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中药二考前精析】解表药:辛温解表药
08月03号前言:
本内容为连载内容,每日更新,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每日免费获取执业药师各科考前冲刺知识点;
其中
中药一:共48节                               药一:49节
中药二:共83节                               药二:57节
中药综合:56节                               药学综合:95节
药事法规:40节
上篇:常用单味中药
第1章  解表药
【历年分值范围】3 -4分。
【要点提示】
1.解表药的注意事项。
2.常用解表药的功用。
3.相似药物的比较。
4.重要配伍的意义。
5.细辛的用量。
概述
1.含义解表药是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效的一类药物。
2.功用
①主效:发散解表——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②兼效:宜肺、利水、遴疹、祛风湿——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3.分类
①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等。
②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发汗力虽较缓和,但长于透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
4.配伍   表证兼虚者,分别配伍助阳、益气、养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5.注意
①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茸,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②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③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者慎用。
④入汤剂不宜久煎。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香桂黄,
娄苏藁羌西荆防,
通窍细白辛夷苍。
麻黄
【性能特点】外能开腠理散风寒,发汗解表;内能开窟肺气以平喘;并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
【功用】
1.发汗解表——风寒表实无汗证。
2.宣肺平喘——肺气不宣之喘咳证。
3.利水消肿——水肿兼有表证者。
【使用要点】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
者均应忌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药理作用】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
麻黄与香薷比较
相同点
发汗解表、利水退肿。
不同点
麻黄宣肺平喘,善治风寒表实无汗,香薷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阴暑证。
桂枝
【性能特点】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既走表.又走里。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疗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用之。
【功用】
1. 发汗解肌——主治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证。
2.温通经脉——①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癜瘕。②胸痹作痛,阳虚心悸。③虚寒腹痛。
3.助阳化气——阳虚水肿、痰饮证。
【使用要点】温热病、阴虚火旺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理作用】促进发汗、解热、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茵、抗病毒、抗过敏、扩张皮肤血管、利尿、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及抗肿瘤。
麻黄与桂枝比较
相同点
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强,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善宣肺平喘,利水退肿。
桂枝发汗力弱,无论表虚、表实证均宜,并善温通血脉、助阳化气行水、温中散寒
紫苏
【性能特点】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兼安胎、解鱼蟹毒。适于风寒感冒兼气滞胀满者。
【功用】
1.解裘散寒——风寒感冒。
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安胎——气滞胎动不安、妊娠呕吐。
【使用要点】治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 - 60g。不宜久煎。其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气虚和表虚者懊服。
生姜
【性能特点】善温中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称;又能散风寒而发汗解表,温肺
寒而化痰止咳。
【功用】
1.发汗解表——风寒感冒。
2.温中止呕——胃寒呕吐。
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4.解鱼蟹及半夏、天南星之毒。
【使用要点】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口紫苏与生姜比较
相同点
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又均能解鱼蟹毒,治腹痛吐泻。
不同点
紫苏发汗力强,兼理气宽中、安胎;牛姜发汗力弱,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之毒。
荆芥
【性能特点】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为解表散风的通用药,对于表证及疹痒
无论风寒风热皆可应用。
【功用】
1.散风解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透疹止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止血——荆芥炭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证。
4.主治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
【使用要点】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荆芥穗发汗力强。
体虚多汗、阴虚头痛者忌用。
防风
【性能特点】日缓不峻,药力和缓,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风湿病证或
兼否寒热均可使用。
【功用】
1.祛风解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胜湿止痛——风湿痹痛,风湿疹痒。
3.解痉——破伤风、小儿惊风。
【使用要点】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服。
荆芥与防风比较
相同点
发表散风,无论风寒、风热表诋均可用之。
不同点
防风微温而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之品,并能胜湿止痛、祛风解痉,可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荆芥发汗透散之力较强,生用能透疹疗疮止痒,炒炭可止血。
羌活
【性能特点】升浮发散,药力较强。作用偏上偏表,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功用】
1.解表散寒——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2.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使用要点】脾胃虚弱、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服。
细辛
【性能特点】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少阴头痛之良药;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功用】
1.祛风散寒——风寒表证,阳虚外感。
2.通窍止痛——鼻渊头痛,头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使用要点】煎服,l-3g;散剂每次服0.5-1g。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理作用】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抑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白  芷
【性能特点】辛香走窜,外散风寒而解袭,上通鼻窍而止痛。又可入阳明而燥湿止带,走肌肤而消肿排脓。
【功用】
1.发散风寒——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通窍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3.燥湿止带——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4.消肿排脓——疮疡肿痛。
【使用要点】血虚有热或阴虚阳亢者忌用。
药名
功效特点
主治
使用要点
香薷
发汗解表,化温和中利水消肿。有“夏月麻黄”之称
①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遇之阴暑证
②水肿,小便不利
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利水须浓煎或为丸服,表虚有汗者总用
藁本
发表散寒
祛风湿
止痛
①风寒表证,表证史湿,颠顶疼痛
②风寒湿痹
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
西河柳
透疹
①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②风湿痹痛
过量易致心烦
苍耳子
散风寒
通鼻窍
除澡止痛.止痒
鼻渊头痛,风寒又痛鼻塞
①表证夹湿
②风邂痹痛,风湿诊痒
血虚头痛不宜服
辛夷
包煎。阴虚火旺者总用
重要配伍
1.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之效,长于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
2.麻黄配苦杏仁——长于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主治风寒束肺,喘咳气逆证。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用于肺热咳喘者效佳。
4.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功,多用于风寒表虚有汗者。
5.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适于治疗寒饮喘咳日久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0味中药速记歌诀,功效归经一次记牢!(1)
解表药
【名医方论】黄纯琪教授:100首常用方剂鉴别应用(一)
中药学习题及答案(一)执业药师
【名医谈药】黄纯琪教授:25组常用中药功效之异同 二、黄纯琪临床医案2则
发散风寒药麻黄的功效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