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书禅茶丨是一生知音,亦是同道茶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之情。欧梅二人是北宋文坛名冠天下的文坛领袖,更是志同道和的友人。

宋仁宗九年(1031年),二十五岁的欧阳修与三十岁的梅尧臣在洛阳初次相识,此后,两人开始长达三十年的交往中的友情。翻看翻看《欧阳修全集》其中与梅尧臣相关诗文甚多,《六一诗话》共28条,有关梅尧臣的诗歌理论及逸闻趣事就有八条,可见欧梅二人感情之深。如“圣俞晚年官亦至都官,一日会饮余家,刘原父戏之曰:‘圣俞官必止於此。’坐客皆惊。原父曰:‘昔有郑都官,今有梅都官也。’圣俞颇不乐。未几,圣俞病卒。”等等。

欧阳修做官时被贬责,梅尧臣多次写诗劝勉,鼓励欧阳修要志存高远,坚守气节“切莫听愁猿”,并在《憧诘盟鳜鱼怀永叔》中赞赏欧阳修“因之获二尾,其色与昔同”,江边巧获两条鳜鱼,恰和洛阳初交时吃的鱼颜色相同,感叹多年友情不变,更赞叹欧公“生平四海内,有始鲜能终,唯公一荣悴,不愧古人风”。

同为茶痴|煮茶对诗


梅尧臣擅长写诗。梅诗现存2800多首,其中茶诗(包括少数叙及茶事者)有55首以上。他的茶诗,不仅数量多,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其偏爱建茶。他的50余首茶诗中,指明为建茶者即有21首。

与一般爱茶诗人颂咏饮茶不同的是,梅尧臣没有从其色、香、味及效用入手,而却着眼建茶的珍贵。梅尧臣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调任建德(今东至县)县令,直到景佑五年(1038)离任,在建德县为官5个年头,著有脍炙人口的《南有佳著赋》就是他在任时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后所作,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采茶官也!”“采茶官”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谦和的自喻。

同为爱茶的欧阳修,常互相切磋诗文,两人又常共品新茶,以唱和酬答交流尝茶体验。欧阳修的《尝新茶呈圣俞》写道:“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从建安到汴京(开封)相隔3500里,却在三月能尝到新茶,可见采摘之早。

诗中还谈到了他的品茶经:“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欧阳修认为品茶须是茶新、水甘、器洁,再加上天朗、客嘉,此“五美”俱全,方可达到“真物有真赏”的境界。而梅尧臣在唱和诗中评其对茶品的鉴赏力时云:「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可见二人志同道合,知己亦茶友!


附:

《双井茶》 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南有佳著赋》 梅尧臣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嚣此众氓。土膏脉动兮雷始发声,万木之气未通兮,此已吐乎纤萌。一之日雀舌露,掇而制之以奉乎王庭。二之日鸟喙长,撷而焙之以备乎公卿。三之日枪旗耸,搴而炕之将求乎利赢。四之日嫩茎茂,团而范之来充乎赋征。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取之由一叶而至一掬,输之若百谷之赴巨溟。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宁。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呜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 梅
自期甚高的梅尧臣
《宛陵集 》简介
梅尧臣:北宋诗坛,开山祖师
天圣、明道间欧阳修洛阳交游考述
【觅诗记】梅尧臣: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