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寒(阳历的1月5日前后)食疗养生篇

时令物语

  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寒,故名小寒。

  每年阳历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285度。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小寒节气三候为: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意思是说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也感受到了阳气开始筑巢;雉在接近四九时也感受到了阳气而开始鸣叫。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有关小寒的农谚也极为丰富,如: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小寒养生经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一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的作用。小寒节气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之所伤”。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冬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鱿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适宜的膳食有山药羊肉汤、强肾狗肉汤、素炒三丝、丝瓜西红柿粥等,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滞、化痰止咳的功效。

小寒食疗要点

  每年的农历立冬到立春时节,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进补并非只是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将黄芪、党参、当归、田七等与鸡、鸭或狗肉同煮食,或是长时期过量服用人参、鹿茸、阿胶、白木耳等药物,反而对身体有害,因此,冬令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切莫“多多益善”。

小寒进补食疗方

  韭菜粥

  原料:新鲜韭菜60克,粳米100克,细盐适量。

  制作:先将韭菜洗净切细。粳米入沙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先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韭菜、细盐,稍煮片刻,至米花汤稠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壮阳补肾、固精止遗、温胃健脾、行气散血。

  应用:脾肾阳虚所致的腹中冷痛、久泄久痢、腹痛冷便、噎膈反胃、腰膝酸冷、阳痿不举、遗精早泄、夜尿频多、小儿遗尿、白浊白带、月经后期、经闭不行、经行冷痛及经漏不止等。

  注意:本粥宜现煮现吃,不宜存留隔日吃,对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的病人,均不宜食,本品亦可取韭菜籽5-10克研为细末煮粥。

  花椒粥

  原料:花椒粉5-6克,粳米(或糯米)50克,细葱3根,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粳米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将细葱切碎,与花椒粉、白糖一并调入粥中,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温中养胃、散寒止痛、杀虫驱蛔。

  应用: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呕吐清水、呃逆泛酸、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腹泻下痢、粪质清冷,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腹股沟疝气痛、小儿和成人蛔虫症等而属虚寒症者。

  注意:因花椒含有挥发油,煮粥制作不宜久熬。阴虚火旺及发热饮冷、舌红苔黄、便结尿赤之实热症者,均不宜服。本粥不宜长期连续久服,只宜间断食用,中病即止。

  羊肉粥

  原料:新鲜精羊肉150~2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细葱3根,细盐适量。

  制作:先将羊肉洗干净切成肉丁,与粳米同人沙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先用武火煮至肉烂米开花,转为文火慢熬。将生姜、葱切碎,待粥将熟时,加入姜、葱、细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趁热服食。

  功效:补元阳、温脾胃、益精血。

  应用:肾阳亏虚、脾胃虚寒所致的形体瘦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胃脘冷痛、反胃呕吐、腹痛便溏、产后小腹冷凉等。

  注意:服本粥期间,忌服配有半夏或菖蒲的中药方。本粥性温,以秋冬季节服食为宜。

  杜仲腰花

  配方:杜仲15克,猪。肾250克,料酒、酱油、猪油、莱油、醋、葱、生姜、大蒜、花椒、白砂糖、湿淀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腰对剖成两半,除去腰臊筋膜,冲洗干净,切成腰花;将杜仲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熬成约50毫升药汁;将姜、葱洗净泥沙,姜切成片,葱切成节,备用;用药汁的一半,加入料酒、湿淀粉和精盐,拌人腰花,再加白糖,调合均匀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倒人猪油和菜油烧至八成热时,放人花椒,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放人味精、醋,翻炒均匀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肝肾、壮筋骨、降血压。

  应用:肝肾阳气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痿软无力、阳痿不举、精子稀少、遗精遗尿、夜尿频多、耳鸣眩晕、四肢关节痹痛、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慢性肾炎、离血压病、性功能低下、腰肌劳损等而属肾虚者。

  龙眼鸡蛋汤

  原料:龙眼肉50克,鸡蛋1~2个。

  制作:先将龙眼肉洗干净,用清水煎煮,约15分钟后打入鸡蛋搅匀,蛋熟后饮汤食龙眼肉。

  用法:食肉喝汤,7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调经。

  应用: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推后、量少色淡、经后小腹空痛、面色不华,以及产后血虚。

  鲢鱼姜椒汤

  原料:鲢鱼1条(约250~350克),干姜lo克,胡椒1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鲢鱼去掉鳞、腮,剖除内脏,洗干净,切成小块;干姜洗净,切成薄片,将鱼块、干姜、胡椒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熬汤,待鱼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分次饮汤食鱼。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温阳、益气、散寒。

  应用:脾胃阳气亏虚所致的脘腹冷痛,遇寒凉则重,时泛清水,食欲不振,甚或呕吐、神疲怯寒等。

  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胡椒6克,生姜、葱白、料酒、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后略划几刀,再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切碎,胡椒研粉,备用。将淮山药用水润透后切成片,与羊肉共置锅内,加入清水适量,投入生姜、葱白、胡椒、料酒,先用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炖至熟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再放入原汤中,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温补脾肾。

  应用:脾肾阳气亏虚所致的倦怠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腰膝酸冷、小便频多、妇女小腹不温、白带量多、质稀清冷、小儿消化不良等。

  海参羊肉汤

  配方:海参30克,羊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海参浸泡水发后,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成均匀薄片。将锅内放水适量,武火烧沸后,下人海参、羊肉片,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羊肉、海参。

  功效:调补阴阳、益气填精。

  应用:肾阴阳两虚、精气不足所致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冷痛、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遗精滑泄、小便频数等。

  清炖归杞牛鞭汤

  配方:黄牛鞭800克,枸杞子60克,当归身15克,老母鸡肉500克,料酒、花椒、生姜、细葱、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先将牛鞭洗净,顺尿道对剖开后,刮洗干净,再入开水中汆几分钟,后用冷水漂洗,撕去浮皮,再放入开水中汆一次。将沙锅置武火上,加入适量清水,下牛鞭、鸡肉烧开,撇去浮沫,放入姜块、花椒、当归、料酒,以文火炖煮,待牛鞭炖至八成熟时,捞出切成一字条,把枸杞子与牛鞭条一起放入原汤中,继续炖至牛鞭烂熟,拣去生姜、当归,加精盐、味精调好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

  应用:肾阳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耳鸣眩晕、形体瘦弱、面色无华、四肢不温、麻木不仁、阳痿不举、遗精早泄、精液稀少、头昏眼花、视物模糊、慢性肾炎、性功能低下、精子活动率低等而属肾阳虚精血不足者。

  明虾酒

  原料:明虾6只,白酒500克。

  制作:将明虾用清水洗干净,拍烂,用宽大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置瓷器内,倒入白酒,再置文火上煮鱼眼沸,取下冷却后,加盖密封静置阴凉处,每日摇动数下,经3日后开封,悬起药袋沥汁令尽,将药酒用细纱布过滤一遍,贮入干净瓶中。

  用法:每日早、中、晚各温饮15—20毫升,药渣可配酒服食。

  功效:补肾壮阳、益气开胃、散寒止痛。

  应用:肾阳虚所致阳痿不举、遗精早泄、精冷质稀、不思饮食、面黄肌瘦、气短乏力、脘腹冷痛等。

  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明虾,即对虾,又名大虾、海虾

常见病小寒调治法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认为,寒冷的气候会使许多疾病比平常更容易侵袭人体,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在此节气,我们为大家提供如下几类疾病的调治方法:

耳鸣

  如果外界根本没有发生声音的声源,但主观上却感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就是耳鸣。冬季,气候干燥,人的活动量减少,热能消耗大,体内免疫力下降,所以在这个时候耳鸣现象也常会发生。

  桑椹酒

  用料:鲜桑椹、白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桑椹洗净晾干,捣烂取汁,兑人等量的白酒,混匀后密封贮存,3日后即成。每次饮1小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聪耳明耳。

  适应症:肾阴亏虚所致的耳鸣,症见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或细或暴,并可伴有腰痛腿酸、体虚乏力等。

  柿饼豆豉粥

  用料:柿饼3个,豆豉1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通窍。

  适应症:耳鸣。

  核桃仁方

  用料:核桃仁5枚。

  制用法:每日清晨空腹嚼食。长期食用。

  功效:补肾固精。

  适应症:肾虚耳鸣。

鼻炎

  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很常见,有传染性,常反复发生,俗称“伤风”或“感冒”,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常易发此症状。

  大蒜蜂蜜方

  用料:大蒜汁1份,蜂蜜2份。

  制用法:将上2味调匀后备用;使用前先以盐水洗净鼻孔,拭干水分,再以药棉蘸取药液塞于鼻内。每日2~3次。

  功效:解毒杀虫、破淤除湿。

  适应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扁豆山药汤

  用料:白扁豆20克,山药18克,白术15克,红糖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日。

  功效:健脾除湿。

  适应症:脾虚挟湿型慢性鼻炎,伴见食欲欠佳、大便溏薄等。

  山楂粥

  用料:鲜山楂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山楂洗净去核,切成小块,加入八成熟的粳米粥内,再煮至粥熟,调入白糖即成。每El 1剂,早晚分服。

  功效:破气行淤。

  适应症:气滞血淤型慢性鼻炎,症见持续性鼻塞,睡眠时加重,以及涕多、粘黄或粘白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男性青年,是以肢体动脉为主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冬季天气寒冷,手足发凉,此病易多发。

  甘草香油方

  用料:甘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甘草研为细末,用香油调为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润燥生肌、消肿。

  适应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溃烂疼痛。

  双花藕节汤

  用料:鸡冠花、藕节各30克,红花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淤。

  适应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大枣山药汤

  用料:大枣12枚,山药]00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1剂,连服30日。

  功效:补中益气、强筋健骨、活血驱风。

  适应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老年痴呆症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核桃大枣粥

  用料:核桃仁30克,大枣10枚,粳米150克。

  制用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温补肺肾、益气健脑。

  适应症:老年痴呆症,症见头昏、头痛、健忘、心悸、失眠、日夜颠倒、神情迷惑、易怒、性情自私、遇人争吵、理解力丧失、言语蹇涩不利、说话杂乱无章、感觉迟钝,甚则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

  枸杞猪肉小米粥

  用料:枸杞子20克,瘦猪肉末30克,小米100克,精盐少许。

  制用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滋补肝肾、填髓健脑。

  适应症:老年痴呆症。

  胡麻叶粥

  用料:鲜胡麻叶30克,大米100克。

  制用法:将胡麻叶洗净切碎,加入八成熟的大米粥内,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 1剂。

  功效:益气、补脑髓、坚筋骨。

  适应症:老年痴呆症。

时令果蔬谷排行榜

  海参

  海参是生活在海底的棘皮类动物,形如黄瓜,体表肉质突起,呈黑褐色,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海参捕得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人适当的盐水中烧煮约1小时,捞起放冷,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千时,再入蓬叶液中略煮,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

  海参富含粗蛋白质、蛋白质、黏蛋白、粗脂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还有碘、钙、钒、磷、铁、刺参酸性多糖等。

  海参味咸、性温,入肾经。历代医家都指为有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消痰涎、摄小便、滋阴、补血、润燥、调经、养胎、利产作用。

  近代科学研究海参的应用功能不断扩大,经生化药理试验发现,海参有一种毒素,是一种抗霉剂,具有能抑制多种霉菌的作用。如黄癣菌、隐球菌等,能影响神经系统,可阻断神经的传导。

  鳝鱼

  鳝鱼为鳝科动物中一种特殊的鱼类,体表无鳞黏滑,生于河湖、沟塘和稻田中。在黄鳝的家族中,幼小者全部为雌性;长到20厘米以上,其中半数雌性逆转为雄性;长到约50厘米,剩下的雌性全部逆转为雄性。我国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均有产。

  鳝鱼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颇高,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1倍多,以丰富的组氨酸构成独特鲜味,尤其蛋白质的含量比鸡蛋高三分之一,属高蛋白低脂肪优质食品,适于病后体虚者滋补。

  鳝鱼具有补中益气、明目、解毒、通脉络、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止痔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损咳嗽、消渴下痢、筋骨软弱、风湿痹痛、化脓性中耳炎等。

  鳝鱼还能治糖尿病,因其所含鳝鱼素可分离出鳝鱼素A和鳝鱼素B,如血糖升高时,鳝鱼素A可使其降低;血糖偏低时,鳝鱼素B则使其升高一些。可使血糖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故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病况,适当多吃些鳝鱼,以缓解病情,并配合药物治疗,以利于恢复健康。

  狗肉

  狗肉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其品种繁多,毛色各异,以黄狗为上品,黑狗及白狗次之,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俗话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由于狗肉闻起来气味醇厚,芳香四溢,所以又叫香肉。民间还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之说。

  狗肉除含有其他兽肉类似的成分外,还含嘌呤类、肌肽、肌酸、钾、钠、氯等成分。汉代以前,古人吃狗肉数量相当多,就像现代人吃猪肉一样普遍。狗肉虽粗,却有独特滋味,吃后增添热量,可作为冬季的滋补品。

  中医认为狗肉有治脾胃虚寒、胀满少食、腰膝软弱、脾虚水肿、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等功能。

  狗肉不仅对男性性功能衰退有食疗效果,对妇女阴冷也同样有效,久食还可治愈失眠症,狗鞭更是助阳佳品。

  金针菇

  金针菇为担子菌纲伞菌科食用菌,又名毛柄金钱菌、金钱菇、枸菇、冬菇、朴菇、构菌、冻菌、黄耳蕈等。金针菇营养十分丰富,质地脆嫩鲜滑,味道爽口,色形艳丽。金针菇是儿童保健和增智、老年人延年益寿、成年人增强记忆力的必需食品,被人们称为“超级食品”。

  金针菇性寒、味咸、滑润,有利肝脏、益肠胃、增智、抗癌等功效,其所含的赖氨酸和精氨酸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记忆、提高智力,还能防治肝炎、胃溃疡等疾病,所含朴菇素和活性多糖,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常食还可降血压和血中胆固醇。

小寒起居宜忌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是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俗话说“冬炼三九”,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但此时的身体锻炼也要讲究一下方式和方法。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方法。

  冬季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粘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并抵挡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闷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对于坚持冬跑的人,要特别防止滑跌。遇冰封雪飘天气,可在室内、阳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收到锻炼效果,又能避免意外。在大风、大雾、大寒等冷高压影响下的早晨,因低层空气受污染严重,因此,不适宜进行露天锻炼。冬季宜早睡晚起,“必待阳光”,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在日出后。冬泳宜选择在午饭后1小时进行,此时气温略高、湿度低,冬泳中的体温散失会慢一些,能坚持较长的锻炼时间。冬日运动锻炼时的衣着,既要保暖防冻,又要考虑到舒服,有利于锻炼活动。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些准备活动,身体温和后,再脱掉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注意保温,尤其在冬泳后,宜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在此节气中,还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墙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损害。

  在严冬时节,人们往往喜欢戴口罩预防感冒,其实这种习惯不好,因为人体鼻腔中有许多粘膜,粘膜中的血管呈海绵状,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的耐寒能力可通过锻炼来增强,如果经常戴El罩防冷,反而会使人体变得娇气,稍一遇寒就会患感冒。

  寒冷时节衣服不宜穿得太厚,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在严冬手脚冻伤后,进屋后不要立即将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旁边烤,或插入热水里烫。这样对手脚皮肤保健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应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严冬时节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很有好处。搓手的做法很容易,那就是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双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双手在转动过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只要两只手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搓手的时间稍长,两只手都会感到暖烘烘的。经常将双手在一起摩擦搓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常在户外工作的人,这么做可以预防冻疮的发生;二是常搓双手,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同时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三是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人,经常这样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方集』老年妇女:食疗调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枸杞叶营养价值·食疗功效·食用宜忌·养生食谱】枸杞叶炒鸡蛋·枸杞子腰子羹·枸杞叶芹菜粥·...
养生美味食谱之黄鳝食疗
产后眩晕中医饮食调理食谱
阳痿的治疗方法 试试三大补肾养生粥
食补菜谱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