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兰诵读19丨麻黄汤第46条解析


宋本《伤寒论》第46条: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条文解析:


【成无己】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伤寒也,虽至八九日而表证仍在,亦当发其汗。既服温暖发散汤药,虽未作大汗亦微除也。烦者身热也,邪气不为汗解,郁而变热,蒸于经络,发于肌表,故生热烦。肝受血而能视,始者医统本作“寒”气伤荣,寒既变热,则血为热搏,肝气不治,故目瞑也。剧者,热甚于经,迫血妄行而为衄,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阳气重者,热气重也。与麻黄汤以解前太阳伤寒之邪也。


【柯韵伯】脉症同大青龙,而异者外不恶寒,内不烦躁耳。发于阳者七日愈,八九日不解,其人阳气重可知。然脉紧、无汗、发热、身疼,是麻黄症未罢。仍与麻黄,只微除在表之风寒,而不解内扰之阳气。其人发烦、目瞑,见不堪之状,可知阳络受伤,必逼血上行而衄矣。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血,不从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同一局也。太阳脉,从自目内眦,络阳明脉于鼻。鼻者阳也,目者阴也。血虽阴类,从阳气而升,则从阳窍而出。故阳盛则衄,阳盛则阴虚,阴虚则目瞑也。解后复烦,烦见于内,此余邪未尽,故用桂枝更汗。微除发烦,是烦于外见,此大邪已解,故不可更汗。仲景每有倒句法,前辈随文衍义,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不知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


【尤在泾】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麻黄汤证也。至八九日之久而不解,表证仍在者,仍宜以麻黄汤发之,所谓治伤寒不可拘于日数。但见表证脉浮者,虽数日犹宜汗之是也。乃服药已,病虽微除,而其人发烦目瞑者,卫中之邪得解,而营中之热未除也。剧者血为热搏,势必成衄,衄则营中之热亦除,而病乃解。所以然者,阳气太重,营卫俱实,故须汗血并出,而后邪气乃解耳。阳气,阳中之邪气也。郭白云云:“麻黄汤主之”五字当在“此当发其汗下”,是。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拓展阅读:


麻黄汤只用于外感,那就太“大材小用”了

麻黄剂临证“一剂知二剂已”的启示

用麻黄剂治疗验案四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二106,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中篇
伤寒论
麻黄汤脉证
灵兰诵读19
太阳病概说 1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