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气先生告诉你:惊蛰后妈妈做对这几件事,孩子整年少生病!
userphoto

2018.03.05

关注

妈咪读呀

特约播讲: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 冯殊

(殊叔说节气与育儿,点下方收听好声音)

妈咪读呀的各位读者朋友,你们好。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24节气是我们的老祖宗对气象变化的科学总结,也是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国际气象界把24节气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从今天开始,我想和你们一起重温24节气。这24节气,反应了大自然的哪些变化、有怎样的气象学知识,如何遵循节气规律调整生活、养护孩子?正好,3月5日是惊蛰。我们就从惊蛰开始。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惊蛰,从字面上好理解,蛰虫惊而出走。蛰,就是藏的意思。是什么把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惊醒?古人有云,“春雷响,万物长”。老祖宗很智慧,他们注意到,天气回暖后,春雷阵阵,春雨绵绵。因此,惊蛰意味着冬去春来。

古代把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的就是惊蛰到来,仲春时节,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景色。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我国大部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妈妈带着孩子远足踏青,游乐山水,好不自在。

当然了,有的妈妈会问:我们这里已经惊蛰了,怎么没有打雷?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在于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者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不一,南北跨度大,春雷初始的时间有迟有缓。云南的读者也许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也许4月下旬才有。“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不管怎样,春暖花开,总是心旷神怡的好事。

惊蛰后进入仲春,万物阳气上冲。对婴幼儿来说,容易上火。妈妈们养护孩子要注意去燥清火、安神宁心。饮食上,多使用补肾温阳的食物比较合适,例如黑豆、黑米、黑麦等,将之熬粥食用,让宝宝的身体随着天地之气的苏醒慢慢适应。饮食清淡为主,多吃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c,提高孩子免疫力。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除了直接去皮吃,还可以将梨用蒸、榨汁或者煮水的方式食用。冰糖炖雪梨就是孩子十分喜欢的一道甜品。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能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从而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到,天气冷暖交替,一些流行性感冒又会卷土重来。需要及时预防。凡是预则立。早作准备,孩子少生病、多健康。外出备一件衣服,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此时,室内空气流通很重要,家里多开窗透气。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春雷鸣,百虫醒。带孩子去户外,要预防蚊虫叮咬。外出踏青,尽量少去草丛、树林(树底下)、潮湿的地方(如湿地、河边等)。即使要去,事先可涂抹驱蚊虫的用品。如果被虫子叮咬,可用碱性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冲洗干净,起到消肿止痒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管多难缠的咳嗽,万能去咳神器,吃一次就好,用2天,管1年!
今天我们迎来了“惊蛰”节气。惊蛰后天气逐...
这些细节是在告诉你,孩子在悄悄长大,你得全力帮助他
三月惊蛰来,带娃需注意
惊蛰
立秋凉快还是处暑凉快?处暑为啥在立秋后面,原来处暑是这个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