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说
 马说
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译为“吗”。
三、理解记忆
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语句(千里马受侮辱的历史):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辛辣讽刺食马者平庸浅薄的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午马!”
本文的结论(本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四、内容精析
第一段:揭示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我们初步认识到千里马(即人才)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悲伤惋惜之情。
第二段: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愤怒谴责,和千里马被埋没的伤感无奈之情。
第三段:通过对食马者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们的愚妄无知。揭露了他们以知马者自居的心理和洋洋自得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愚昧无知的统治者的嘲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五、写作手法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写法,表面写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实际上是借这一传说讽刺当时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六、中心思想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七、重点实词
1.     故虽有名马(因此)(即使)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3.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槽)4.不以千里称也(著称)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吃完)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7.是马也(这样)8.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通“现”表现)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一样)10.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1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按照)(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鞭子)(面对)15.其真无马邪?(难道)16.其真不知马也(大概)
八、问答题
1.说说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人才。“食马者”“策马者”: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有什么关系?
提出中心论点,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千里马价值的实现依赖伯乐。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
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突出千里马食量之大,为下文写食马者的无知作铺垫。
5.“安求其能千里也?”使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反问,增强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愤怒谴责。
6.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喂养,以至吃不饱,本领表现不出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相比。这正是食马者的愚昧无知才造成的。
7.找出文中“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说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增强语势,把食马者的愚妄浅薄表现的淋漓尽致,对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
8.“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食马者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通过对食马者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食马者以知马者自居的心理和洋洋自得的神情。
9.指出全文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其真不知马也。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愚妄浅薄,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10.第二段四个“不得”的根源是什么?运用排比方法的目的何在?
食马者的无知。
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气,表达千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11.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反而埋没摧残人才,导致人才得不到重用的社会现实。
1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的政治主张。
1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不一致,《马说》要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即领导人要多途径,多方面的选拔人才。
1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命运?暗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千里马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
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
在今天社会千里马(人才)会非常幸运,面临的机遇很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中心和招聘广告。他们可以挑选施展自己才华的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15. 作者主张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这样的人才?
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
16. 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的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该具备自我推荐的能力,不应一味等伯乐赏识,应该主动寻找机会。
17.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知人善任。
18.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团队精神。
其次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
最后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19.学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哪些才能?联系实际,列举以为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应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
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20.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举例说明。
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21.文中句末的三个“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作者无限痛惜、哀婉的情感。
“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作者的愤怒、谴责。
“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深刻的嘲讽。
22.有关人才的名言警句。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孔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3.列举知道的伯乐和千里马。
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  周文王---姜子牙(愿者上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说》复习学案
23 马说
《马说》精要学习笔记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知识点归纳
《马说》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