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 追求尽善尽美的“万脊之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王贵怀主任访谈录


王贵怀  教授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的副主任,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医近30年,自1994年成为王忠诚院士的学生,一直到王院士2012年去世,王贵怀主任在老师身边待了整整18年。


“刚见到王院士的时候,就感觉他非常慈祥、超然物外,绝对大师级的人物。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差好远,远没达到他的境界。”提及恩师,王贵怀话语间满是敬意。王贵怀由衷地说:“他是神经外科医生中极少数的做过一万台以上开颅大手术的人,至少挽救过一万个生命,被誉为‘万颅之魂’。”


王贵怀主任自从接过王院长的衣钵,从事脊柱脊髓专业20余年,脊柱脊髓类手术近万余台,一直听从着老师的教诲,追寻着老师的脚步,努力奔向中国神经外科界的“万脊之王”。


但在王贵怀救治的患者和同事们的心目中,他早已成为榜样和旗帜。


看过好莱坞大片的人,对这样的镜头并不陌生:主角须拆除一枚即将被引爆的炸弹,计时器上的时间在迅速消逝,向“0”迫近,观众的心脏随着秒针的滴答声而怦怦直跳,主角则屏住呼吸顶住压力,在密密麻麻的各色电线中快速地找到一根,当机立断,于是,计时器定格在了0.01秒。


2004年10月,在贵州成功切除一例从生命中枢脑干延髓至第六胸椎水平巨大的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巨大,长达26厘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人超过此记录,也奠定了脊髓肿瘤手术界的地位,至今完成脊髓室管膜瘤单病种手术近500例余。


“就是这样的境界。”张壮告诉记者,在他眼中,王贵怀就是这样一个主角,在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前,王贵怀为张壮做了脊髓管膜瘤切除术,术后恢复情况非常好。两个多月前,张壮执意要报名参加泰山国际马拉松比赛,当时,他的家人极力劝阻,担心他刚做完手术,身体状况难以承受激烈的赛事带来的压力,但张壮毫不退让,特意找到王贵怀征询他的意见。


“王大夫,我要找女朋友谈恋爱了,我要证明自己!”王贵怀为张壮进行了各项检查后,点了点头。“很幸运,我用两个小时十一分钟顺利完成了半程项目。”张壮把好消息通过短信告诉王贵怀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王贵怀由衷地说:“张壮总说很感谢我,其实,是我要感谢他。一是,他生了这么大一场病,仍然这么自强不息,他的生活勇气是我非常敬佩的,我这个健康的人都不敢去跑马拉松;其二,这样的肿瘤手术还能恢复得这样好,虽然跟我们的手术水准有一定的关系,但更要靠他自身的勇气,意志,还有信念!”


“你看,在医治病人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你肯定听说过这句话:最好的医生是佛陀,最好的药物是慈悲。”王贵怀告诉记者:“从医快三十年了,救助的病人多了,常会扪心自问:你是最好的医生吗?你能成为一个佛吗?”


中国外科学奠基人裘法祖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明代裴一中在《言医·序》中也说过:“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清华长庚医院的院训共八个字:人本,济世,厚德,至善。“我一直追求的是最后两个字——‘至善’,‘至善’就是善到极点。我做每一件事,都要求自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医生面对的是生命,不像写书法或文章,不满意可以撕掉重写。医疗不是这样的,做手术前,病人各方面的信息要研究得精准透彻,准备得相当充分了,才能动这个手术。”


“医生应该是有信仰的——信,是感恩;仰,是敬畏。”王贵怀说:“我们要对患者怀有感恩的心,要敬畏每一个生命。”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王贵怀收治了很多其他医院其他医生都不愿意收的,病情危重的病人。“我把他们收进来,他们就多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清华长庚医院成立刚刚一年,神经外科就已做了460台手术,每一台手术都很成功,除港澳台以外,病人遍布全国每一个省份,包括来自新疆、西藏的病人。


在病房区一个不显眼的靠墙的柜子里,横七竖八堆满了被卷成筒状的红色锦旗。“这些都是病人送的,实在是放不下了,只好堆在这里。”


病房里住满了病人,而且这些病人基本上都是冲着王贵怀来的,但王贵怀很少标榜自己,他再三强调“现代的手术需要的是一群人”,有负责电子监控的,有超声的,有掌握器械的.....,手术过程中,团队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王院士经常告诫我:发展神经外科要当一门事业来做,脊柱脊髓专业要好好做起来!”王贵怀说。


王贵怀一边说,一边注视着王忠诚院士题写的“发展神经外科事业”几个大字,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几个字带给他的力量。


王贵怀教授简介

王贵怀,主任医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病区副主任,现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学委员会常委,中国神经肿瘤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会员。擅长治疗各种脑和脊髓脊柱病变。脊髓肿瘤、脊髓空洞征、环枕畸形、枕骨大孔区肿瘤、脊柱脊髓发育畸形、脊髓脊柱外伤、脊髓血管病、颈椎病、腰椎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功能性疾病、脑积水、后颅凹肿瘤及各种顽固性疼痛等,尤其是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颈、腰椎病的显微外科和内镜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脊髓髓内肿瘤与脊髓血管畸形外科治疗技术方面,手术数量多,质量高,是国内该领域内手术治疗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之一。最早使用超声骨刀椎板切开与成型技术、激光切除髓内肿瘤技术、术中荧光辅助脊髓AVM切除技术,对传统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在本人连续主办4次的AOSPINE脊柱外科操作培训会上进行推广与交流,得到同行的认可与采用。在我国神经外科最早开展显微镜下颈椎间盘切除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997年5月,获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资助研究《脑干肿瘤与高颈髓髓内肿瘤外科治疗》;2000年12月,《脑干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参加编写多部神经外科专著,是我国神经外科经典著作《神经外科学》、《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学》、《功能神经外科学》等编者之一;担任《脊髓脊柱外科学》的副主编;目前,主编《脊髓髓内肿瘤外科学》正在编写中。书写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患者好评度好,2007年2月被好大夫网站网友评为“网友心中好大夫”。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3名,按时完成研究生、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积极带领研究生与青年医师开展新技术应用和研究,负责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攻关等)项目1项(miRNA-34a在髓内星形细胞瘤术中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脊髓和大脑半球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差异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回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小时!11厘米髓内肿瘤成功剥离
颈椎病挂哪科?我们帮你选
神刀博览| 王贵怀:清华长庚308例脊髓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神经外科正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功能
“我愿意把自己的命交给他!”辗转多国求医未果 直到遇到他……
腰背疼痛后的隐形杀手:脊柱肿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