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准备未来的教育和职业?



作者简介Dr. Feng, 爱诺梦教育的创始人和校长,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家, 教育咨询专家, 在中国 北美  和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接受了严格和系统教育并从事教研数年。在加国私立企业,慈善以及政府机构等任职多年,包括在加拿大联邦社会和人力资源部的就业项目中担任全职就业顾问,也是首批被聘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个规管专业监管专员办公室的团队成员。 冯博士对教育事业百分钟爱;曾连续多年为全球发行的华语报刊做教育专栏,也常在北美主流媒体做教育主题嘉宾,熟悉北美教育与西方职场社会, 在加拿大教育咨询、语言培训和职业规划领域,背景独特而专业。Dr .Feng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终身学习者。 

进入5月以来,经历了几件事看似不相关却密切相关的事,让我决定写下这些文字。 


今年在爱诺梦学习语言的应届高中生们, 全部依靠实力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 不少同学拿到了多个大学根据学业优良情况颁给他们数量不等的奖学金。为这些学生经努力而收获感到欣慰的同时, 我更加深信:教育是点燃一个人内心对知识的终身向往。 正如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

 


对话简译:

学生:    冯老师,我被多论多大学工程系录取啦!(注:多大最难进的专业之一)

冯老师:衷心祝贺!

学生:   谢谢! 我认为是在爱诺梦学习的第一个暑期启发了我对学习知识的热爱!

我真的好感谢所有(爱诺梦)的老师们!

冯老师:听到你这样讲,我好开心。 感谢你告诉我!你是一个独一无二超棒好学的人。 我信未来你一定会生活中留下你自己的贡献。太为你开心啦!



这个同学教给我的功课是: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另外一件是前几天的事,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再胜人类围棋世界最强高手的消息,不同于上次的战回,最新版本AlphaGo的骇人之处在于它已经跳出了学习人类棋盘的方法,而进入了自己左右手互搏,不仅自己可以不间断地学习各种情况的局面。既在人类棋手不得不睡眠休息那段时间,阿尔法狗和自己已经下了一百万盘棋。这里没有夸张。 不仅速度提升,当今的 AlphaGo已经能模仿直觉, 既在整合新的信息并创造新的知识的定义下,AlphaGo显然已具有创造力,只是目前这种创造力仍仅局限于围棋。  AlphaGo已经具备了人类棋手无法超越的能力。 这件事,让几乎所有人都感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一路狂奔赶超人类的挡不住的速度。

 

而同一个月, 世界四大会计咨询公司之一的德勤宣布正式将人工智能引入财务工作中,这实际上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机器人可以顶替至少15个财务的人工,而且可每周24小时*7日的工作。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 AI 从观赏的棋坛已经来到了我们生活的职场。

 

我们仿佛突然意识到,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欣喜、便利和高效的同时,已经在几乎每个领域加快了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步伐! 想想看, 现在Times的许多新闻稿件是由背后的 AI写的 ,而不是人类记者在写;预计未来5-10年之内,80%以上的新闻稿将由AI来写,许多记者会失业已是定局。 加拿大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已经在用ROSS Intelligence担当法律助理, 许多Paralegal甚至不那么优秀的律师都面临丢工作,这不再是悬念。AI机器人已经在担当一些医生的助理,银行的分析员,家庭或办公室的清洁工(爱诺梦就有一个先进的 Neato)。  而第一个可以做出米其林级别厨师水准的AI 厨师Moley Robotics已经在欧洲成型,看这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CVol2iWcc),让机器人给你当五星级厨师的主意,不再是科幻。 


这真是一个变化飞速,充满创新的时代。迅速的变化,令人兴奋,也令人担忧, 尤其学生们,在巨大的未知面前,担心未来的饭碗,担心如何在社会立足, 是很自然的事。 最近有几位同学电话微信我,谈到对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忽然有了些许犹豫不定,担心4-6年后大学出来,整个劳工市场的需求已是面目全非了。


的确,人工智能来了,失业大潮即将开始,而我们没有太多适应和准备的时间。 


在所有的行业中,教育系统的改革是大大滞后于新技术发展, 包括滞后于医疗等其他传统行业,现今的中学没有帮学生们准备好大学, 而大学并没有准备好学生未来的就业 ( J. Selingo, 2016)。 目前北美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20%是常态, 40%在发生的路上。  我非常理解,学生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但是,担心并不能帮助我们向前半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会在新的生产力水平上出现一些新的我们不曾听说的工作。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睁大眼睛,备足马力,加快进度准备自己。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哪些行业会首当其冲地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吧。 


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 越是简单、机械、重复性,没有多少科研属性,没有创造性,有明确对错、已知方法论的工作等等,被自动化机器替代的风险越大。而越是需要终端人性化服务,有关人际、文化之间的交流, 有科研属性,独特审美(音乐艺术)和教育、创造性的工作, 越难被替代。 大致如下图显示: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个体间协作的组织, 是一个价值交换的组织网络。对于未知的未来,同学们自然希望把自己装备成未来有价值的人才。 那么,未来5-20年人才需求是什么? 我们现在可以准备些什么?


据经济学家Acemoglu & Restrepo (2017) 对前10年的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和机器自动化程度的研究,简单地讲就是, 受人工智能变革冲击最大的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以北美为例, 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比例不断持续上升,新的现实是,现今的大量的本科学位只相当于过去的高中文凭, 且几乎人人都有。(The college degree is becoming the new high school diploma , by J. Selingo, 2016 ). 而这个人群是中产阶层的主力。人工智能,没有人工投入, 就没有智能产生。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型职业类别也将快速增加,但新技术进步永远将偏向于高等教育人群中拥有优质而非平庸技能,有强竞争优势的特定人群,同时他们的报酬不仅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将远高于同类人群的收入平值。  人工智能的到来,只会加速这个分化差距,因为人工智能在将中低收入人群从繁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将他们推向失业, 既中间阶层的大量工作会被机器人Robot代替,中间阶层会逐渐消失, 故有人比喻为“机器人将成为新的中产阶级”(J. Altucher, 2016)。据多方估计,未来5-20年, 有小到15%, 大到40-50% 的人将失业,中产阶级首当其冲,而这个趋势,已经在发生着。例如欧洲正在发生的中产阶级(粉红色标示)的消失, 生存下来的是最高端(引领技术的高收入精英阶层)和最低端的(提高服务的低收入阶层)



反观人类历史上迄今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基本都是循序渐进地经历了几代人的历练,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第4次工业革命的边缘,技术的发展速度很有可能会快过我们的能力准备速度。


前美国教育教育部长理查德.莱里在他所著的 《工作的革命》一书中这样警示我们:“未来需求最高的十大职位今天尚不存在。目前我正使用着尚未被明的技为尚不存在的工作在准备着我们的学生, 以解决我甚至尚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问题。“

 

“The top 10 in-demand jobs in the future don’t exist today. We are currently preparing students for jobs that don’t yet exist, using technologies that haven’t been invented,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s we don’t even know are problems yet.”

                  Richard Riley

U.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The Jobs Revolution: Changing How America Works》

 

我们再来看一下未来几年的工作类型和技能的需要都有哪些特点和变化(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 的报告“未来的工作” 《The Future of Jobs》):


2015-2020 十大关键技能 



2015-2020的不同工作的就业前景 ( 千计):


 

核心技能会有改变的工作:


在相对发达的国家,平均35%左右的工作,其核心技能会发生改变,在中国, 这个比例高达41% 。


 未来职场需要首选关键技能:

 


上面这些技能列表中,可以注意到,软技能比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审辩性思维”,“创造力”,“人际交流协作”等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如果我们再想一想,每一个技能其实都跟语言能力直接相关或强相关。  而这里讲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国际工作语言:英语!因为,Englishis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世界各地的大多数重要科学研究是以单一的英文发表出版;英语也是全球互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 世界各地之间的科学和技术平台交流已形成以全英语交流的趋势,故有人说:English, one skill, endless possibilities.  这个关键语言技能,对于大部分华裔ESL学生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 

 

在全球化,人工智能将迅速普及的现在和未来,个体必须快速处理信息,快速学习新技能, 在需要不断保持知识更新的时代,就需要对英语这门语言的高度驾驭能力,这个能力,必须是实力,不可以是虚分,也不可能靠猜题标考来保障。虽然目前的北美全民普及中小学教育只要求一个人及格(北美是50分及格)就可毕业 ,但未来高度竞争的职场,任何报以侥幸的过线心态的人,被劳动力市场淘汰出局是大概率事件,而未来劳工市场两极分化已成定论,我深信,唯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知识和真实技能,尤其对语言和交流能力的掌握, 大学教育才会在未来产生红利

 

2017年4月, 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必然》(The Inevitable) 的作者凯文·凯利(顺便提一下,Kevin Kelly被大家称为KK, 如果读者想知道科技界未来的变化趋势,他的书,不可不读)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中谈到了在未来二三十年人工智能发展的认知、互动、使用、分享、流动五个方面的趋势,未来教育将在这五个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趋势一 认知:未来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做有创造性的工作

趋势二 互动:互联网正在从知识、信息迈向更加注重体验

趋势三 使用:人们正从关注“所有权”转向“使用权”

趋势四 分享: 协调合作、强强联合让共享经济变成可能

趋势五 流动: 在“流动”的社会,学习能力才是核心能力

 

KK特别提到:中国现在即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但是还是缺失一种文化,中国的下一代如果真正的想成为创新的一代要具备以下能力:

 

1、拥抱失败的能力。其实失败正是创新科学,甚至是艺术的核心所在,通过不断的失败不断的促使你前进,正因为有不断的失败才能进步。


2、提问的能力。好的问题才是人类最大的价值所在,问问题也是创新的驱动力,这是中国的下一代要发展的部分。中国需要普及一种能够去质问权威的文化,有时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去质疑老师,要质疑某种权威,这样一种质疑或者问问题的能力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有创新的基因。

 

3、对于未来要抱有乐观的心态。其实真正的进步或者改革都是由乐观的人创造的,每个技术都会带来问题,但这些问题可能就是进步的源泉。

 

AI来临, 必将为我们重新画出不同的起跑线,新的比赛规矩和新的局面。 未来5-20年,每个人, 都需要在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存中摸索,重新定位自己的新位置,这是对AI 无论持悲观论还是乐观论的科学家们的共识。今天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明天也许将是富有创意,长于沟通和善于审美和表达能力的文科生们强势回归,大展拳脚的天下。  


回到本文开头分享的学生留言, 我想跟对未来担心或犹豫或惶恐的同学们说的是: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对未来的一切变化, 如果一个人心中点燃了对知识的热爱,对未知的世界好奇的火焰,勤于思索,勇敢提问(而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标考分数与答案), 扎实地掌握时代需要的硬技术和软技能(包括语言), 尤其重要的是,保持谦逊的终身学习的心态和能力,追求优秀,保持优秀, 那么, 我们就不必担心变化,而可以大胆地拥抱变化,自信地奔向未来 。


爱诺梦学校大门背后,贴着一句英语名言,学生每天进出时都可以看到,借本文分享给更多的人。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


“你敢不敢,将你的一生,活成一部杰作。你敢不敢, 加入践行真理,言行一致的队伍。”

                                                                                                            - 托尼 . 罗宾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姓网将涉足AI教育推出ChatGPT课程,王建硕:学习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
联合国教科文: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
《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
不要担心,未来世界是人机协同的世界
人工智能与人类辩论胜出 AI是否会抢走所有的工作?
'未来10年将会有5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孩子这样教不怕被取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