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年8个旅游关键词【5000字重磅好文,宜深读】
2015年马上就要结束,这一年酒店、航空、签证领域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又有哪些大事件影响着整个旅游行业?在年度盘点系列的最后,我们找到了这一年旅游行业的八大关键词,从最专业、最全面的角度为你逐一分析,读完这一篇,你也可以成为半个“旅行专家”了!


资本
在资本市场不断降温的2015年,旅游行业却颇有一番热闹气象。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以下简称WTTC)新近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旅游行业的投资约有4.1%的增长。这其中,酒店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年底的两场大手笔收购——万豪收购喜达屋和雅高收购FRHI——总金额高达150亿美元;Airbnb完成了15亿美元的E轮融资,而为了与之对抗,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也宣布将以39亿美元收购度假租赁品牌HomeAway,今年早些时候,它还以13亿美元收购了对手Orbitz,以2.8亿美元收购了预订网站Travelocity。
另一家著名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刚以5亿美元投资了携程,据Priceline方面的消息,至此公司已投资携程19亿美元。谈及于此,就不能不提另一场交易:携程与去哪儿联姻。资本的压力无疑是二者合并的重要原因。
航空业的资本也在不声不响地流动着。2015年,持有维珍大西洋航空49%股份的达美航空以4.5亿美元收购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3.6%的股份。而旅游业巨头和投资基金公司对细分领域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投资热情也在持续: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数不胜数,定制旅游品牌Audley Travel和会员制私人飞机运营商Wheels Up还分别获得了1.59亿英镑和1.15亿美元的投资。
一切或许恰如WTTC所预计的那样:未来十年仍是旅游业的黄金十年,每年的投资都将保持4.6%的增长,到2025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3364万亿美元——占各行业总投资的4.9%。重磅投资的背后是深度合作。收购之后的万豪和雅高将分别借力发展海外市场和高端市场;Expedia希望通过对Homeaway的收购抢占年轻用户,并在潜力巨大的度假租赁市场分一杯羹;Priceline频繁对携程的增持,则是为了在中国市场的资源共享与产品营销考虑。

具体到消费者层面,好消息是,合并后的整合会对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提升,细分市场的活跃也能满足更多个人化的需求;坏消息是,巨头合并后,价格战可能会逐渐偃旗息鼓。Tripadvisor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将近一半的酒店都将提高客房价格。当然,报告也说了,有1/3的旅行者都决定在2016年提高旅游预算——请你做好准备。

共享经济
2015年,共享经济在多个旅游服务领域充分渗透,闲置资源因此得到了空前充分的利用,消费者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代表品牌Uber和Airbnb在过去一年牢牢占据着新闻热点,它们的表现也着实出色:Uber在旅行者的地面交通支出中已经超过了出租车,Airbnb则彻底变革了旅行者的住宿方式,二者还开始慢慢获得了商务旅行者的青睐。
Uber所在的汽车约租和Airbnb所在的房屋短租领域无疑是旅游产业中共享经济发展最红火的。其中汽车约租中国本土化程度最高,而在经历了最初的疯狂后,各大公司也开始了更完善的布局。以滴滴为例,它已入股了美国、印度、东南亚三地的汽车约租公司Lyft、Ola和Grab Taxi,国际扩展计划呼之欲出,这对旅行者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房屋领域在高端市场做得最好,Onefinestay、Luxury Retreats等奢侈度假房屋租赁公司广受高端旅行者的好评,也广受投资人的青睐。
的确,相比因扩张过快和监控不严而常常出现问题乃至事故的大众汽车约租和房屋短租领域,针对高端人群的共享经济发展似乎更为良性。前面提到的Wheels Up通过在私人飞机领域的共享模式创新,用户因此可以通过占用飞机的具体时长来按时付费,或者通过预付费形式提前购买时段,大幅减少了乘坐私人飞机出行的开销,再加上各种专属的结伴出行活动,广受追捧。
为了更高的性价比,高端旅行者抛弃传统服务提供商尚且一点都不手软,普通消费者就更是如此了。拜共享经济所赐的危机感让传统的酒店、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在2015年异常活跃,除了充分学习共享经济的个性化与在地化,各种极具创意的活动与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地开展着,看来竞争果然促进提升。

有些传统公司开辟了主打共享经济的新业务,譬如游艇租赁经纪公司Floating Life就推出了分时消费游艇的模式;另一些传统公司干脆直接注资共享经济,譬如凯悦就投资了前面提到的高档度假旅行短租平台Onefinestay。至于共享经济最终会如何搅动旅游产业,或许恰如Onefinestay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Greg Marsh所说:“共享经济与传统行业并非竞争,而是互补。
在线旅游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用户达2.29亿,而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趋势预测》,今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将达到3523.8亿元,环比增长25.9%,并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
当然,在线旅游并不是在2015年才成为产业的热门话题,但今年,它在全产业链的拓展态势绝对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机票和酒店之外的出境游领域,各家均有不小动作:同程与韩国乐天观光股份公司及日本第二大旅行社HIS分别达成了战略合作,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采购,开拓市场;携程在成立了日本分公司之外,还直接办了个当地旅行社牌照,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日本获得旅行牌照的在线旅游公司。
此前略显“后进”的旅游局、航空公司和传统旅行社也在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与OTA深度合作。以携程为例,目前已有超过1.4万家传统旅行社和旅游供应商加入了携程的平台,是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新加坡旅游局更与阿里旅行、途牛旅行、大众点评等在线旅游服务商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旨在未来2-3年里合作策划并发布更引人入胜的内容,提升旅行者各个环节的体验。
与OTA的深度合作之外,酒店、旅行社和航空公司也在大幅提升其线上直销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传统行业对在线旅游的“反击”——酒店业者就曾试图阻止Expedia对Orbitz的收购,未果。众多国际酒店连锁集团都为线上直销提供了包括会员计划、免费餐饮、房间升级等一系列优惠福利,譬如希尔顿集团就对在线直接预订的旅行者提供了数字化登记入住的附加服务,使其不必排队等候登记,并可以自选入住的房间,据说现在每个月都有超过100万的用户使用希尔顿的应用。与之类似,凯悦集团的在线预订也因“自选入住房间”等附加服务获益颇多。

目前看来,旅行机构官网在线直销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品牌也仍需从OTA身上学习对细节的关注、对预订紧迫感的营造、对价格和产品规则清晰的展示以及对市场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才行。值得一提的是,像汉莎集团那样对通过客票代理人和在线旅行社购买客票的旅客额外收取每张机票18美元费用的做法并,不,可,取。相比之下,Shire Hotels官网引入比价功能的做法就要与时俱进得多了。
Worldpay最新的研究报告和企鹅智酷的《2015年在线旅游潜在消费报告调查》或许可为在线旅游从业者们提供参考:在多数用户眼里,“比传统方式更加快捷”才是选择在线旅游产品最重要的原因,而非通常以为的“价格便宜”;对用户来说,产品描述和实际体验不一致是他们在使用在线旅游产品时最大的担心,其次则是担心有附加费用产生;支付安全问题亦是旅行者在选择在线旅游服务时最为关注的——在线旅游日趋完善,但仍要继续完善。
垂直细分
自由行的快速增长让旅行者不断发现 “痛点”,而每一个“痛点”背后,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细分领域。对碎片化、个性化、主题化体验的需求也促进了细分市场的不断发展,在A处选好目的地、B处下载攻略、C处买机票、D处订酒店、E处买门票、F处找美食、G处订酒店、H处晒照片……的非一站式旅行正在成为常态。
具体来说,酒店行业依旧是打头阵的,设计、精品、科技、年轻、健康等诸多特色如今已经演变为了诸多酒店品牌、副牌和联盟,此前的“2015年影响酒店行业和你未来入住体验的10大事件”对此已有详细说明,不再赘述。唯一需要补充的是,高端酒店预订的细分市场近期又多了一个惊喜——《悦游》网站在全新改版之后推出了酒店预订功能,提供超过600家全球酒店的在线预订。
国内各大旅行社也开始在细分的产品之外不断推出细分的子品牌:同程推出了主打亲子游的“快乐童心”,凯撒旅游发布了滑雪子品牌“滑遍天下”,中旅推出了主打自由行 定制游的“自由派”和主打团队游的“团缘”。按消费人群、旅行功能、旅行方式等不同方式细分之后的子品牌倘若能充分呈现各自特色,消费者的预订将会变得更简单明了。相似地,OTA们对细分领域的关注也让人感受到了其观察、服务的细致之处:携程上线的欧洲中文包车服务、演唱会周边酒店项目和去哪儿网推出的“狗狗试睡员”活动背后,是它们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
垂直细分是也最让人感受到旅游业活力的一个领域。此前提到的Wheels Up、机场订餐app AirGrub、航空行李服务公司Portr、高端旅行闪购网站Secret Escapes、短距离直升机接送服务网站Blade、差旅衣物中转站Dufl等公司以及层出不穷的旅行APP都能让旅行者清晰感受到旅游产业不断迸发的创意。而倘若你也在关注旅游产业的细分领域,并想独树一帜地做些事情,Luxury Society的最新报告或许可以提供参考——商机在于独立、富足的中国女性旅行者。
社交媒体
这一年,社交媒体对旅行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如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免费且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寻找自己真正期待的旅行。对于酒店来说,社交媒体也已经不仅仅是开账户这么简单的概念,酒店预定网站Hotelied创始人Zeev Sharo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大多数酒店非常在意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所展现出的社会形象
▲2015年Instagram十佳酒店之首奥兰多环球影城度假村
2016年品牌的线上声誉将会是各大酒店业主投资方向的重中之重,有数据显示约59% 的酒店表示2016年在这方面的投入超过今年。在社交媒体方面更加发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成本低、交互性强、信息反馈及时的优势,准确定位用户的兴趣点和需求,发布更有吸引力的照片,更贴近生活化的文字,这些都是相对传统的旅游行业需要快速适应的。
▲悉尼1888 Hote的自拍空间
对于旅行者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生活中各个层面,旅行本身也不例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自拍杆的出现。这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拍摄方式让社交网络一族开始瞄准旅行,把它当成获得“社交媒体满足感”的首要途径——特别是去那些拥有地标性建筑,Wi-Fi畅通的地方,用社交媒体记录旅行可以让用户体验到备受瞩目的成就感。并且,哪些专门为社交媒体创建的“旅游空间”也蓬勃而生,例如悉尼的1888 Hotel,的“自拍空间”,西班牙的Twitter主题酒店等等。
智能化
智能化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在2015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可供旅行者选择的智能化旅行装备越来越多,例如可以指纹解锁的智能旅行箱、运动摄影必备的穿戴式摄像机,每30秒自动拍照的可穿戴设备等等,旅行者甚至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眼镜装置来一次“说看就看”的旅行!
美国运通在一项旅行者调查中发现:90%的旅行者通过电脑预定酒店,并通过智能手机搜索实用信息。72%的旅行者会下载高端旅行品牌自主研发的App。大部分人出门必携带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运动检测装备等等智能设备,而酒店正将这些个人设备融入房间设计。
四季酒店集团区域运营总裁Christia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这个时代,酒店除了提供完善的科技设施外,更多是要思考如何让客人更加舒适地使用自己的电子设备。” 四季酒店在房间设计细节上确实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例如适用于更小电子设备的桌椅设计,插座配备usb接口等;香港半岛酒店早在3年前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触屏系统,客人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控制房间的温度、灯光、窗帘等,并能用该系统预定客房服务,联络礼宾,搜索附近的吃喝玩乐资讯;万豪集团也与Netflix合作开发了房间娱乐设施,Personality Hotels和喜达屋旗下的多处酒店都允许顾客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房门钥匙,Airbnb也推全新Apple TV应用,订房间的体验如看大片。
求“新”
数据显示,在2016年,69%的游客将计划“新”的旅程。而这里的“新”主要包括更新的目的地、更新的体验和更新的酒店及酒店服务三个方面。
1
新目的地
2015年对中国游客来说是一个好年份,免签的国家更多,签证变得更容易,开通直航的路线更加广泛,从而也客观促进了国人出境游的热情,2015年仅国庆黄金周出境人次就达到560万,同比增长36%,更多新的目的地在这一年被高度追捧。非洲游猎、非洲海岛和南美的智利、秘鲁、巴西、阿根廷等目的地这一年人气将继续走高;私人海岛也会迎来更多的关注。
2
新体验
对于较为传统的目的地,人们对体验感的需求正在增长,主题式旅行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20% 计划出行的游客会登上游轮,17% 的游客会尝试独自旅行,15% 的游客会尝试首次探险旅游,火车之旅、河轮之旅、高端骑行、徒步、探险之旅等较为小众的旅行方式正在逐步进入大众的旅行备选清单。而各国旅游局也针对中国游客体验式需求提出了许多应对方案,例如澳大利亚用当地美食引诱中国游客,瑞士主打滑雪旅游,加拿大则推出冬季假日旅游等等。
3
新酒店和新服务
对于中国市场的游客来说,对度假型酒店的关注正在持续增温。继“悦榕”、“安娜塔拉”、“香樟华苹”进入中国之后,“六善”和“阿丽拉”等东南亚高端度假酒店品牌也瞄准了中国市场,“六善”首家已落户成都青城山,2016年“阿丽拉”首家也锁定浙江安吉,同时,老牌度假酒店品牌诸如悦榕和安缦,也在继续发力,甚至像传统的商务型酒店品牌“香格里拉”和“凯悦”,也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度假型酒店品牌。

而在国际上,旅行者在2016年有了更多的酒店选择,Ash NYC、1 Hotels、Pig、虹夕诺雅这些国际小型品牌正在本土及全球扩张,并受到高于预期的关注,这些酒店在设计和设施上,往往另辟蹊径,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针对酒店提供的服务,旅行者也有了新的追求。SLH全球奢华精品酒店联盟CEO Filip Boye在采访中提到:“十年前酒店只需要提供最好的房间和最好的食物,而现在客人想要的远不只是这些。” 越来越多的游客想要通过酒店发现更好的目的地和娱乐方式,如今的酒店甚至更加像是一个旅游向导。
中国制造
2015年的旅游行业是中国制造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一年,中国公司收购了更多的旅游业资产,更多中国三四线城市列入世界旅行者的目的地清单,中国制造的酒店品牌也得到一致赞誉。
1
中国公司收购更多旅游业资产
这一年海航集团展开大规模的全球战略并购,瑞士空港公司、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皆收入囊中、机场、酒店、旅行社、足球俱乐部等海外资产也在并购清单行列,这些都推动海航集团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年初,复星也收购了地中海俱乐部及入股英国老牌旅行社Thomas Cook,并大举进入国际旅游市场,而下半年锦江股份战略投资铂涛集团81%股权,携手拥有超过6000家酒店,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也成为首家跻身全球前五的中国酒店集团。今年2月,安邦保险集团以19.5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华尔道夫酒店,这笔交易创造了美国酒店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收购价格。而锦江集团收购法国卢浮酒店,复星集团和众信收购地中海俱乐部,海航酒店入股西班牙NH Hotel和美国的红狮酒店, 港中旅维景酒店有限公司收购英国Kew Green Hotels,及华住酒店与雅高酒店的换股交易,等都标志着中国酒店集团的国际化布局正在徐徐展开。
2
中国本土热门目的地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2015年2月起境内各大航空公司逐渐取消征收燃油附加费,而这一年不少航空公司也加大了机票促销力度,从客观上促进了旅行者的出行热情,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一、二线城市依然是年度境内最热门航线目的地,但如长白山、香格里拉、腾冲、安吉等目的地也越来越受到世界旅行者的关注。
3
中国酒店品牌崛起
诺金、安麓等民族酒店品牌的崛起让世界旅行者对中国制造有了更多的信心,首当其中的诺金作为首旅大手笔打造国有高端酒店品牌,在营业之初就收到了业界一致赞誉;安缦度假村创始人Adrian Zecha与中国合伙人一起创办的安麓品牌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奢侈、生活方式酒店品牌,安麓第一家酒店于2015年开在了上海朱家角,酒店风格被简洁概括为“中式安缦”。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酒店品牌正在持续得到世界旅游产业的关注,这代表着中国酒店行业的一大趋势,中国人也可以打造顶级好酒店。
...............

文章来源
撰文:张凌健、Tong
编辑:T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环球旅讯一周要闻精粹(6.23-6.29)
90条旅行冷知识,我中了几条!
旅游企业的朋友圈广告如何讲好故事?
酒店如何利用移动APP吸引中国旅行者?
2013旅游行业白皮书《社会化旅游的崛起》
让明星成为房东,Airbnb的粉丝营销酷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