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国画家艺术研究院

品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话题,传播正能量,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立意布局皆新警

——陈珠龙《绿云无尽》欣赏记

画家陈珠龙家居温州,一次我去那里探亲,遇到了阔别近三十年的他。见他在教学之余仍苦行砺志,橐笔耕耘,过着淡泊的生活,未受商品大潮冲击,其敬业精神令我这个当年的班主任为之深深动情。

他家桌上堆满画具纸张,墙上挂着许多水墨山水,内容好象都是雁荡山风景,其中一幅裱妥的立轴尺寸较大,又是一张唯一的工笔重彩画,自然特别惹眼。我情不自禁地被那林木蓊郁、葱翠万重的画幅所吸引。画上只见近树墨绿,石绿;远林深绿,棕绿;地面青绿,浅绿,山上淡绿,土绿,……满画披山匝地的绿,铺天映地的绿,绿得几乎谥出了画外,象与温州城外那雁荡山中的森森林木绿成了一片似的,绿得彻底,绿得强烈,绿得过瘾,绿出了一个浓酽醉人的世界,绿出了个风姿别具的体貌,绿出了一片独标真愫的创意!

画家抓住绿色这一特定的感受(即古人常讲的山水神韵)大做文章,大肆铺展,“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连那个体现画面主旨的标题也染上“绿”色——《绿云无尽》,“绿云”加上“无尽”,更有一种遮天蔽日、无边无涯的感觉。我想,他于别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景物而忽略表现时,敢于强调地描写,使人置于这常见的境地大有新异之感,甚是高妙。

看到这里,我夸赞说:“珠龙,你以有限表现无限,以一当万使,构思可谓落想不凡。”见我领悟了他的苦心,他会心地笑了。

我凑近画前睐左眺右,上下打量,见到远景淡近景浓,大效果是以淡衬浓,而细部各处则以浓衬淡。他在一旁解释道:“我想这样处理,大效果强,又不失细节描写,细部刻划顾及整体的对比,画上即便重迭着无穷碧叶,再复杂都能层递井然,不会‘花’、‘乱’。”我点头认同。是的,谁还有比作者对自己作品分析得更中肯呢?

我戴上老花镜凝眸细瞧,发现树木的品种不一,它们生态结构各异其致,有灌木乔木,有掌状叶桃状叶,有阔形叶窄形叶,变化多方,杂而不乱,十分统一。再,叶隙间被砍伐后留下的老树桩,一看就知道不是人们破坏生态平衡去糟踏大自然,而是精心修饰赖以生存的这片绿色的摇篮。你看,楼宇多么象躺在摇篮里的孩子,温馨而舒适。

善画水墨写意山水的珠龙,绘此图却用工笔重彩之法,大约这种手法能够一株株树,一片片叶,一根根枝地深入细致刻划吧!能尽情尽性地铺舒浓绿相迭的天地吧!亦是内容决定形式之故吧!除此,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呢?我一边赏画,一边心中自问自答。

此外,乍见这画我还有个异样的感觉,也想提出来:虽说这画为工笔重彩所绘,具体描写似离不开一定的装饰手法,然而整个图画的安排却是写实性的框架。是否为了贴近生活更有真实感呢?珠龙同意我的看法,并且补充说:“也是为了避熟,避俗”。这种“取人所未布之格,舍人已布之格”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创作的那种肝胆自行的识见吗?

清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过:作画“一如作文,在立意、布局新警,乃佳,不然,缀辞徒工,不过陈言而已。”我瞅着这迭叶交柯翠碧如洗的画作,心中,油然冒出了这几句话来。

1994年7月第1版

吴国亭画作赏析

将公众号置顶后,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每日最新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高俊飞——重彩《荷花》系列作品集赏析
画家许吉尔山水欣赏 山水秀丽雅致艺术淡泊
祥云图——画家许吉尔重彩工笔山水作品赏析
工笔重彩人物画赏析
中国工笔画浅介
中国画家韩德珠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