下联是鼓励语,“会心不远”出《世说新语·言语》:“会心处不必在远。”会心,领悟,领会。联语充满人生哲理:欲登绝顶,一要遵道,即循序而进,不急不躁;二勿半途而废;三要有信心;四要勿辞辛劳。登山如此,成功之道亦然。本联出语诚恳,朴素自然。)

上方月出初生白;
下界尘飞不染红。
——梁士竹题广州白云山半山亭
(白云山,在广东省广州市北郊,由三十多个山峰组成,因主峰摩星岭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此联切地绘景。立足于小亭,抬头遥望,皓月当空;俯首远眺,清辉普照。道家以“白云”喻仙界,以“红尘”称人世。上联谓云起先是暗黑,至天上月出而始露皎白。下联意谓下界虽尘飞却不染红,即超然于尘俗之外。全联旨在悟道。)

旭日朝霞红雨乱;
天风海水白云闲。
——郭沫若题广州白云山听涛亭

珠海正横流,不尽滚滚英雄,谁作南天石柱?
白云反胜概,即此亭亭耸峭,全收百粤江山。
——广州守云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广州珠江侧亭(集《兰亭序》、《赤壁赋》)
(上句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下句出宋·苏轼《前赤壁赋》。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游人不绝。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真是珠联壁合。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却不露痕迹。)

百战烟火无双地;
五岭归来第一山。
——广东博罗罗浮山补山亭

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
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广东省惠州市西湖六如亭
(六如亭在惠州市西湖后的孤山上,有苏堤直达。东坡之爱妾王朝云葬此。宋绍圣元年至四年,苏轼谪居惠州,极有政绩,当地人民甚为怀念,有多处纪念物,至今犹存。上联写东坡贬留惠州时之事,对东坡及其爱妾寓惠时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概括。经卷药炉,引自苏东坡“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姻缘”诗句,点出东坡偕朝云谪居惠州时药炉为伴、经卷为邻的情景。百尺江楼飞柳絮,相传东坡在惠州合江楼上命朝云唱《堞恋花·春深》一词,当她唱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竟泣不成声,此足证东坡夫妇对己不幸遭遇的伤感。下联写东坡离开惠州后的情景变化。朝云葬于此处,虽有夜灯仙塔陪伴,终不免孤寂凄凉。人去亭空,湖冷月凉,冷到梅花。此联极尽幽眇哀思,低沉婉转,有一唱三叹之致,诚为佳构。)

放眼观古今,尚容判事于斯,吾愿学东坡先生,留一段冷泉佳话;
寄怀在山水,偶尔披襟过此,可权借西湖名胜,作片石风月清淡。
——张丹叔题广东惠州西湖水亭

乱山吞落日;
平畴交远风。
——王延康题广东潮州西湖观稼亭
(公园在潮州市区,南宋时掘土为湖,湖内有艮山。观稼亭是其胜迹之一。此联写傍晚远眺之景。上联写众峰突兀,岩石嶙峋,夕阳缓缓下沉,一个“吞”字,用拟人手法传神地描绘了日落的动态。构思奇妙,形象生动。下联用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句,极目开阔的田野,微风徐来,给人爽心舒怀之感。“平畴”二字又紧扣“观稼”主题。)

青峰环郭绕;
碧树倚天扶。
——郑光治题广东潮州西湖观稼亭

伴云何处住?得住且住;
问月几时圆?见圆便圆。
——陈仲英题广东省潮州步月亭
(这副楹联阐述一段禅机禅理,格调带上了佛家偈语色彩。住,留。云行无意念,自然是得住且住。上联寓意在于劝谕世人不要执着胶滞,去苦苦问讯“伴云何处住”,而要圆通超脱,随遇而安,任他水流云住,永远神明若定。月圆有定期,最好的办法是见圆说圆,圆是永恒,圆是本相。下联是劝人但重“见圆”,不必拘泥“几时”,不必自寻烦恼,去区分阴晴圆缺。上下联合起来,便在宣告:云能自住,月能常圆,万物皆能自得,一切无劳人为,这样就可以在步月亭悟禅,到达无挂碍的境地了。)

十里江亭,昔日鳄鱼今去尽;
千重云树,当年凤鸟复来仪。
——林武林题广东潮州栖凤亭

有公方见科名重;
是气原从道义生。
——广东海丰方饭亭(1)

热血腔中只有宋;
孤忠岭外更何人。
——广东海丰方饭亭(2)

瀑水当亭晴亦雨;
松涛绕榻夏犹寒。
——广东新会圭峰山读泉亭(1)

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
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广东新会圭峰山读泉亭(2)

响彻铜琶,千古大江东去;
吹残铁笛,一声孤鸥南飞。
——广东新会东坡亭

众生平等;
一切有情。
——孙中山题广东肇庆七星岩星湖亭

水与石争地;
云携山上天。
——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

地有七星邻北斗;
人如二客伴东坡。
——百菊溪题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

客游图画里;
僧语云水间。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半山亭(1)
(山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北,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本联以游人驻足小亭、举目所见的景物为吟咏对象。作者抓住寺庙的主要人物来描写,一是游客,一是僧人。游客陶醉在如画的天地中,寺景之美,不言而喻。僧人在云水迷蒙之中喁喁对话,其闲情逸致可见。此联文字精炼概括,景物形神兼备。给人以超然脱俗之感。)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勿废半途。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半山亭(2)

彩霞团地;
丹山登天。
——广东曲江韶关观日亭

驻琴头,志在高山流水;
朝月阁,境开福地洞天。
——黎简题广东南海西樵山琴头亭

几点梅花归笛孔;
一湾流水入琴心。
——广东南海西樵山枕流亭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潮。
——梁启超题广东省南海市西樵山枕流亭
(亭在西樵山天湖畔。上联以缠绵的情调描绘了一幅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纷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色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突现出来。下联描绘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腾奔涌,好像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表现出来。上联有秀丽、柔婉的阴柔美。下联则是雄奇、劲健的阳刚美。一柔一刚,使意境的表现更有深度。)

烟波澹荡摇空碧;
楼阁参差倚夕阳。
——曹谨堂题广西桂林于越山筑越亭(集白居易句)

千古江流环槛绕;
万重山色上城来。
——徐宗培题广西桂林叠彩山望江亭

四望山深藏古刹;
一拳石老跨虚亭。
——谢光绮题广西桂林叠彩山一拳亭

先文穆风流宛在;
家学士丘壑偶然。
——范时崇题广西桂林七星岩碧虚亭

五岭春阳堪驻马;
四山云霁听鸣鸠。
——王鹏运题广西桂林三里亭

乍来颇远尘嚣,静听水声真活泼;
久坐莫嫌荒僻,饱看山色自清凉。
——李芸甫题广西桂林李仙园避暑茆亭

山从衡岳分来,数云外芙蓉,画本都收眼底;
水向苍梧重汇,听江头琴筑,元音犹在人间。
——蒋绮龄题广西桂林南薰亭
(南薰亭在桂林北极路东、虞山舜词左侧。《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薰亭”,即据此命名。此联写桂林南薰亭山水风光。上联从山写来。桂林地处越城岭以南,都庞岭以西,附近诸山多与衡山关联,所以说桂林诸山是衡岳分来。芙蓉,荷花,桂林市西群峰环绕中的西湖上遍植荷花,景色十分秀丽。登亭眺望这一带如画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下联从水写来。苍梧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境内,湖南的湘江和广西的漓江在苍梧汇合。筑,古代弦乐器,形如琴,十三弦。桂林北舜山上有古迹“韶音洞”,相传舜曾在此奏韶乐。闲坐亭上,可听到江边有人弹奏古韶乐之声。联语描绘景物从远到近,有声有色,能紧扣景点特征写来,因得含蓄隽永之致。)

剩黄鹤昔时人去,跨白鹤后洞仙来,想个中妙谛同参,始识一亭风景;
采红莲湖畔闻歌,住碧莲山居挹秀,倚空际孤峰独秀,将收半壁灵光。
——广西阳朔放鹤亭

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
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意关情。
——广西阳朔大光亭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梁章钜题广西藤县访苏亭
(亭在藤县江江月楼旁,宋代苏轼贬官琼州时,曾在藤江泛舟题诗。后人在此建亭纪念,亭内有苏轼戴笠蹑屐画像。孤臣,指孤忠之臣,谓谓忠心耿耿却得不到朝廷信任。扁舟留句去,指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乘小舟途经镡江,夜半赏月作《江月》诗,有“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句。镡江即藤江。又名剑江,相传唐有招抚使乘舟坠剑于水,故名。过客,过路之人。“空江”句是吊古,古人已去,空江独流,向谁弹我心曲?本联以“我”对“公”,表达了作者对苏公的崇敬与怀念。)

万里赴琼儋,夜起江心弄明月;
一亭抚笠屐,我从画里拜先生。
——姚若虚题广西藤县访苏亭

柯如青铜根如石;
花为四壁船为家。
——顾复初题成都草堂古柏亭(集句)

至今斑竹临江活;
无数春笋满林生。
——成都杜甫草堂亭(集杜甫句)

绝顶望秋波,奔腾玉垒超三峡;
名山宏道德,管领青山第一峰。
——四川青城山呼应亭

古井平涵修竹影;
新诗快写浣花笺。
——欧阳梦兰题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
(浣花笺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生前为写诗而自制的彩笺,亦称薛涛笺。后明朝蜀藩在其故址挖一井,用井水仿制薛涛笺,因称“薛涛井”,井旁之亭称浣笺亭。联语格调闲雅,融景入情,用辞简炼,寓意深沉。全联意为:薛涛古井中的清泉,涵映着千竿修长的竹影,值此有浣花笺在,乘兴写出新诗来,定能增添雅兴。上联重在写景,以“古井”、“竹影”烘托出四周景致的清幽;下联重抒情,“快写”两字,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呼之欲出。与“古”一“新”,不仅文字对称,而且使人产生关于薛涛轶事的翩翩联想,回味无穷。联语构思用辞看似平易,其实精心着意,颇有艺术功力。)

幽境忽诗来,十样名笺供叶句;
余甘留井冽,一瓯春茗正花时。
——顽仙女史题成都望江楼公园浣笺亭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顾复初题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入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眺《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句。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濯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意。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入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此间寻校书香冢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芬,一样渡名桃叶好;
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留韵,不妨诗让杜陵多。
——刘咸荥题成都望江楼公园浣笺亭

收百八景于前,数山水林峦,万叠芙蓉环涌雾;
登卅六峰之顶,看画图烟雨,半天楼阁启凌云。
——四川灌县溥青城山门亭

回狂澜于既倒;
奏流水以何惭。
——四川灌县都江堰八角亭

千年雪岭栏边出;
万里去涛座上浮。
——四川都江堰八角亭(集陆游句)

画舫远汀迷柳树;
一池明月浸荷花。
——四川新都桂湖公园交加亭(1)

风月无边,遥望秦川八百里;
江山如画,古称天府第一湖。
——四川新都桂湖公园交加亭(2)

桂桎荷塘,毓秀分香,足与西湖称胜侣;
词坛艺苑,杨葩振藻,谁从南韶访逋臣。
——杜明通题四川新都桂湖交加亭

试从平旦时观我;
直到最高处抬头。
——四川青城山观日亭

枇杷山头,听两江流水,唱不尽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遗恨,邹容亮节,闇公壮志;更高吟一曲泌园春,响彻寰宇;
红星亭畔,看万家灯火,交映出南北风光:龙门皓月,海棠烟雨,鹅岭秀色,嘉陵夕照;还联缀千串夜明珠,辉耀星空。
——熊矩题重庆红星亭

恩波浩淼连三楚;
惠泽膏流润九垓。
——四川灌县都江堰带江亭

地转锦江成渭水;
天回玉垒作长安。
——四川新都天回镇驿亭(集句)

蜀郡云山凭一揽;
范公亭子自千秋。
——陈钟祥题四川大邑静惠山平云亭

草亭闲坐看花笑;
竹院敲诗带月归。
——四川省青城山建福宫委心亭
(建福宫位于青城山丈夫峰下。联意谓在草亭中闲适地坐着,尽情地欣赏山花;在竹林掩映的道院中推敲诗句,乘着月光慢慢归来。花笑,为拟人手法,比喻花容之美。联语表现了悠闲恬静的生活情趣,格调谈雅清新,对仗工整,生机盎然。“闲”与“敲”,“看”与“带”显出作者对文字的锤炼能力。)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涛竹韵水中央。
——四川乐山乌尤寺止息亭(1)

雨过林霏青石气;
秋将山翠入诗心。
——四川乐山乌尤寺止息亭(2)

闲抚孤松叩仙骨;
且寻诸葛爱兵书。
——刘裴邨题四川泸州忠山草亭

晴光雨色,晓翠晚烟,俨然画景天成,人坐斜川陶令宅;
幔卷帘开,窗明几净,偶然花香风送,客酣金谷李仙林。
——四川郫县郫简亭

看碧云亭新霁初开,一笑昂头,出寺钟声破空去;
问黄山谷旧游何处,几回搔首,隔江岚翠扑人来。
——四川涪陵碧云亭
(碧去亭在涪陵县东北的长江、涪陵江汇合处,其处多雾,难有晴天。联语用拟人的手法,从声和色两方面入手描写碧云亭佳景,兼及对古人的怀念。霁,雨后转晴。岚翠,指山中翠绿色的雾气。黄山谷,即黄庭坚,曾被蔡卞等诬陷,贬四川省涪陵。钟声笑声,破空而去;碧云翠岚,扑面而来,充满了山郊古寺的野趣。)

逐鹿事非虚,谁识洞中真猎子;
食瓜人已杳,我来亭下亦神仙。
——杨建屏题四川忠县白碧洞碧瓜亭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刘光第题四川峨眉清音阁牛心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联300副赏析(260—309)全部完·内含链接:(1—259)
清联300幅(三)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323)庄姓
中国楹联选粹[一]
奇联妙对欣赏
左宗棠妙联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