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病因

急性乳腺炎的形成必须有三个条件:

1.致病菌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侵入途径有两种①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初产妇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给细菌入侵制造方便之门。②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到乳腺小叶,在扩散到乳房间质。

2.乳汁郁积

是病因中的重要因素。乳头的内陷、急性,导管的先天性不通畅,产妇授乳经验不足,常不能使乳汁得以充分排空,以致乳汁郁积,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

3.机体免疫力下降

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的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变可以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

临床表现

1.有乳头创伤或乳头发育不良史

开始有发冷,而后高热,寒战,头痛,乳房胀痛或搏动性疼痛。

2.早期

乳房肿胀,局部硬结,进而红,肿,热,压痛;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感染表浅者可自行破溃;患侧腋窝淋巴肿大,压痛。

3.全身反应。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5×1010/L,中性粒细胞常达0.8以上。

2.细菌学检查

(1)脓液涂片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

(3)血液细菌培养

3.局部穿刺抽脓

对乳房深部脓肿,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者,可行穿刺抽脓术,有助于确定乳房深部脓肿位置。

4.X线钼靶摄片

乳房皮肤肿胀增厚,间质阴影增生扭曲,血管阴影明显增加,应用抗生素后炎症变化明显改变。

5.B超检查

无损伤检查的首选。声像特点:①炎症肿块,边界不甚清楚,内部回声增厚增强,光点不均匀;②乳汁潴留,为无回声的小暗区;③脓肿形成,声像显示内部不均匀的液体暗区,边缘模糊,肿块局部有增厚,有时有分层现象,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

产后哺乳的女性如出现乳房胀痛以及局部红、肿、热、痛,并可扪及痛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性毒性表现,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

1.日常保健

注意休息,清洁乳头,吸出乳汁,托起乳房,停止患侧哺乳,以吸乳器吸出乳汁。可适当使用回乳药。

2.局部热敷

3.早期炎症

炎症局限者以口服广谱抗生素及局部物理治疗为主。炎症范围较广,应静滴广谱抗生素治疗。已形成脓肿,应切开排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48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年轻初产妇常易罹患的急性乳腺炎的辨证施治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妈妈攒奶或致乳腺炎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