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赏析

时间:2020.11.01 12:37:14 编辑:文言文之家 
   
【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注】

  1、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本名李隆范,唐睿宗李旦第四子。后为避李隆基的名讳改为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著名诗词《江南逢李龟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里的的“岐王”均是指唐睿宗第四子岐王李范。

  2、寻常: 平常

   3、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4、岐王的宅第里我时常见到你,崔九的厅堂前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唱。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常在富绅权 贵的府第里看见或听说某艺人,或形容 常在某人家里看见或听说某人某事。 [例]而唱曲的、扮戏的,则是“货真价 实”的倡优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 九堂前几度闻”的故人,不过如此,可慨 也矣。(安详《画蔷小集》)

【全诗】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1】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于大历五年 (770),58岁, 飘泊湖湘,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 遇李龟年,作此诗。不久,杜甫便死于由长沙至岳阳的破船上。令人唏嘘的是,他的遗体,竟然漂泊了43年。直到元和八年(813年),其孙才将停在岳阳的杜甫灵柩归葬偃师(现河南洛阳市偃师区)。
  从表面看,四句诗写得很轻松,只说过去在什么地方见过,如今又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重逢,如此而已。然而岐王、崔九,乃是开元时代的名流,提到曾在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相遇,便会勾起对于开元盛世和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而 “寻常见” 与“几度闻” 的有意重复,又拉长了回忆的时间,流露了无限眷恋之情。由回忆回到现实,看眼前的自然风光,“正是……好风景”,与当年相见时没有两样。然而地点则在 “江南”,而不是京都。人呢? 都老了!“君” 不再是出入显贵之家的音乐大师,而是流落民间的白头艺人;自己呢?更贫病交加,孤舟漂流。以 “落花时节又逢君” 收尾什么都没说,而往事今情,都从 “又” 字中逗出。“落花时节”,当然是以“落花” 点时令,而青春凋谢、国运飘摇之类的象征意味,也是显而易见的。七绝到了李白、王昌龄手中,已完全成熟,形成了含蓄蕴藉、风神摇曳、婉曲唱叹、情韵悠扬等艺术特色。杜甫另辟蹊径,力求创新,形式上多用偶句、拗体,喜发议论,不避俗语,内容上扩展表现领域,形成了质直厚重的个人风格。在现存一百三十八首绝句中,这一类作品占大多数,历来褒贬不一,目为 “别调”。但风神俊朗、情味隽永的佳作也不少,本篇即其中之一。黄生 《杜工部诗说》称赞说: “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 (王昌龄)、供奉 (李白) 操笔,亦无以过。”

【鉴赏2】
       诗歌。作者杜甫。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堪称“压卷之作”的一篇。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有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诗人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感慨国事凋零、艺人的颠沛流离,慨叹物是人非、时光不再,产生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落花时节”既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王朝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本诗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言平淡,内涵却无限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诗选译(一)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背一背 | 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诗词日历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