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保单购买及保单检视,避免保障用时方恨少

明天与意外不知谁先至,每逢遇到意外事故或罹患重大疾病(癌症)的风险发生时,大多数人都会悔不当初,为何没买保险或买太少,而轻视风险来袭时有可能所造成的损失,往往都是家庭无法承受的。确认需求、衡量能力、定期检视是打破投保盲点不变的原则。

投保必须重视:

1、确认需求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保险需求,可以透过需求分析,由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协助,确认所处阶段应该具备的保险需求。

2、衡量能力

保险的投保通常是长期的,投保前建议客观的检视自身的财务能力,采取「先有,再好,后齐全」循序渐进的投保策略。

3、定期检视

随着人生阶段的改变,保险需求就会跟着改变,建议每年应该定期做好保单检视,检视自己/家庭的保单,与时俱进的填补保障的缺口、规划并满足新的保险需求,做好万全准备。

打破投保盲点,一定要回归保户的需求、甚至整个家庭需求。以寿险保额来说,就要考虑到房贷与车贷余额、家庭生活开销来计算,举例来说,如果家庭的房贷余额剩下约100万,这样家中经济支柱的额度就要抓在100万左右。

医疗保障也不能低,当医疗发生的时候,要花多少钱、要用什么药治疗、要治疗多久,没有人知道,所以实报实销的部分一定要足够,如果不够也要调整,一定要高一点的实报实销、甚至于可以投保多家,至少可以让未来万一需要用到许多自费医疗项目的时候,不用担心医疗费的问题。

在重大疾病险的部分,要从发生重大疾病时,需要在家休养期、家庭的总开销来计算,每个人一年的花费不同,就会需要不同的保险额度。另外,也要注意长期照护险的重要性,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不会用到长期健康照护,但如果30多岁就发生疾病或意外,治疗后却没有恢复健康,造成长期失能需要被照顾,这样未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面临照护费用的支出,长期照护状况不是只发生在老人身上。

一般在进行保险规划时,应该留意寿险保额偏低、医疗险年期性、癌症不等于重大疾病等三大盲点,并依照家庭保障需求及经济能力来进行补强,让保险在变动的时代撑起最大的安全伞。

留意保单3盲点。

1、寿险保额偏低

大部分国人的寿险保额偏低,因为很多人的观念是「寿险我用不到」,所以不会特别去注重保额,但这是一份留给家人最后的爱,特别是有些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就要在原本的房贷、车贷之外,还要考虑小孩的教育基金,如果家中支柱倒下,顿失经济来源,就会严重影响到家庭的运作。

2、医疗险一般保障到75岁

很多国人的医疗险是有年期性的、非终身型。一般在投保医疗险的时候,会希望是用小保费换大保障,这时候就会投保有年期性的医疗险,也就是保障只到75岁,并非终身,但现在国人普遍长寿,平均余命远超过于75岁。医疗保险制度一直在变革,自费项目与金额越来越多,终身医疗保障不可少!

3、癌症险不等于重大疾病险

早期很多人就已投保癌症险,当时大家都偏重规划癌症险,但现在要注意的是,癌症只是重大疾病中的其中一种,当发生重大疾病时,不一定是罹患癌症,所以如果只针对癌症这一项目来投保,就会出现缺口,尤其重大疾病属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也是漫漫长路,需要长期支出不小的医疗费用。

一般民众在人寿保险的投保上通常出现的三大盲点:一、「不会是我」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赤手空拳的面对风险;二、「有买就好」保险有买就好,不清楚自己买了什么保险;三、「以后再说」我还年轻应该不会用到,以后再买吧!

在进行保单检视时,请好好检视自己的保单是否有隐藏这些盲点,才能趁早补足风险缺口,避免保障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买保险的目的只有一个:解决问题
南生笔记/为什么每年我愿意为你花掉12000,这就是原因!
保险买好就锁抽屉?重新审视:你的财富可能在偷偷溜走
年底了,我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
从买保险到真赔了,隔了多少个银河
人生四大阶段如何聪明投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