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仲淹三次被贬,品行让世人敬佩

墨香雪月2019-11-30 13:48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说法。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大诗人都登临过岳阳楼,并写下了不少佳句。但要说真正让岳阳楼名扬天下,并一直为后人所熟知的文学作品,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莫属。其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
多年前,吾有幸登上岳阳楼,心中有万千感慨,却写不出一个文字,只能借用诗仙李白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来映衬当时的心情。极目远眺迷蒙的洞庭湖,望着天边的景色,感受上千年沉淀的魅力与韵味。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之时,并未到过岳阳楼,而是凭借着一幅画便写出了千古名篇。
范仲淹之才情,凭借一幅《洞庭晚秋图》就发出了“先忧后乐”的千古名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在很多年前端坐于学堂之上的我,其实是不懂范公的。后来慢慢接触到了他的其它文学作品,才多多少少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方知他是一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硬汉子。

范仲淹仕途中的三次被贬,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自身人格的写照!

第一次被贬:上书刘太后,请求分清国礼与家礼,还政仁宗,被贬到山西省永济一带任通判
当时的范仲淹是宋仁宗身边的文学侍从,他深知此时朝中的军政大事均由刘太后一手把持,这已经不合规矩。一次,刘太后要过寿,太后要宋仁宗领着文武百官给她在前殿磕头。身为一国之君,在百官面前怎能下跪磕头?对于有损天子尊严的事,应予制止,这事本与他没有关系。但范仲淹不听晏殊的劝阻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行为,因此被贬到山西省永济县一带任通判。
这次,同僚为范仲淹送行,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

第二次被贬:求见仁宗,为什么皇后被废一事不听百官的谏言,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桐庐县附近任知州。

第一次被贬归来,范仲淹任右司谏范,也许是“本性难移”,范仲淹对奸相吕夷简居心叵测的废后之举极为愤怒,求见仁宗,但遭遇冷钉子。范仲淹于是手拍宫廷之门,隔门大喊,为什么皇后被废一事不停百官的谏言?没有人回应他。次日,还未上朝的范仲淹就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桐庐县附近任知州。
这次到城门处送行的人比第一次少了些,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


第三次被贬: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朝中腐败的“百官图”,呈给宋仁宗,被贬为饶州(江西鄱阳)知州。

多年后,回到京师不久任开封知府的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致使朝中腐败。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将其呈给宋仁宗。范仲淹针对图中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的问题指出了背后的隐患,但此时年轻的宋仁宗却并不在意,反而将范仲淹贬为饶州知州。
这次前来送行的人已是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身为文学侍从,拥有锦绣前程却因无关之事得罪权力中心的人,在今日某些人看来,这是天字第一号的“傻子”,哪有人去搬石头打自己的脚啊?
身为右司谏,在求见不准的情况下,已是尽到了言官的职责,何必还要执意去扣醒不愿打开的宫门?
身为开封知府,管理好辖区内的事物已经不易,还要画什么“百官图”?不关心自己前程,关心国家兴衰为何?
范公第一次被贬,送的人很多,谓之极为光耀!第二次被贬,送的人已不很多,谓之愈觉光耀!第三次被贬,送的人已寥寥无几,谓之尤为光耀!
为公,却一次次被贬。也只有在战乱之时,你才又被人记起。已过半百之年的范仲淹临危受命,挂帅抗击西夏,他的那首《渔家傲》写得何其悲壮。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公说过:微斯人,吾谁与归?他这一问,叫世人几多惭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清官--范仲淹
范仲淹直言不讳,连续三次被贬,喊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他姓范,范仲淹的范
走近大宋词人范仲淹
古代君子范仲淹写就的著名假新闻,曾经进入课本的《岳阳楼记》
吕夷简与范仲淹的恩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