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超大剂量用药,究竟是福是祸?

导读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思考中药剂量的多少,在《药典》中,中药常用量,都是既有治疗效果,又比较安全的,而某些中药特殊情况下的用量,书中也会有所说明。所以临证对一味中药的应用,首先应该遵从该药的常用量。

什么是中药超大剂量应用?

所谓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是指中药的处方剂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统编教科书《中药学》规定剂量的上限范围。

中药一般因无毒或毒性小,多数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因缺乏研究资料而界限不明。

《药典》所载用量范围也多数参考通常的习惯、经验而来,药物的药性受品种、炮制、用药范围、地区、季节、个人耐受性不一等,且与西药比较,中药本来在用量方面变动也较大,故处方超《药典》、超大剂量应用由来已久。由于看法不一,管理存在难度。

但目前医界对公认有毒中药的应用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谨慎,如雷公藤、马钱子等,药剂部门管理甚严,而对于一些常用药物,尤其是温阳药,如附子、细辛、肉桂、干姜和吴萸等往往仍有医家超大剂量应用,中药师有时亦不置可否,或要求药名下盖个签名了事。现代有些中医还以善用超大剂量中药自矜,认为亲自用过无碍,而是药典束缚了中医药的发展。

超大剂量中药临床应用的根源在?

  以量致胜,疗效诱人

有些医家对某些疾病按常规用药疗效不满意,认为只要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辨证立法,以法统方,不断增加药量,就可以获得临床疗效的倍增

例如明代吴鞠通在《吴鞠通医案》中言半夏“一两降逆,二两安眠”之说,说明半夏用以治疗失眠症时是超大剂量应用。现代也有医家应用超大剂量附子治疗阳虚寒证作为报导示范。

现代的李可老中医创立的破格救心汤中附子倡用30-200g在治疗危重症的过程中据说常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河南陈守义也报导运用大剂量乌头、附子治疗痹证其量至60-120g亦收到明显的临床疗效。

  配伍、炮制,可以解毒

有些医家长期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没有看到明显的临床毒性症状,因而总结临床经验认为只要配伍合理,炮制得法,煎煮得当,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没有问题”。

  环境变迁,质量下降

中医师临床使用中药饮片的剂量根据是《药典》,而《药典》的剂量规定是以古籍记载的野生中药材或者是各地的“道地药材”为参考标准的,现代的中药材大部分为人工种植,药性或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相关部门也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达到疗效,部分医家难免会超大剂量应用中药。

对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有哪些几点质疑?

  循证依据的缺失

现代医学是循证的时代,辨证的个例仅仅是提供了可能性,单依靠主诉的好转尚不能作为循证的强力依据,复方中尤其是对某一味药的疗效的判断,需要严格对照,剔除主观因素,积累较大样本,要避免以偏概全。

  慢性中毒的隐匿性

中医界对于急性中毒是敏感的,例如附子的心脏毒性作用,马钱子的士的宁样作用等等,但历史上已往缺乏发现和证实中药慢性中毒的实验手段。例如马兜铃科药材长期使用对于肾脏的毒性作用是近年来才引起重视的,关键在于中医诊查疾病的手段长期来仅限于主观观察,应用后见不到主观上的不适就万事大吉。目前的文献也检索不到附子的慢性蓄积中毒作用。

  溶剂饱和度的限制

中药饮片剂型多数是以汤剂溶液的形式存在。大剂量用药由于饱和度的限制,疗效不能相应提高,反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药品,人为加剧了中药资源的紧张。

  量效关系的平台期

有些药物的量效关系有平台期,即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再增加剂量不能够成比例的相应增加其疗效,反而增加了毒副作用。

  有悖于伦理学的原则

临床超大剂量应用中药,在古代是限于历史条件,到现代明知多度,加大用量,违反了《药典》的规定,对患者不能保证没有风险;而当前动物实验对于超大剂量应用中药对照研究甚少,对人体有试验性质之嫌,不符合伦理学原则。

如何正确看待中药剂量应用?

要研究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首先要研究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为了换算方便起见,我们暂以高晓山教授在《中药药性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版)中得出的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标准作为依据,以利于有关问题的阐述。其标准大致为:

①宋朝以前,按一两=14.42g换算;

②宋朝至“民国”初,按一两=37.3g换算;

③“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86年,按一两=31.25g换算;

④1986年以后,按一两=50g换算。

唐蜀华教授提出:历代名医临证用药都以药味精专,伍配精当,药量小巧为度,“轻可去实”。

近代名医蒲辅周常说:“药用适当,量不在乎大,量大往往药过病所,反伤胃气,用得适当,量虽小甚为有效。”

江苏孟河中医大家费伯雄著《医醇賸义》九卷(另撰《医方论》、《费批医学心悟》等)对于中药应用的表述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提出:“立论以和缓为宗。”“制方用药,戒偏戒杂,多寓神奇于平淡,从不矜奇炫异。”(意思就是说辨证用药不要去钻研偏方奇方,而是从平淡中寻求真理,保证安全有效是首要的)

总之,临床应用中药一般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循序渐进,并注意配伍、炮制。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体重,临床情况例如是否有肝肾功能不全等考量剂量。再则剧药应用当中病即止,不要长期超大剂量用药,防止副反应或蓄积中毒,应用中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合理应用中药,科学探索剂量,现代中医任重而道远。

如何正确判断使用中药剂量

笔者认为常用量都是治病的有效剂量,

故治疗一般疾病时,

首先要用药物的常用量。

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

才可以考虑用超大剂量:

①单味中药应用于某些特定的治疗时。如《小品方》治产后中风体虚方“一物独活汤”,用独活三两(约折合43.26g)。

②治疗危重急症时。如人参常用量为3~10g,而元代葛可久在《十药神书》独参汤中,人参用量为二两(约折合74.6g),急治血脱证。

③处方中的主药。如《外台秘要》中治天行三七,乍寒乍热,乍剧乍瘥,发动如疟症的鳖甲汤,石膏用量八两(约折合115.36g),方中其他药为鳖甲、常山、牛膝根各三两,大青二两,牡丹皮、乌梅肉、甘草各一两,竹叶、淡豆豉各一升。从药物剂量上来看,超大剂量应用的石膏为主药。又如《太平圣惠方》治时气四日,身体壮热,四肢疼痛,胸满心烦的苦参汤,用苦参一两(约折合37.3g),乌梅七颗,鸡子清一枚。

④治疗疑难杂病时。疑难杂病的治疗,仅用药物的常用量往往难以奏效,故常需要增加药物剂量。如《傅青主女科》治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口干舌,咳嗽吐沫,难于生育者,用清骨滋肾汤。组成:地骨皮一两(约折合37.3g),牡丹皮、沙参、麦冬、玄参各五钱,五味子五分,白术三钱,石斛二钱。地骨皮常用量为9~15g,此方中地骨皮用量显然为超大剂量。

临证用超大剂量药物时,

要注意:

①适应证要准确。中药超大剂量应用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应避免形成药重病轻。例如芫花治疗水湿停留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用量为1.5~3g,而以芫花治疗痰湿阻滞脑窍的精神分裂症,用量则可达6g。显然,若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用6g芫花治疗,不但无效,而且还可能损害肾脏;而若用3g芫花治疗精神分裂症,则达不到祛痰除毒的作用,亦根本无法治愈精神分裂症。

②药物剂量最好要逐渐增加。优点是一旦在药物剂量增加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可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剂量。

③严格遵守药物炮制与制剂的规定。

④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亲爱的医友们,你们在临床上有没有遇到过,超量使用中药的案例呢?情景如何,成功与否,又作何评价?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
周超凡对中药常用量与超大剂量应用的认识(好文,中医人要详看)
经方药物剂量及现代临床运用(全篇)
不同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治疗乳腺病手到病除的秘密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规律性+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单味中药大剂量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