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对联的欣赏
对联的逻辑思维
作者:蒲公

    对联对联,其要旨一是“对”(仗),二是“联”(系)。实际是指对联结构和内容上的一种逻辑关系。如字数相等,是一种对称关系;平仄相反,是一种对比关系;词性、词义相对,是一种对应关系。这里仅就对联的联系,即对联内容上的逻辑关系,简略进行一点探讨。
    并列关系大部分对联,上下联都是一种平行的并列关系。如“正对”就是一种相关关系,而“反对”就是一种相反关系。相关与相反都是并列关系,两句之间无主次之分。例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正对。相关关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相反关系)
    递进关系对联中的串对(流水对),就是一种递进关系。上下联内容或时间上有内在的联系,即上下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承接或延续,如行云流水,自然贯通。例如:
        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转折关系下联是上联意义的另一面,上联是让步条件,下联是推理的结论,两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
         虽无刘阮逢仙术;只效岐黄 济世心。
      
  偏正关系上联或下联从意义上看有主次之分,类似“比兴”手法,或先行铺垫,以虚衬实;或先实后虚,补充呼应。例如: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交叉关系亦即词义的相同、相反、相近的切合关系。如果上下联词义完全相同,意义重复,谓之“合掌”,乃作联之大忌。例如:
         高高兴兴迎佳节;喜喜欢欢过新年。
    学点逻辑,有助于养成对联创作的整体意识和缜密的思维方法。总之作对联要特别注意上下联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围绕一个中心,上联写什么,下联写什么,要统筹考虑,前后一致,上下照应,合乎逻辑(无情对不受此限)如: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严格说,除"三"、"一"为数词相对外,其它词性均不相同。"诗书画"都是名词,而"归去来"都是动词,词性对仗似乎不够严谨。但"诗书画"与"归去来"都属实词类,此类对仗又说得通了。至于"三绝"与"一官"相对,属于名词性词组相对("三绝"指郑三绝,即板桥)。上下两联互为补充,互为因果。
    出于缜密简约的考虑,联文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类,省去可有可无的关联、辅助用词,而采用汉语组织手段中的"意合法"。如: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此联以名词性词组铺排而成,这种平行的结构关系,打破了语法常规,省掉了关联辅助成份,似乎不符合语言逻辑,但并未影响意思的表达,倒显得简明生动。这很象电影里的"蒙太奇",把两个以上的单镜头组合起来,借助跳跃性思维,连缀为一个整体。这是独特的语言组合方式,其语法脉络则是通过对称平衡的逻辑关系体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对联中应注意的逻辑关系
如何才能写出好的对联?
学会这些,你也可以轻松地写春联!
所谓合掌之忌
写对联的六要素——简明扼要,一学就会!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