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评价东汉时期的“党锢之争”

如何评价东汉时期的“党锢之争”

老山看世界

18-12-1919:05

东汉王朝建立之后,“光武中兴”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很快出现了“外戚专权”,接着出现了“宦官当政”,他们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一些比较正直清廉的官吏与太学生结合在一起,猛烈地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指责他们祸国映民的残暴行径。

宦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大骂这些官史和太学生,并两次进行大规模的镇压和迫害话动,这就是历史上所称“党锢之争”。

东汉初期,由于刘秀大封功臣,在地方上造成了一大批豪族势力。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皇帝多采取联烟的方式,以取得豪族势力的支持。这样,豪族势力更加膨胀,逐渐成了能够影响甚至直接控制皇帝的力量。章帝以后,在东汉王朝的历史上,由于外戚的干预曾出现过一批“娃娃皇帝”。

如:和帝死后,邓太后不立长子刘胜,而立了一个生下来刚满百日的孩子为殇帝,不到一年殇帝死去;另立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是为安帝。

安帝死后,年仅十一岁的济阴王刘保被立,是为顺帝;公元144年,顺帝死,两岁的娃娃冲帝即位,一年以后冲帝死;又一个八岁的孩子当了皇帝,是为质帝;以后立的桓帝、灵帝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皇后和外戚所以要把一些乳臭未干的孩子推出来当皇帝,目的是专权。

外戚对皇权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皇帝成了傀儡,外戚实际上是太上皇。他们不仅可以立皇帝,而且可以废皇帝。质帝时,梁太后的兄弟梁冀独揽权柄。

质帝看梁冀飞扬跋扈,独断专行,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听了非常恼怒,立即指使人把质帝毒死,另立他的妹夫刘志为桓帝。外戚一手遮天,权倾朝野,使皇帝成了空架子。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皇权与外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皇帝要从外戚手中夺回实权,必须寻找政治上的支持者。在外戚当权的情况下,要在大臣中寻找这样的支持者是十分困难的。

这样,皇帝只好从自己身边的人,宦官那里争取力量。汉和帝时,利用宦官郑众捕杀了窦氏兄弟及其党羽。汉安帝在邓太后死后,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勾结在一起,除掉专权恣睢的外戚邓骘及其一伙。汉桓帝对梁冀专权早已不满,但碍于太后、皇后在堂不好动手。

二后死后,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五人合谋,清除了梁家势力。宦官在同外戚势力斗争中立了功,因而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郑众曾被和帝封为剿乡侯,并参与政事。郑众死后,其养子继承爵位,从此,改变了宦官不能世袭爵位的旧制。桓帝为了酬谢宦官,一天之内就封单超等五人为侯,世称“五侯”。宦官取得政治地位之后,广树党羽,拉拢亲信,很快形成了一个黑暗的政治集团。

这些宦官势力,利用手中的权力,到处抢劫,兼并土地。这样,宦官作为一股黑暗势力,与外戚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宦官的统治下,东汉王朝政治更加腐败,经济面临绝境,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当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一种反宦官力量。这主要是太学生和一部分比较正直、不为宦官所收买的官僚,东汉京都洛阳有三万多名太学生。他们既不满于宦官结党营私、更不满于宦官培植亲信、占满官场,使他们无法通过读书而进身。

宦官实行的原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儒生同宦官的矛盾。反对宦官的官僚,主要是一些有名望的世族地主,他们世代为官,自视“清流”,对宦官的所作所为很看不起,视为“浊流”。

这样,太学生就和这一部分官僚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宦官的斗争。太学生不顾个人安危,大胆议论朝政,揭露宦官的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太学生的行动,得到了豪族大官僚李膺、陈蕃、王畅的支持。而太学生更是把这些人,视为自己的领袖。

太学生的“清议”,豪族官僚的支持,使宦官极为不满,寻机报复,结果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两次“党锢”事件。第一次“党锢”事件,发生在166年,导火线是宦官党羽,张成怂恿儿子杀人。

司隶校尉李膺不避权贵,依法速捕了杀人凶手并加以正法。宦官对此怀恨在心,诬告李膺交结太学生共谋不轨。朝廷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朝野上下,一片恐怖气氛。第二次“党锢”事件,发生在169年。导火线是大宦官,侯览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残害百姓,被当地官僚告发。

侯览反咬一口,诬告告发他的人与同郡二十四人连结为党,危害社稷。朝廷轻信宦官之言,对党人实行了第二次大逮捕,连已经释放的李膺等又重新归案入狱,死在狱中的达一百多人,先后牵连的达一千多人。

被牵连的人,做官的一律免官并禁锢终身,范围扩大到五服之内。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党锢之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斗争。斗争的双方从各自的不同利益出发,一个时期内他们勢同水火,互不相让,但当农民起义爆发之后,他们很快修补裂痕,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农民起义。

党锢之争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在“党锢”事件中,太学生及一些正直的官僚的行动,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首先,当时党人反对宦官是一次改良行动,要求扫除宦官的黑暗统治,这有利于社会进步。

其次,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揭露了宦官的罪行,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党人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第三,党人敢于面对现实,不畏强暴的精神,对后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种积极作用也是应当肯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朝的反宦官斗争:从'清议'与'党锢之祸'说起
宦官乱政,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
皇帝简史(19)汉桓帝刘志—到京城娶媳妇,竟然被拉上皇帝宝座
为什么说宦官阶层专权侵害了“党人”的利益?
大家或许知道东汉的党锢之祸,但清楚其前因后果吗?先说说第一次
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