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展览丨《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第三期)
userphoto

2024.04.17 广东

关注

凝聚共识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5月,为推动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广州。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全国的革命力量迅速汇集,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第三期。

第一单元 历史选择了广州

广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党、团组织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孙中山长期进行革命活动的大本营。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思想发生伟大转变,欢迎共产党人同他合作。1923年初,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革命政权。约同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广州,在广州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机成熟。

中共广东地方组织的发展

中共一大后,中共广东支部正式成立,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党员、团员人数明显增加,广东成为全国党、团组织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图为全国各地中共党员人数(1922年7月)

当时全国共有中共党员195人,其中广东32人,占全国党员总数16.4%,在当时全国有党员的13个地区当中,党员人数仅次于上海。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这次大会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图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旧址

(今广东广州惠福路玉华坊玉华中约20号之2)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后改为广东分部)在广州成立,共产党人谭平山、阮啸仙、冯菊坡等先后在这里主持工作,组织开展南方工人运动。

图为《敬告罢工海员》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罢工爆发。中共广东支部发表《敬告罢工海员》,及时对罢工运动予以支持和引导,号召海员团结一致,严守秩序,注重自治,坚持到底。

图为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今广东广州滨江西路230号)

1922年5月1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的盛会。到会代表共173名,来自12个城市,其中广州、香港两地的代表占80%。大会公开发表《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言》,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不分地域,不分党派,联合成一个阶级战线,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孙中山先生遇到了列宁领导的伟大的十月革命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而创立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周恩来《回忆孙中山》,刊载于《人民日报》(1966年11月13日)

图为永丰舰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登上停在珠江上的永丰舰指挥平叛,坚持斗争50多天。

图为孙中山的上海寓所

(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

1922年8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避居上海。西湖会议后,李大钊与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李大钊表示自己是第三国际的党员,孙中山说: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李大钊由此成为最早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图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旧址

(今广东广州纺织路东沙街18号)

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3月,在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简称大元帅府)。

图为陈独秀给孙中山的呈文

1923年4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成立宣传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谭平山等为委员。6月15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上刊登陈独秀给孙中山的呈文,该宣传委员会印章正式启用。

马林的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特别出入证

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广州

1922年5月20日,共产国际代表利金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明确建议中共中央机关迁往广州。

1922年7月18日,《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命令》决定中共中央驻地由上海迁往广州。马林(即指令中的“菲力浦”)将这份指令打印在一块白色绸缎上,缝进自己的衬衣携带来华。

图左为1920年在上海印行的《新青年》(第七卷第三号)

图右为1923年在广州印行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

《新青年》创刊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15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的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瞿秋白任主编。

图为《向导》广州总发行部旧址

(今广东广州中山五路昌兴街28号三楼)

1922年9月,《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央机关报。1923年二七惨案后 ,《向导》总发行部迁至广州,蔡和森任主编。

图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

任命马林出席中共三大的德文任命书

1923年1月11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任命马林为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4月底,他来到广州,入住春园。

图为春园(今广东广州新河浦路24号)

中共中央机关约于1923年5月迁至广州,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陆续入住春园,陈独秀也在此办公。春园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第二单元 中共三大的召开

历经数月筹备,各地代表会聚广州。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与会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重要文件,选举了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解决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加速了推进民主革命的进程,这是中共三大的重大历史功绩。

大会筹备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大会召开前,中共中央以“钟英”为代号,指示各地大致按照从每十名党员中选派一名代表,前往广州参加中共三大。

图为杨家祠

(今广东广州越华路116号)

中共广东区委取“广东区”谐音“管东渠”为代号,在活动据点杨家祠和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筹备会务,负责会场选址、会场布置、代表接引、食宿安排等工作。

图为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旧址(广东广州高第街

素波巷30号,今广州市第十中学内小红楼)

中共广东区委在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召开会议,由书记谭平山主持。会议选派谭平山、阮啸仙、刘尔崧、冯菊坡四人参加中共三大。

九天会程

第一天(6月12日)

大会开幕,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大会报告,介绍党的组织情况,公布大会开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说明决定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依据和过程。马林作国际形势报告。

第二天(6月13日)

大会讨论陈独秀大会报告,代表自由发言,表达不同意见。瞿秋白、刘仁静传达共产国际第四次会议精神。大会通过《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

第三天( 6月14日)

李大钊、谭平山、徐梅坤、林育南分别代表北京、广东、上海、武汉作工作报告。张国焘、陈潭秋、孙云鹏分别从不同方面总结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惨案的经验。大会通过《劳动运动议决案》。

马林在《郑州铁路大罢工笔记》(1923年2月4日至10日)中,记录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情况。

第四、五、六天(6月15日至17日)

大会讨论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问题,代表们积极发言。最终以21票赞成、16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

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讨论(1923年6月12日—20日)》

马林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讨论(1923年6月12日—20日)》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代表们热烈讨论国共合作方式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印尼共产党的信》《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日本共产党的信》,这两份声援国际兄弟党的决议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从广州发出,表达对当地工人运动遭到镇压的愤怒,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兄弟党的支持和继续战斗的决心。

第八天( 6月 19 日 )

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

1923年6月25日,马林在广州起草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会国际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远东局的报告,汇报中共三大的召开和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投票情况,陈独秀在选举中获得最高票数40票。

瞿秋白1929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中记录了大会选举结果。其中陈独秀得票最高,有40票,蔡和森37票,李大钊37票,王荷波34票,毛泽东34票,朱少连32票,谭平山30票,项英27票,罗章龙25票。图为瞿秋白记录的大会选举结果。

1923年6月19日,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印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及宣言》。

1923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刊载于广州发行的《向导》周报(第三十期)。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第九天(6月20日)

闭幕,全体代表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张太雷教唱《国际歌》,大会闭幕。从此,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1923年6月15日,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中文歌词首次发表在《新青年》(季刊)改版创刊号上。

图为《国际歌》歌谱与中文歌词

现流传较广的《国际歌》中文歌词为萧三翻译的版本。

大会的重要文件

第三单元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中共三大后,共产党人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革命的新局面迅速形成,中国大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广大共产党员以满腔的革命热情,积极动员和组织工农革命群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并在国民革命军中艰苦斗争、奋勇杀敌,推动北伐胜利进军,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大革命也空前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壮大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党务讨论会,讨论改组计划。10月28日,廖仲恺、胡汉民、共产党人谭平山等9人被委任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谭平山任该委员会书记兼组织委员,负责具体改组事宜。

图为(左起)周其鉴、张善铭、杨石魂、杨殷

中共三大后,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广州率先进行国民党区党部、区分部改组的“实地试验”。从党员登记入手,要求在广州市内居住的党员重新办理登记手续,确定党籍,着手组建区分部、区党部。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广州的“试验”已有显著成果。共产党员或青年团员周其鉴、张善铭、杨石魂、杨殷等当选为国民党广州各区党部、区分部执行委员或秘书,主持该党部日常工作。

1923年8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之主张》,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呼吁“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

1923年11月29日,《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广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改组工作全面铺开,并着手筹备召开国民党一大。国民党改组后,党员人数迅猛增加,党员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占相当大的比重。

党在大革命运动中发展壮大

1924年初,中共广东区委改称中共广州地委,并“就近指挥”即将成立的香港党组织。10月,又改为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陈延年先后任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书记)。图为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今广东广州文明路194—200号)。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大会正式确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党和革命力量迅速壮大,推动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成为党建设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新起点,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

本期微展览节选自国歌展示馆《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线下主题展,详细内容敬请来馆参观,我们下期再见。

地址:杨浦区荆州路151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铭记来时路|中共三大——推动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大会
国际联络委员会啥组织?若非此人,因为它,我党和鲍罗廷几乎翻脸
(五十七)民国演义第一部北伐风云第十二章:收复广州(二)
如果没有她,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能还要很多年?
中共二大召开前后:若非这个外国人,陈独秀在狱中又将缺席二大
毛泽东杨开慧夫妇、蔡和森向警予夫妇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