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研究了100人脚底的老茧后,他们发现了光脚走路的惊人好处

惯于穿鞋的脚(左)和惯于赤足的脚(右)(来源:Daniel Lieberman)

行走时穿鞋似乎理所当然,但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中,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却发现光脚行走有着出人意料的好处:脚底的老茧不仅提供了保护,并且相比于穿着减震的鞋子,赤足者足底的触觉敏感度更高、膝盖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弱。或许,一些同学需要重新考虑行走方式了。

撰文 | 吴非

走路要穿鞋,这似乎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柔软、减震、厚实的鞋底为我们的双足提供了一层保护,避免脚底被地上的异物划伤、让我们即使在碎石路面也能随意奔跑。但当我们回溯人类的完整演化历程,却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大约6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双足站立;30万年前,最早的智人出现。但直到4万年前,古人类学家才找到我们的祖先穿着鞋子的最古老证据:通过周口店田园洞人纤细的趾骨,他们推测出,穿鞋这一行为改变了趾骨的结构。而最古老的鞋子,则是从美国西部1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发现的,由植物纤维简单编织而成的凉鞋。

也就是说,在人类演化的绝大部分时间中,我们的祖先都是赤脚行走、奔跑的。而相对舒适、减震的运动鞋,更是要到工业革命后才陆续出现。鞋子的出现,除了改变人类行走的方式,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赤足跑步背后的玄机

这一问题引起了哈佛大学人类演化生物学教授Daniel Lieberman的关注。穿鞋行为背后的科学,一直是Lieberman研究的对象。2010年,他与同事曾对比了穿鞋与光脚跑者在跑动时,脚的落地方式。研究发现,光脚或是穿着薄底鞋的跑者往往是用前脚掌或整个脚底着地;而穿跑鞋的跑者更倾向于脚后跟着地。相比之下,光脚跑步的缓冲效果更好,由此可以减少关节所受的压力。这项研究曾发表在2010年1月的《自然》杂志,并成为当期的封面文章。

而在这之后,Lieberman对这一话题的兴趣依旧强烈。喜爱跑马拉松的他,每年跑完波士顿马拉松后,都会脱去现代跑鞋,开始赤足或穿着薄地鞋长跑。随着光脚跑步次数的增加,Lieberman脚底逐渐长出一层老茧。这时,Lieberman感觉,长出老茧后双脚与地面接触时的触觉似乎依旧很灵敏。于是,他开始意识到,在这背后可能是光脚行走的另一个秘密。

Daniel Lieberman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中,Lieberman团队就揭开了光脚行走对足部健康的另一层影响。

未改变的灵敏度

正如长期干体力活的劳动人民双手会长老茧,长期光脚走路的人类,脚底也会长出厚实的胼胝,也就是老茧。脚底的老茧,真的不会影响脚底的触觉敏感度?为了验证这个问题,Lieberman等人找来了超过100位志愿者。其中,81人来自肯尼亚;其余22人来自波士顿。在这群志愿者中,既有日常光脚行走的,也有习惯穿鞋的。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超声波测量了所有志愿者脚底老茧的厚度。结果不出所料,日常光脚的志愿者前脚掌和脚后跟的老茧厚度,均比穿鞋者高30%左右。此外,通过邵氏硬度计测出的脚底硬度也表明,光脚者的硬度高出30%。那么,更加厚实、坚硬的老茧,会给他们的双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是,老茧会让脚底与地面接触时的敏感度下降。这样的想法非常符合直觉,因为相比于遍布触觉感受器的脚底皮肤,老茧是由坏死的表皮细胞构成的角质层,敏感度似乎应该差一截。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例子是,给他人脚底挠痒痒时,挠到娇嫩的皮肤往往会让人笑到抽筋,而挠老茧则很难产生反应。

但是,研究却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论。

Lieberman团队使用一种振动装置,来测试脚底两类机械刺激感受器(即能感受到触觉、压力、振动的部位)的敏感度。其中,触觉小体分布在皮肤真皮乳头内,是一种触觉感受器;环层小体则是一类压力感受小体。研究团队用振动装置模拟走路时与地面的接触。结果令人意外:光脚者脚底厚实的老茧,并没有影响他们脚底的触觉,其展现出的灵敏度与穿鞋者相当。

用来检测足部触觉敏感度的特制设备(来源:Daniel Lieberman)

更多影响

老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研究人员认为,关键在于老茧的硬度。前文提到,光脚者脚底的硬度比穿鞋者高30%。当足底感受到的机械刺激在较软的皮肤中传递时,如同击打一块海绵,海绵(也就是足底的皮肤)会吸收一部分能量;相比之下,在坚硬的老茧中,信号的损耗要少很多,触觉信号可以近乎无损地传递给神经末梢,也就是触觉小体与环层小体,进而将触觉信号传递至大脑。相比之下,当我们穿上鞋子后,具有良好缓冲效果的鞋底,却阻碍了足底的触觉敏感度。

这样看似反直觉的结论有什么意义?对于双足行走的人类及其他灵长类来说,拥有灵敏的脚底触觉对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触觉不仅可以及时提醒我们地面上的危险、帮助我们避开可能造成脚步伤害的物体,还能在面临不平整的路面时警告我们及时调整平衡与步态,防止摔伤。

对年轻人而言,这样的区别或许并不明显。即使是穿上厚底的增高鞋,我们还是能在行走时掌握好平衡。但是,对于触觉随年龄增长而减弱的老年人,保证足够的触觉敏感度就有着重要意义了。研究人员指出,为了降低走路时摔伤的风险,老年人可以选择底部较薄、坚硬的鞋,以模拟赤脚时对地面的敏感度。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穿鞋行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还不止于此:鞋子会影响脚部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反冲击力,进而向膝关节输送更多能量。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样的改变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过,Lieberman注意到,二战之后,人类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而这恰好与新技术出现、鞋子的缓冲性能大幅提升的时间吻合。当然,以上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性还有待考证。

尽管Lieberman相隔近十年的两项研究指出了光脚行走或跑步的诸多益处,但作者并没有推荐大家盲目地脱下鞋子外出。毕竟,在长出厚实的老茧之前,你的脚可能已经伤痕累累了。不过,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尤其是老年人等特定人群),选好合适的鞋子还是大有裨益的。

原始论文:

Foot callus thickness does not trade off protection for tactile sensitivity during walking

参考链接:

Foot strike patterns and collision forces in habitually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ers

Walking on your sensitive sole

Going Barefoot Is Good for the Sol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脚底老茧登上今日《自然》,哈佛“赤脚教授”力证光脚胜过穿鞋
AJ脏了就丢了吧,研究表明,赤脚走路可能更有利健康
穿鞋不如光脚?研究发现足部老茧或比穿鞋更能保护膝关节
光脚的真的不怕穿鞋的吗?
脚底老茧称胼胝、有个秘方可根治
脚底老茧去除小偏方有哪些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