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中常遇见一些满语称谓封号地名 不妨看看其历史渊源

历史是接续传承的,历史文化更是如此。

满清王朝统治中国260多年,含有满语特色的一些文化符号,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地名、称谓、姓氏、风俗习惯等不一而足。

特别是阅读或观看涉及清代的书籍和影视剧,或者编写有关清代历史故事,常常接触许多满语名称、官职、封号,如不细心弄清解释,还真是不知所以和所以然,不小心还会弄出误解和笑话

在中国多民族的语言中,满语属于不完善的小语种。世居中国东北的满族是游牧民族,风俗习惯比较简单,早期日常交流需要表达的意思不很复杂,因此满语形成时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弊端。

据说,数百年前清朝入主中原时,曾想在全国普及满语,但却没能成功。失败的原因也挺简单。原来满清皇帝在治国理政时,面对大量的汉民族,很多号令用满语根本无法表达,朝廷为此十分尴尬。

为了方便处理国事,满清皇族不得不向汉人学习汉语。到了清世宗雍正皇帝时期,雍正帝胤禛十分喜欢汉文化,他自幼学习并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汉语。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更是对汉文化的钟爱有加,他的汉文化修养甚至远超一般汉族官员。

但喜爱是喜爱,满民族的语言文字不能丢。清代皇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间,满汉文字语言应该是一直同时使用,但在后来民族同化过程中,弱小的满语和文字仍被渐渐边缘化了。

不妨查看史料中的对照解释,看看我们最常见的一些满语称谓、封号、地名,与汉语有哪些区别?

父亲、母亲,汉语普遍称谓为爸爸、妈妈,有些地方也叫爹娘。满语的称谓就不同了。满语管父亲叫阿玛;管母亲叫额玛(额娘);丈夫叫爱根,妻子叫萨利甘。还有大家熟知的,皇帝的儿子满语叫阿哥,女儿叫格格。当然这里面还有等级区分。

以清代“格格”的称谓为例。清初,格格是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称谓。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朝廷开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之女,也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就只称“格格”,汉名“乡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若为侧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才逐渐终止。

学习清史常接触的皇家姓氏爱新觉罗。在满语中“爱新”是族名,为汉语“金”的意思。“觉罗”为姓氏,是指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之外。

“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也有史料披露,努尔哈赤其实原姓佟,后来改姓爱新觉罗。而与之相反的满语姓氏,“伊尔根觉罗”的“伊尔根”汉译却为“民”,即“老百姓”的意思。

清王朝在辛亥革命被推翻后,满族人纷纷改用汉姓。其中,改用”、“金”、“赵”三姓者为多。“爱新觉罗”氏大多按照意译改姓“金”,也有少部分改了“赵”姓。而其他“觉罗”氏,特别是辽宁新宾一带的“伊尔根觉罗”一支也基本上都改了“赵”姓。

和硕、固山是满清封号中常见的字样。满语和硕的意思为一方、一隅;固山满语意为一角。清朝皇帝钦定的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两种封号,则主要强调了嫡庶之别。固伦公主是清朝时期对于皇后所生女儿的册封号;“固伦”满语含义为天下、国家、尊贵,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皇帝的嫔妃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则被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表达的意思是单一。清初皇太极继位后,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模仿明朝例制,对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


清代规定,皇后所生女儿的丈夫称固伦额驸,品阶相当于固山贝子。妃嫔所生女儿的丈夫则称和硕额驸,品阶相当于镇国公。额驸实际等同于汉族皇家的“驸马”。

巴图鲁,满语的音译。汉语解释为勇将、勇士之意。也有译为“英雄”的。巴图鲁作为一种荣誉称号,明代北方的女真人即开始使用,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

康熙朝的权臣鳌拜,在皇太极时期曾因战功被封为满洲第一巴图鲁;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曾获得巴图鲁封号。还有格林沁、邓世昌等也都是这一封号的获得者。

可笑的是,清朝后期这一荣誉封号参水了,竟然连文臣以及洋人也能获封巴图鲁称号。

从史料中看,清朝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给福康安的赐号为“嘉勇巴图鲁”,已经开始把汉语的含义加在巴图鲁前面,此后这样的封号表达形式被沿袭下来,大体成了固定模式。

阿达哈哈番,是清代早期的一个军职名称,汉译为轻车都尉。乾隆元年改阿达哈哈番为一、二、三等轻车都尉,其下为骑都尉。清代的轻车都尉是外姓功臣与外戚的爵位称号,而不是实职,位于爵位的第6等,居于公侯伯子男爵之下,一等轻车都尉属于正三品。

在经常看到的清代史籍中,满族最初把生产与军事合一社会组织称作牛录,牛录的头领为佐领。甲喇也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甲喇的头领为参领,一旗的头领为都统其副职为副都统。在满语中,黄金叫矮新,银子叫蒙绲,钢铁叫瑟了

东北与满语有关的地名非常多。比较有名的如哈尔滨”,满语原义为“晒网场”。另有认为,哈尔滨源于满语直译,其义为“扁状的岛屿”。“齐齐哈尔”旧称“卜奎”,满语是摔跤手之意。也有一说认为,齐齐哈尔是满语“皙陈嘎拉”的音译。

齐齐哈尔老照片

吉林”,应源于“吉林乌拉”,满语吉林谓“沿”,乌拉谓“江”。所以《吉林通志》称:“其曰吉林者,从汉文而省也。”即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略称,语义为“沿江”。

黑龙江宝清”县的宝清,满语原为“波亲”,语义为“蒲鸭”。黑龙江的“双城堡”, 满语原为“朱鲁活吞”,“朱鲁”,汉译为“双”,“活吞”为城寨。边城“佳木斯”满语义为“驿丞村”或“站官屯”;而林都“伊春”,满语意为“皮毛之乡”。

有史料介绍,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用语中,满语的因素也很常见。如“这人说话咋这么罗嗦”,罗嗦二字就是来自满语。

有些产品广告中频见的词语“细心呵护您的健康”中,‘呵护’的‘’字,古汉语并无此用法,它来自满语,是照顾,看管的意思。还有北方许多人把做生意叫“倒腾”生意,管做生意的人叫“倒爷”。而“倒”字在这里不是汉语的本意,而是满语“挪来挪去”的意思。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称谓
道理
清朝时期公主封号的制度
普及一下清代宗室封号的知识
[宗教民俗] 清朝贵族等级
清朝满人之间如何称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