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以平顺著称的太平宰相晏殊,作为宋仁宗帝师,为何三次被贬呢

2021-12-23 21:47 来源: 国策集团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55岁的宋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

此时,31岁的晏殊已经做到了翰林学士的岗位,副厅级别待遇。宋真宗去世时留了遗诏,让刘太后暂时临朝听政。刘娥临朝称制,念在晏殊在东宫教导太子赵祯多年,给他加官进职,升迁到给事中职位,稍高于正厅级,实职是判吏部流内铨,负责给国家考核官员,拟定差遣,相当于现今组织部的工作,非常重要的岗位。

之后几年,刘太后,仁宗,晏殊都相安无事。

公元1025年,晏殊因参与编撰《真宗实录》加上同为仁宗授业恩师,再次提拔为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35岁的晏殊做到军委副主席的岗位,这非常厉害。像范仲淹54岁拜得枢密副使,包拯62岁才到这职位,且当时他兼任着刑部侍郎,公、检、法三部都归晏殊管。由此看出,真宗虽已去世,但作为帝师的晏殊,待遇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受宠信的晏殊,后来为何三次被贬呢?

第一次被贬,因为打人,做事一向严谨的晏殊,为何突然打人呢?其实“打人”就是一场秀,既向仁宗表明自己是帝党,又能保全刘太后面子。因为刘太后要任命张耆当宰相,晏殊反对,认为张耆不配,刘娥坚持,因此两个人产生了矛盾。事后,有一天晏殊上朝时,突然就打了送笏来迟的侍从,笏也就是大臣上朝时手上拿的那个板子,一笏下去侍从被打掉了两个门牙,御史曹修古就此上奏弹劾,晏殊自请降罪贬黜,刘太后顺理成章的,贬他到宣州,后改任应天府(宋置应天府在今商丘市;),当市委书记。这次被贬对于晏殊官职伤害不大,应天府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宋州,在宋真宗年间升格而来,在当时也是个富饶之地。两年后,公元1028年,38岁的晏殊,又被召回京,担任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一年后,晏殊又改任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

第二次被贬,随大流。公元1032年,41岁的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相当于现今国务院副总理一职。公元1033年3月,刘太后身穿衮服拜谒太庙,没多久就去世了。宋仁宗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太后任命的大臣,全部下贬到地方,晏殊也没能幸免,带着礼部尚书名衔,就职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不久改到亳州(今安徽亳州),后来又带着刑部尚书名衔,任职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晏殊这次被外放,历经5年。公元1038年,晏殊48岁,宋仁宗以御史中丞,三司使的任命把他招回京。两年内又升他为宰相,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一职,这段时间是晏殊权力的巅峰期。

第三次被贬,实属无妄之灾。事情起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集团施行了近一年的“庆历新政”,因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阻挠,以失败告终。宋仁宗提议将欧阳修贬黜,得到了中间派晏殊的支持,这时同为改革派的蔡襄站出来为欧阳修辩解,但晏殊仍然要求外放欧阳修,这下激怒了改革派等人,蔡襄联合孙甫等人上书,把李宸妃墓志铭的事情捅了出来。史实上是在此之前宋仁宗并不知道生母的事,因为蔡襄等人的上书,同时宋仁宗八叔(电视剧中八贤王原型)赵元俨也禀报了事情的经过,宋仁宗知后,对生母李宸妃感到十分心痛和愧疚。结果当年李宸妃的墓志铭是晏殊写的,他在墓志铭上写了一段:生女一人,早卒,无子。

仁宗看到后非常愤怒,最终罢了晏殊的相,将他贬到颍州(今安徽阜阳)。

年晏殊54岁,而这次放外就是十年,直到公元1054年,已经64岁的晏殊,才因病获准回了京。仁宗留下晏殊,封他为迩英阁侍讲,为自己讲解经义,并且每隔五日觐见仁宗一次,仍然按照宰相的礼仪相待。

第二年正月晏殊因病去世,享年65岁。至此这位为北宋不断输送人才的著名宰相走完了他这传奇的一生。回头来看,在宋朝这个文人多如繁星的时代,晏殊是他们间非常重彩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晏殊:热播新剧《清平乐》的配角,北宋仁宗时代的绝对主角
晏殊:飞舞千年的燕子作者:一金一鑫(著名历史畅销书作家)
精通音律的宋仁宗,与喜欢填词的大臣们,让《清平乐》充满魅力
晏殊为何羞辱柳永?北宋文人的自我抵牾:看不起词却又喜欢写词
时光只解催人老,何处高楼雁一声——神童晏殊的旷达人生
文韬武略范仲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