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乐教化」中华经礼——吉礼篇Ⅲ(宗庙祭祀)

“经礼”指为了较隆重的目的而实行的一整套礼仪,亦即《仪礼》所载的“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各礼,到魏晋时期又总括为国家政府层面的“吉、凶、军、宾、嘉”五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在古人看来,神鬼无处不有、无物不在,而神鬼的态度对于人间的治乱、国家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神鬼的各类祭祀活动也是牵涉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头等重要大事。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吉礼的内容非常繁多,小雯仅从历代吉礼中,拣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分类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小雯向大家介绍的第三类吉礼是宗庙祭祀。古人认为,人死之后,鬼魂依活人给他们的供奉享祀而居,否则变为孤魂野鬼。古代礼制中的宗庙,正是供给祖先亡灵居处的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统治天下的权力既是自天而得,又是承袭于祖先的,因而家便是国、国便是家、家国一体。因此,授权于己的祖先,其亡灵所寄居的宗庙,也就成了天下国家的象征。对宗庙的祭祀,是对祖先的祭祀,标志着国家系于一姓的特殊政治意义。

(一)帝王宗庙祭祀

周代礼制规定: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昭穆是宗庙中祖先为此排列的顺序,自始祖而下,父为昭、子为穆,依照世次递嬗排列。进入宗庙的先王,皆有庙号,通常以开国之君称“祖”,其余守成之君称“宗”。随着年代久远,故世先王增多,七庙之数显然难以容纳,于是又有“毁庙”之制,即除始祖之外,其余“亲尽”之庙(指那些与在位之君世次已远的祖先),其神主另行收藏,而将刚故世的先王递补七庙之数。

宗庙的方位,依据左宗右社的原则,都建在王宫前的左侧。以太祖之庙居中,昭庙在做,穆庙在右,依世次横排。宗庙的朝向,坐北面南,依然有南面为王的意思。

东汉时,汉明帝临终遗令,不许为他单独立庙,于是只得把他的神主藏在光武帝世祖庙憋室。由此,七庙分立的制度变为“同堂异室”之制,即在一庙之内集中了先帝们的排位,而依世次分为若干室加以祭享。这一办法为后世所继承。

明代嘉靖帝有意恢复古礼,曾建有九庙,但刚建好就被一场大火烧毁八庙,无奈之下只得承用同堂异室的一庙之制。明清的太庙位于紫禁城端门之左,即今日劳动人民文化宫,它包括戟门、前殿、中殿、后殿、两庑等部分。清代于前殿供奉太祖太后,中殿供奉列圣列后,后殿供奉祧庙神龛,两庑东侧为诸王,西侧为功臣。太庙外有高大厚重的强垣和枝叶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庭园,庄严肃穆、静谧安宁。

劳动人民文化宫

对宗庙的祭祀活动繁多而复杂。除了碰到临时性的大政,如新王登基、军队出征等要祭告宗庙外,还有固定而正常的祭祀。

1、月祭

月祭,即每月初一祭祀宗庙。周代,逢月祭之时,周王要率领群臣亲至宗庙,宰杀一只羊祭告列祖列宗,并要在宗庙训谕群臣。在月祭中,以每年夏秋之交的月祭最为重要。在这次月祭里,周王要向天下颁行当年历书,以指导天下的农事耕作,以明确周王对天下的统领关系。但到后代,月祭越来越流于形式,皇帝往往懒得亲临宗庙,经常只派使臣到宗庙杀只羊就算完事了。

2、四时之祭

四时之祭,即是在每个季度的孟月入祭宗庙,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另外,每年岁末还要举行腊祭,故而实质上是一年五祭。

3、袷祭和祶祭

袷祭和祶祭每隔三年和五年举行一次,每次都是大祭,是把宗庙中所有祖先的神主汇集在一起进行的祭祀,这种祭祀十分隆重,一般只有天子才有权举行。

祭祀宗庙的礼仪十分繁杂,只有精通礼仪的专家才能承担司仪之职。以周代而言,祭祀之前先要卜日,即确定日期。周王要“斋戒”,沐浴更衣、独居十天,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禁止食荤茹腥,以清除口中的秽气,禁止心有旁骛,要派出心中的一切杂念。祭祀正日,参加者都要早早起床,沐浴后换上礼服;祭祀用的牺牲和礼器、物品等,都要事先仔细挑选,太牢牛、羊、猪三牲要毛色纯正,璧、琮等玉器和束帛要完好无损。周王入庙后先到太室行课礼,用香酒浇地,告知鬼魂前来受祭。祭祀时以小儿充扮的尸代表祖先的魂灵,周王及群臣均要行稽首大礼。祭祀用的食物,行礼后分而食之,以示食鬼神之余的意思,牲肉要分赐与祭者及各地诸侯。

(二)士庶家庙祠堂之礼

按照周礼规定,除周天子可设七庙外,诸侯可立五庙,大夫可立三庙,士可立一庙,庶人无庙。奴隶主阶级中的各个贵族等级,虽然宗庙的数量不等,但都可以为自己的先祖立庙,而庶人以及广大的奴隶则无权立庙。

奴隶社会瓦解后,原先的奴隶主贵族等级被新兴的封建等级所取代,封建社会以官职品秩的高下来标定个人的身份等级,伴此而来的家庙,又称宗祠、祠堂等。唐代规定:一品、二品官立五庙,三品及四品、五品有兼爵者立三庙,六品以下至庶人祭于寝。清代规定:秦王、世子、郡王建家庙七室,贝勒、贝子、宗室公、一品至三品官僚建家庙五室,四品至九品建家庙三室,庶人在正寝设龛而祭。但规定归规定,实际生活中的家庙宗祠之祭,和纸上所说的完全不同,大多是将所有祖先的神主集中在一室,有的还悬挂其遗像,逢时而祭。

两宋以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他们也产生了祭祀祖宗的要求,导致一般平民家中也出现了祠堂。祠堂供奉高、曾、祖、考四代神主,神龛前设有供桌,摆置香炉、香盒等物。一年之中,每个季度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的程仪有参拜、降神、进馔、三献、受胙等。一般来说,贫寒之家程序较为简单,富贵之家礼仪则相当繁复。如清代湖北麻城的鲍氏家族,其祭祀从序立、就位开始,一共要经历九十三道程序,祭礼方告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冠云:中国传统祖先祭祀
古人对宗庙的祭祀是怎样的?
从普通人的祭祖礼说起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
李冠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外一篇)
韩国的祠堂与祭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