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中都:大汗断梦 天阙遗墟
    燕赵大地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灵寿中山故城、邯郸赵王城、易县燕下都、临漳邺城、张北元中都等,曾作为一代或几代王朝的都城,呈现着灿烂的文明,独特的城市模式,发达的经贸形态,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和无数历史谜团,等待我们去探寻、揭示、传承和挖掘。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化、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理念,也明确了“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力争进入全国文化建设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为“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精神支撑,成为文化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新课题。

    本刊从即日起陆续刊发,由本报文体新闻中心和省文物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燕赵古都探秘”系列报道,我们特邀省内知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走进我省历史上的五大古都,探寻其历史之谜,挖掘其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春长



    这是一座“四海混一”后又偏安塞北的高原都城。它的兴起匪夷所思,未及使用便湮没在莽莽草原。历史神秘、传说诡异,兴废沧桑、耐人寻味。它似飞鸿踏雪,扑朔迷离。沉睡七百载,一醒惊天下。三套城垣规格甚高,布局对称遵循“周礼”,其建筑规模宏大,出土文物流光溢彩。草原风情围簇着汉式宫殿,坐拥浩瀚大气,沉淀大汗梦想,在诗情画意里封藏了数百年,一经开启发散着挥之不去的魅力,若驻足观赏,便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神秘引领我们走进元中都,解开它昙花一现的历史谜团。

一、云谲波诡

    沧桑墟烟冷,中都作羊城。苦心天不负,孤诣破鸿蒙。

“白城子”,张北坝上的一个普通村庄,因坐落在白色夯土墙围起的方城内而得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却进行了整体搬迁。居住了数代的故园,人们为何突然搬离?“城里闹鬼!”村民李枝每每讲起往事便滔滔不绝:“夜归的人们会突然看见城里白光通天;乌云翻滚的夜里也常常听到城里喊杀震天;有人在城里逮住只鸡炖炖吃了以后,变哑巴了……”神秘的传言,越传越邪乎,人们白天经过这里都感到毛骨悚然!众多诡异事件集中发生,到底“白城子”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地方文史工作者经过一番查阅,初步推断这里应该是辽代的畜牧交易场“北羊城”。1981年夏天,《张北县志》主编尹自先来到“白城子”,他曾经走遍了县境的角角落落。没想到这次造访竟唤醒了几百年前尘封的旧梦。

    尹自先走进城里,眼前突然一亮:好一派北国田园风光!空气中飘散着田野的醇香,斑驳陆离的农作物织成了五彩锦缎。天似穹窿,城作正方,中间有一个绿丘像平躺的大葫芦,登上它全城尽收眼底,周围几十个绿丘对称排列。突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自己仿佛是帝王君临天下。“这绿丘该是一处建筑废墟吧?”他手里拿着刚刚拣到的金丝楠木片,目光停留在五光十色的琉璃瓦块上,疑惑油然而生:“北羊城”怎么会有这样磅礴的气势和如此高级的建筑构件呢?思索延续了整整一个冬天后,他发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这是元中都!

    若果真如尹自先的推论,那将是一个重磅发现!元中都建于1307年。武宗是忽必烈的曾孙,当年太祖成吉思汗大败金军的壮举,激发了他建功立业的万丈雄心,继位十天后的一纸诏书,元中都拔地而起。可惜这位“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的皇帝,却为酒色所伤,盛年而逝。在元中都修建到第四个年头时,仁宗“罢城中都”,如火如荼的工程戛然而止。这座满载着曲律可汗雄起梦想、光茫初绽的草原都城,也随之一起殒没了。元中都的文献记载不过寥寥数语,甚至连很多元史专家也只知道“忽必烈诏改燕京为中都”,而对元朝的另一个“中都”一无所知。

    起初尹自先的论断,并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但他的不懈努力却引起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考古学家的关注。弹指一挥十六年,关于“北羊城”和“元中都”的讨论在1997年达到顶点。而要一锤定音,唯一的方法就是——— 考古勘察!

二、晨曦初露

    三重矩垣拱广厦,一片塞色拥奢华。隆兴腹地落天阙,岂非武皇帝王家?!

    山顶上的“桃花源”

    对“白城子”的考古勘察始于1998年夏天。考古队出张家口向西北,沿207国道攀升到高高的山巅。山高谷深,坡陡弯急。道路连续划了几个“之”字后,在两座山峰之间豁然穿出,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山顶上,竟然还有一个别样的神奇世界:浑圆的绿丘,明丽的旷野,海水般澄净的天穹,触手可及,仿佛站到屋顶就能扯下一团白云,水流梳顺了溪边青草、浪花叮咚,空气溜出花丛,沁入心脾……考古队队员们欢呼起来,“坝上到了!”

    “坝头”是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段山岭,北侧坡缓川平,南侧陡然如高大堤岸。坝南的洋河流域是阴山、太行山、燕山辐辏之地。洋河流淌在三山之间,汇聚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水脉,冲过一连串盆地,切出一道道峡谷,像一只俯卧的“巨蝎”,尾扫阴山,气吞居庸,扬起巍巍太行和莽莽燕山两只大螯,紧紧地钳住华北平原。穿越此段山岭向南经洋河谷地的道路,是从草原腹地到中原地区的捷径。这段山岭属阴山尾闾,有个浪漫不羁的名字——— 野狐岭。“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元代周伯琦精要概括了其地理形势。当年成吉思汗就在这里,以不足十万人马大败金军四十万。1307年,元武宗兵分三路南下,驻足野狐岭,迫使弟弟拱手让出刚刚与安西王争抢得到的皇帝宝座。他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国都———“徘徊太祖龙旗九斿,剪金于斯,肇基帝业,为城中都。”

    地扼襟喉的三朝腹地

    从大的历史地理背景观察,“白城子”正处在辽金元腹地。张北地区和其东部遍野开放金莲花的闪电河流域连在一起,像轻笼纱幔的秘境,美丽而神奇。

    接踵而至的契丹、女真、蒙古,在这个高敞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历史大剧。1251年,忽必烈看准了金莲川这块宝地,组织了有名的“金莲川幕府”,建起了蒙古族在漠南草原的第一座城市———上都。张北在辽金时期为抚州,元代为隆兴路,地处大都路、上都路、集宁路、净州路之间,还与作为上都粮食物资重要来源地的宣德府、大同路等相邻,恰好位于大都通往漠北的干道“木怜站道”与皇帝巡幸两都“东出西还”的必由之路“纳钵西路”交汇处,并可南下野狐岭向西与军情急道“纳怜道”相连。农牧交错的隆兴,可谓锁控咽喉的要地,是一些王公贵族聚居之所。这也为“白城子”是元中都的观点增加了佐证。

    大雁的启示

    若“白城子”是元中都,必定有充足水源。一个现象引起考古队员的注意:大雁在“白城子”上空盘旋不散,像蜂群一样不成队形,还不时落在城东树林里。大雁一般不会随意落下,除非在栖息地。

    “白城子该离水不远!”考古队判断。观察雁群向西飞了,西侧是“狼尾巴山”,元称“鼠山”,走到山根有3公里路。地势渐渐下降,忽然“轰隆隆”一阵巨响,远处大雁起飞了,密密麻麻,还有水花在跃动,那声音就是翅膀拍打水面形成的。经查阅县志,这里是“新地湾淖(音nào,意为小湖泊)”——— 距离“白城子”最近的湖泊。元代这里是湿润期,水很充足,山湾里芦草泛波,湖水如镜。《管子·乘马》语:“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白城子”位于山下高于淖儿6米的旷野,与古代建都的理念十分契合。

    原来在“白城子”西北30公里,有一处更为辽阔的水域“安固里淖”,蒙语之意“鸿雁之湖”,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高原内陆湖,自辽迄元一直是帝王狩猎之地,还是屯兵之所,又名“鸳鸯泊”。几百米外就见大雁腾空而起,各种水鸟杂翔其间,遮天蔽日。元代大臣周伯琦留下以下描述:“山低露草深,天朗云气薄。积水风飕飕,平沙烟漠漠。凫鹭杂翔集,巨鳞倏潜跃。”当年武宗视察中都建设进程,还到这里行围打猎,它也是与元中都相关的重要地理因素。水源地又为“白城子”是元中都的观点增加了有力旁证。

    奇怪的“吉祥草”

    武宗在“旺兀察都”建立中都,却不知,竟为他两个儿子上演互相残杀的悲剧搭设了舞台。正是在中都,文宗为夺取皇位毒杀了哥哥明宗,史称“明文之争”。诗人萨都剌为此写下这样的诗句:“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周氏君王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洒泪,人间骨肉可相逢。”

    透过文献可以断定“旺兀察都”就在张北。“白城子”距野狐岭30公里,在张北镇以北15公里,与中都历史记载的位置,倒是非常契合。值得欣慰的是,明朝金幼孜写《北征录》提到了它,当时叫“沙城”,明成祖说“即元之中都”。当地的老乡给考古队讲起一桩怪事:城里长的草也很神奇,在别处从来没见过。有民谚流传:“旱了干不死,烧了火不明,牛来不敢吃,离墙活不成”!

    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种蓬蒿似的草沿城根蔓延生长,长长的枝条布满深绿色窄叶。“不知道它叫个啥名,旱也青、涝也绿,人们叫它‘吉祥草’。”老乡还提到这种草有另外两个名字:“宫墙草”和“皇城草”。这会不会跟“白城子”历史有什么联系呢?似乎隐隐传递着某种信息。

    经调查和钻探确定,长满“吉祥草”的“白城子”外围,还有两圈城墙呈“回”字形相套,只是城墙保存较低,尤其外城仅能辨出微高的土垄。三重城墙依次相套应是都城架构,说明当年村落所在的“白城子”,应是皇帝居住的宫城,向外依次是皇城和郭城。位于皇城内、宫墙边的“皇城草”的名字也有了合理解释。

    外城非常大,边长近三千米。再看大大小小的建筑丘墟及散布其上的大量元代构件残块,可知建筑规模宏伟、布局对称。这是一座屹立于塞外草原、占地8.6平方公里、规制健全的都城,而且是可比肩元大都的又一遵从周礼的典范建筑!

    考古工作者综合“白城子”位置、环境及其与野狐岭、鼠山、安固里淖、上都的关联情况,竟发现它与有关元中都的历史文献记载若符节合,形成了具有明确指向性的证据链———“白城子”应该就是元中都!

三、拨云见日

    一现昙花锁幻梦,千秋秘藏沉泥沙。轻启封尘见瑰宝,奇谲万千照流霞。

    随后的勘测发掘终于让“白城子是元中都”这一论断铁板钉钉。五处发掘地点,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在三套城内发现建筑遗迹41处。发掘的遗迹、遗物与文献相互印证,元中都得以确认,并因而入选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首先,选择宫城西南角台开始发掘。因为《元史》曾记载:1309年武宗下诏修建皇宫角楼,中书省官员以农事忙、蝗虫灾、百姓生活困苦为理由力劝武宗停止,武宗却说:“皇城若无角楼,何以壮观!先毕其功,余者缓之。”经发掘证实宫城角楼确已修建,角台主体为正方形,经三次缩折连接城墙,蔚为壮观,其上角楼应为“三出阙”。古云“天子三出阙”,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西南角楼与元大都皇宫“十字角楼”如出一辙,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龙、凤、行什等鸱吻和走兽,与浮雕龙纹的瓦当、滴水均表明了角楼建筑的皇家性质和气派。武宗建中都“伏愿万国来朝,共仰京都之壮丽”,可以想见当年的中都美丽深邃、金碧流辉。

    对宫城南门的发掘印证了这座都城的短命。南门是皇宫正门,为内附广场的两阙三观三门道过梁式古制城门。门向南开,后天八卦为离,离之意即明,表明南面而王,向明而治。城门面阔88米,包括两个阙台、两个墩台、两道隔墙、三个门道、门内广场以及两侧马道等结构。雄伟的皇宫正门,阙台高耸,一门三途,巨石铺地,立柱承梁,气派非凡。只有皇帝出入方能开启的中间门道最为宽阔,地面铺设巨大石块,而且修整痕迹非常清晰,没有半点磨损痕迹,说明建成不久便遭毁弃,与史册相符。南门内侧设有空心红墙围成的矩形广场极其特殊,其作用还是个待解之谜。

    中心大殿“土”字形台基的发现,证明了它的至尊地位,它是全面发掘的元代大型建筑“工字殿”的唯一实例。台基位居宫城中心,分为上、下两层,平面呈“土”字形,长达百米。建筑从南向北由月台、前殿、柱廊、寝殿及东西夹室、香阁组成,共有七条上殿通道。烧结在一起的砖瓦还依稀记得当年红巾军焚毁宫殿的冲天火光。古代有“天圆地方”观念,国君宫城多建成方形。讲究“天子中而处”、“以高为贵”,“以大为贵”,以烘托国君地位至高无上。巨大的中心台基,曾经矗立着大朝正殿,前朝后寝,两阁分列东西,汉白玉巨础成行成列,雕有宝装莲花,台缘围以栏杆,周壁装点螭首。高台建筑威严庄重,气势磅礴,体现了天子君临天下的崇高地位,蕴含着“五行”“择中”理念的传统设计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皇城南门的发掘确定了皇城的真实存在。它有三个门道,门道东西两侧的门墙及隔墙端部,各有一个门砧石,用来安装门框固定大门。每个门砧石南北两侧均对称分布两个戗柱柱础石,用来安装斜柱以支撑门框不使偏斜。每个门道中部各有一个将军石,在关闭大门时用来阻挡门扇。整座城门东西30.9米、南北仅1.2米。皇城正门采用简明牌楼式,门道进深小于城墙厚度,与门道进深大于城墙厚度且上建观楼的普通城门不同,别具一格。

    元中都出土的文物都是体现着崇高建筑等级的艺术珍品。大量重要文物有:汉白玉螭首、角柱、柱础,琉璃瓦当、滴水、走兽,青石阿拉伯数码幻方,灰陶花纹砖,大门铜包叶和鎏金铜钉。角部螭首造型和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似箭之在弦、一触即发。牡丹龙纹雕花角柱也是难得的精品,飘浮的流云、飞焰的宝珠、张扬的鬣毛和龙身流动的线条使凌空飞腾的游龙脱壁而出。青石阿拉伯数码幻方同行、同列、主对角线的数字之和均为111,且第一行与第六行数字平方和相等,它所蕴含的组合数学知识,不仅是阿拉伯古典数学的重要部分,而且为数学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新物证。殿脊琉璃龙吻和走兽,光洁鲜活,仪态万方;瓦当和滴水达到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各种龙纹或沉静团坐,或凌空飞动,体现了皇家气派。普通砖瓦,细看也会发现精妙之处,不同建筑部位采用不同的砖,有长砖、楔形砖、方砖、异形砖,纹饰有龙纹、卷草纹、六角编扣纹、素面等,功用、材质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细微深处匠心独具。

四、风华浸远

    大汗断梦郁苍劲,中都重辉展风流。物华天宝涵异彩,耀古烁今续春秋。

    元中都在建造原因、速度、理念、技艺等方面都无不让人感到惊讶。游牧民族的领袖,把适应定居生活、具有中原传统的都市,安放在了“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的草原上,把优美、清新的草原风情,与庄严富丽、金碧辉煌的汉式宫殿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又一个传奇。武宗建立中都,创下了从边远朔方入主中原、再回头去建造一座都城的先例。就像在历史长河中锦鲤跳过龙门,猛然回身搅起了一朵奇异而美丽的浪花。它是时代背景下一个特殊的个案,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彰显了大元王朝兼容并蓄的胸怀,又饱含着游牧民族首领对传统的眷恋。

    但是,坝上短暂的夏秋之季,山坡诗境、流水琴波和旷野绿意的清休,难以弥补物质匮乏、欠缺悬隔和蕴积亏欠的单薄。作为一个军镇或是仅作行宫的风情小城,此地应是上佳选择,而偏偏这是一座宏伟的都城。要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心脏,即使仅在夏季承当起经略全国的中枢作用,运行成本也十分高昂,在经济、商贸、文化、传统以及精神层面上都缺乏足够的内驱力。在当年的修建过程中甚至被列为十大弊政之一。

    仁宗的罢城与其说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一个梦幻般的错误,因而成为草原都城史上带有悲情色彩的绝唱。也正因为突破常规和出乎意料,造就了它的神秘个性和传奇品格。它昙花一现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却保留了纯正的元代风格,留下了元代城市的一个活化石,这正是它最为重要的意义所在。它的肇兴和湮没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富含耐人寻味的历史教益,供人们鉴往知来。它在研究元代都城建设理念、城市制度、建筑特征以及雕塑工艺方面的标本作用,无可替代。“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林林总总的遗存,积淀了人文与自然交融的信息,聚结了冰霜和烽火淬炼的智慧。凤凰涅槃的元中都,在蒙元历史的烟雨迷蒙里,是一次明亮的闪耀。它不但揭开一段沉寂了七百年的往事,它的光辉还将会照亮这方土地未来的日子。

    (作者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中都遗址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之元中都遗址:雪筑中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简介
石自社: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城门遗址的观察
定鼎门遗址解说词
京外线路推荐(九十四):元中都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