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好,出水就好





看茶壶,除了看质地、色泽,看器型时并不很注意出水孔,殊不知出水孔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出水的实用性,且关于出水孔的是非曲直还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今天就来谈谈出水孔。


从古至今,紫砂壶的出水孔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独孔、网孔、球孔。



独孔最早出现在明清时代,早年间工具发展不全,制作难度较高,故老壶多为独孔,在今天独孔比较少见。


独孔的优点在于给水流提供了最大的出水通道,出水有力。但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动作过于粗放,茶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




网孔是时下最常见的出水孔之一,因其孔眼数量不同,分七孔、九孔、十四孔等多种。


因为孔眼多,能过滤大部分的茶叶,茶水一斟即出。但如果碰到舒展程度较大的茶叶,入水即成大片,容易挡住水孔。



球形孔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外销日本的特定要求,生产了一批球孔的紫砂壶,即在壶身装流部位的内壁粘上一个布满小孔的半球。


细密的滤孔和凸起的球面,正好可以过滤掉大大小小的茶叶,又能够保证水流充足,茶香不泄。但由于半球形的结构限制,比较其他两种,清洗难度更大。



综合下来,球孔还是很占优势的,殊无斟泻之患,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但是其中就属它认识的误区最多。


球孔是近代才新出现的,又突然间火爆,尤其淘宝上几十块钱一把的紫砂壶都会给球孔来个大特写,配以“出水暴爽”的说明,导致给人一种泛滥且廉价的印象,这实在是个误会。



那么,出水孔的类型与壶的出水好不好有无直接的关系?壶的出水效果取决于四个因素:水压、气压、水动力、出水量。


壶流最细部分的内径决定了出水量,倒茶时壶内水面与壶嘴的落差,连同出水孔总面积与茶嘴面积之比,又决定了水压的大小。壶流的弯曲度决定了水流的阻力,至于水柱的长短,取决于流孔内壁的光滑与粗细缩比。



显而易见,出水孔的形状并不能作为判定紫砂壶出水效果的唯一标准,无所谓高下优劣,只有适合与否。譬如一些出水很好的传统壶型,如仿古、西施、石瓢等,装球孔就不是很有必要了。


无论使用哪种出水孔的茶壶,起手平稳,平顺出汤,渐立壶身,茶叶服帖的在壶底,出水自然比较顺畅。缓一缓、静一静、定一定,将进酒,闲饮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紫砂世界,了解出水孔的奥妙
你注意过紫砂壶上的出水孔吗?三种孔型了解一下……
壶嘴暗藏玄机
实用选壶技巧——五种出水孔,数它出水效果最好
出水孔那些事:独孔、网孔、球孔有何不同?如何避免堵塞?
淳韵讲堂:干货!紫砂壶三大出水孔,哪种才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