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散文故事的区别

小说散文故事的区别(文学交流)

  ——兼赏析版主碣石清风小说《远亲不如近邻》

        小说、散文、故事的界限,实际上比较难分;说它难分,主要是三者之间,共同点较多,选材的范围比较广,表现的手法都非常丰富,行文生动活泼,绝不受格律、对仗的限制。但是,长得像,不等于没有区别,下面将它们的区别聊一聊,和好友们共同研讨。


  一是散文。文学写作的都知道,散文大体分为议论、抒情、叙事三种。议论性散文,例如随笔、杂感、漫谈之类,更多的是分析,长于议论的特点。抒情为主的散文,则侧重于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叙事性散文,是写一些人物和故事。叙事性散文,包括了报告文学、回忆录、游记等等。报告文学是要及时描述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是不能虚构的。回忆录同报告文学一样是不能虚构的。简括如下,和小说相比,散文含有一些情节,但没有完整情节,有的,有人物和故事,但一般不为目的,不为落脚点。落脚点放在了感想和激情,认识和启迪。


  二是故事。何为故事?有人回答: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于研究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具有很大作用。用一句话概括来讲,故事,就是以前的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故事,即是已故的事;故事亦可理解为: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人们把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揭破之后,就变成了故事;故事就是大家广为流传的事情。简括如下,故事的目的和落脚点,就是一个和几个事件全过程的描述。有的故事更像小说。


  三是小说。小说是个名词。在中国的古代,战国时期的《庄子》中,就有小说一词。但那时所说的小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汉书·艺文志》写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里所说的小说,实际上指的是杂记,野史之类。


  今天我们所说的小说,指的是一种通过刻画人物,叙述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描绘环境和多方面的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语言艺术样式。那么,这个样式人们又叫它文学体裁。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比别的文学体裁更能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下面不谈长篇中篇小说,仅就短篇小说,版主碣石清风的小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例,故事和小说的区别赏析如下:


  按照这篇小说所反映出来的故事是这样的:且说王先生和池先生同住三楼,低头不见抬头见。池先生嗜烟,素质差,将抽过的烟屁股扔了满楼道。王先生看着不雅,帮其打扫干净。干净没几天,楼道又出现了烟屁股。一天池先生扔烟屁股时让王先生捉了现形,俩人发生了口角,为此结怨,楼道相遇如同路人。这天夜里,老王睡得正香,让敲门声惊醒。原是池先生老伴,说老池犯了重病,帮忙救命。老王二话没说,过去叫人喊救护车送医院。紧急时刻,真是点低,医院没救护车,救护车都在火场抢救伤员。救人要紧,老王叫老伴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开车过来救人。老王儿子开车将池先生送进了医院,急时做了手术,保住了性命。池先生感激老王一家人的救命之恩,事迹在社区传开,让人感叹:远亲不如近邻!按照上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描述,加入诸多情节,这是一篇很不错的故事。


  而小说《远亲不如近邻》,不是在写这个故事。有故事,但不去写故事。首位的,是刻画老王这个人物和性格。小说的重点放在了挖掘老王性格形成的主观客观因素上,刻画这个人物,让这个人物能立起来,丰满起来。通过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告诉读者,人是有感情的,即便发生过口角,相遇如同路人,但在紧急时刻,和救人性命比起来,已经不重要了。老王为什么能伸出援助之手?人性的真善美,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挖掘。


  那么小说《远亲不如近邻》,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是如何丰满起来的呢?又是如何站立在人们面前的呢?小说通过很多情节和细节,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刻画。比如:王先生和池先生同住三楼,王在东,池在西,低头不见抬头见。池先生嗜烟,牙黑指黄。他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会站在自家门口悠闲地抽上一支烟,很绅士。有时还不止一支。久而久之,烟屁股满地烟灰积厚实在不雅。王先生瞅不下去就帮其打扫清洗干净。门口确实干净了几天。老王对此赞道:这老池还真挺自觉。可是没几天,老池门口又烟屁股满地了。老王心里骂道,“素质这么差,什么东西!”老王正在犹豫是打扫还是不打扫间,楼梯有了响动,有人上楼。来人正是低着头嘴冒青烟的老池,“噗”地一声把烟屁股吐在两家门口的楼道里,冒着烟。他看着迎面站着的老王,稍有愣神又尴尬地一咧嘴。老王不等他说什么,质问道:“老池,你怎么又随地吐烟屁股?”老池看着那个还冒着烟的烟屁股,一脚踩灭。老王再也按捺不住火气,“我都清扫过了,你怎么还扔?”老池一时愣怔,看着气呼呼的老王暗道,不就几个烟头吗?至于吗?就随口答道:“习惯了!”返身开门进了屋,门嘭地一声响。老王被晾在那里,气得七窍生烟,骂道:“什么东西,你还有理了!”一转身进了屋,门也嘭地一声,更响。这之后的日子里,本就没有来往的两家就更生分了。二人为此结怨,低头不见抬头也不见,就是楼道相遇也如路人,擦肩而过没有话。


  这些情节和细节描写,是很精彩的,将王先生和池先生不同性格相对立对比起来的描述,两个人物便鲜活了起来,人物栩栩如生!如王先生和池先生性格的冲突,所体现的是刻画人物性格这一唯一的必要条件。反映在作者意识上和主人公精神层面上的,和故事写作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故事是在讲述一个事件的全过程,而小说是刻画人物为主,区别是显著的,所得到的社会效果是不同的。这是故事和小说的本质区别。


  这不是故弄玄虚,文学体裁的不同,剖析、揭示、挖掘的角度内容方法之不同,构成了不同的文学体裁。谈短篇小说特点,就不展开了,不如看论坛许多大家做过的评述。浪费大家的时间和中财的资源,于心不忍,立即打住。祝大家写作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名家学写作:02《一件小事》跟鲁迅先生学习“对比衬托”
金庸小说排排座
(2)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关于小说与散文的几点想法
散文的虚构和长短
散文类:《散文小花》14 读点历史通俗演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