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唐朝是揭开中华千年衰落之始,终止中华千年上升趋势的朝代?

当然不是的。

唐之后相对于之前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那就是科举制,唐朝的科举制虽然有开通下层人民的上升通道,但是总体来说仍然是贵族式的,世家门阀仍然控制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说状元的出身就基本上就是门阀瓜分的,至于宰相的出身更是如此。而到了宋代,科举取士,尤其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比如商人这类贱籍也能参加,而唐朝只能是士籍(门阀)以及良籍,而且对于容貌等都有要求,长的难看都不行。而且数量远比唐朝多,到仁宗时宋三代取士就比整个唐三百年都多,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彻底从门阀社会进入平民社会,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接近7成进士来自寒门。

这被称为平民革命。

中国历史学家钱钟书就说宋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平面社会,好处就是容易统一,社会较为安定,缺点就是难以抵御外族入侵,因为之前的门阀对中央有威胁,他们对于入侵者一样也是威胁。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五代十国时,契丹受到汉人王朝的邀请进入中原,占据开封,三十多万契丹人却受到中原汉人的打击而不能征集粮草被迫退出中国。两百年后的金人入侵,却能轻易的打破北中国,就是因为地方上已经没有领头的门阀来抵抗。

实际上所谓的中华衰落说白了就是武力不行,但是并不代表被征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战争的角度来说中国确实是衰落的,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中国其实仍然是上升的。

比如经济与文化。

宋朝经济文化的繁盛比唐更强,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明清经济比宋强却很多人不认可,为什么?因为宋朝一年财政收入过亿,明最惨,年入不过400万两,这种看法如此偏颇,聪明人一看就知道,政府收的少不代表全国经济就差,明清对湖广的开发,形成湖广熟天下足,中国从此多了一个鱼米之乡,而且人口也过亿(当然有学者认为宋代中国人口鼎盛期也过亿),明清时期中国人口膨胀加速就是经济大发展的明证。

其实把百年耻辱那些干不过列强的事不说,中国的经济文化也是大发展的,人口从四亿到新中国建立时增加五亿。

政治制度上,从唐就开始急剧的开始加重皇权,实际上皇权从过去依靠门阀,到官僚(也就是科举取士),整个体系是逐步完善的,有没有皇帝其实已经没什么两样了,比如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班,明朝一样过,皇权的扩大,同时皇权也在衰落,因为官僚可以不依靠皇权就能存在了。

这也是明末那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家出现的原因。

但是满清的出现就不同了,因为满清皇帝是自带有人的,不像明朝皇帝孤家寡人,不得不依靠宦官,从而平衡朝臣,但是即便有宦官,实际上明朝还是官僚为大,比如说官绅一体纳粮,明朝就搞不定,明朝财政收入低也是由于官僚体系自肥,大量的财富不再国家而在官员为核心的各个官商组织。满清的贵族打破了科举取士,平民化的过程,是一种严重的倒退,当然也有科举,但是汉人有明显的天花板,像军机处,就基本没有汉人。

到了后期,满蒙贵族的腐化也给了汉人机会,重新走上平民化过程,但是列强的到来,中国自然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我们将春秋到唐这一千年看作是中国的开拓期,那么肯定要武力为主,马上打天下,就是一种高歌猛进的扩张,而唐亡以后,宋开始就是中国的守成期,要守住过去的成果,开始以文治国,武力变的次要,对于江南湖广的开发,都是第二个千年。

实际上像汉武帝北却匈奴看上去很美,但是代价是什么?人口减半,经济崩溃,这根本不可能再来。

说实话,打得下其实容易,难得是守得住,中国从黄河岸边的小部落混到这时候,已经是整个古代世界最成功的文明了。蒙古人打下的地盘更大,但是还不是连老家都守不住。

所以唐以后中国衰落当然不对的,只是历史阶段不同,历史使命也不同。就像秦始皇征百越,汉武帝征匈奴,隋炀帝以及唐太宗征高句丽那样动辄就是出征上百万大军以及壮丁后来基本上没见过了,面子当然没有,但是造福多少百姓?多少人免于家破人亡?百害以兵祸为首,相对于打仗死于非命,什么宦官专权,官僚贪污受贿,实际上都是小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观|外戚专权,后权参政的延伸(《踪迹》面相篇5)
明末士绅宁可亡国也不捐款,其背后的原因原来如此深刻
分裂了四百多年的两晋南北朝,给中华文明注入了哪些长寿基因
论宋代皇权—吏员体制向士大夫文官体制的演变
历代封建王朝兴衰之总结
知识垄断!中国古代“学霸”如何毁灭一个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