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奉城老街
奉城镇位于奉贤区东部地区,距浦东国际机场35公里、虹桥机场50公里,距建设中的海港新城15公里。横向的A30高速公路、川南奉公路、大叶公路、浦南运河和纵向的奉新公路、沪芦洋高速公路、航塘公路、奉新港,以及规划中A3高速公路、浦东铁路,使奉城依江临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工、商、农业发达,商贾云集。

  奉城镇历史悠久,在唐开元元年(713年)重筑捍海塘时业已成陆。据元代徐硕《至元嘉禾志》等记载,该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来犯时,墩上举火为号,因此得名。后绿树成荫,改称青林。五代乾隆年间(948~950年),地设青墩盐场,与浦东、袁部等盐场并隶于秀州(嘉兴府)华亭县盐监(《浙盐纪要、两浙盐场沿革考》)。明洪武十九年(1368年),信国公汤和督筑青村堡以御倭寇,置守御青村千户所。明正德年间,改称守御青村中前千户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华亭东南境立奉贤县。雍正九年(1731年),县治迁青村所城(今奉城镇)。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划为一城七乡,县城青村为城厢。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西迁南桥镇后,城厢改为奉贤县城市(奉城取名由此而来)旋作区、乡、社、镇所迄今。2000年,奉贤撤县建区,奉城为“一城九镇)中心镇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奉城的经济不断发生变化。古代奉城,僻处海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民多以渔、盐业为生。五代年间的青墩盐场,是上海地区最早的盐场之一,场境“延袤八十五里”,“灶丁四千一百三十六丁”,时与浦东、袁部等盐场并立为华亭县的五大盐场。渔业也很发达。据成书于明正德年间的《金山卫志》记载:时“高桥(奉城西部)市独盛,海渔者得鱼悉于此鬻”。明末,青村(今奉城)拥有渔船五六十艘。大船出远海,以长网、拖网等捕鱼;小船出近海,搞网仓生产。一月两潮,大鱼以数十斤计,小鱼亦以两计。无船者肩挑贩卖,或滩涂捕鱼、捉虾,也能辗转获利。妇女青少年则以结网为生。时“勤俭者铢积寸累,以结网而至数千金数百金者,比比然也”。说明当时奉城的渔业相当兴旺。清朝以后,海涂大批得到开垦,盐田变粮田,渔、盐业渐趋衰落,经济逐渐转向以农业为主,渔、盐业为辅。

  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叫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孔子弟子子游曾到此,故名。奉城设县治后,县署、都司署、城守署、典史署和监狱等行政设施相继设立;学署、肇文书院、言子祠、尊经阁等文化设施亦次第兴建;文庙(圣人殿)、武庙(关帝庙)、城隍庙、镇海侯庙、元通庵、三官堂等庙祠陆续修建完善;同善堂、节孝祠、抚孤局、养济院等社会慈善设施先后创设。可惜,其中的不少设施如县署、学署、文庙、武庙、抚孤局等,均于民国26年(1937年)11月被日军炮火所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奉贤----奉城古城(老城厢)
【城池史】奉贤篇
【上海故事】崇明的特色地名(三)
城事 | 划入“临港自贸岛”的奉贤东乡会迎来复兴吗?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8)
【人文】新仓为什么叫“新仓”?“老仓”又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