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省上班族
■ 回花桥的轨交时间漫长,疲惫的上班族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打个盹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周馨
■ 接送居民往返昆山和上海的大巴车
  

  工作日清晨7时35分,一辆6节编组的地铁列车缓缓驶离站台,花桥站是上海轨交11号线的始发站,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这里距离徐家汇22站,距离浦东三林28站。

  满满当当的车厢里,大多是白衬衫黑皮鞋的上班族,很多人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刷着朋友圈,空气里混合着蛋饼和肉夹馍的味道,他们都是生活在昆山工作在上海的跨省上班族,一般都自称“跨省族”或者“通勤族”(每天勤劳奔波在交通线路上的上班族)。

  虽然距离50多公里,但乘地铁从花桥到徐家汇需50分钟,乘高铁从昆山南站到虹桥站只要18分钟。跨省通勤,也由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据社区、网络等民间估算,这样的人群有四五万人之多。

  车轮铁轨 拉近50公里

  6月里的清晨6时,花桥的天已大亮,张力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他居住在花桥绿地21城一间70平方米的两室公寓里,“我上班在人民广场附近,路上大约50公里,公司规定9点钟要到。”

  起床后洗漱加早餐,匆匆忙忙,母亲将隔夜泡好的黄豆放进豆浆机,烤箱里吐出两片热腾腾的面包,两三下就被张力塞进嘴里。半小时之后,张力开着他江西牌照的起亚车出门了, “花桥的地铁站离我家还有4公里,公交车很不方便,我就开车停在那儿再换乘。”

  光明路站是11号线在花桥3站中的第2站,地铁站旁就是一个不大的停车场,“能停50辆左右的车,去年底11号线开通那会儿随时都能停,现在开车换乘的人多了,一大早就要来抢车位。”张力今天运气不好,车位已经停满了,“看来明天要再早半个小时过来。”记者看到,这里的车三分之一是上海牌照,其中一半是沪C,“那些外牌车,也都是在上海工作的人开的。”张力最近才知道,他自认为辛苦的上班模式,在国外叫P+R(park and ride),“听说还挺普遍”。

  张力是江西人,两年前,父母从宜春老家过来,跟儿子一起在与上海隔街相望的花桥买了房,现金30万贷款30万,“也就比宜春的房价贵不到三分之一”,张力过去1500元左右的房租现在用来还贷,还有了父母的照顾,代价是,每天超过4小时的来回上下班路。

  7时15分坐上地铁从光明路站出发,8时10分左右到江苏路站,再换乘2号线到人民广场后,步行15分钟到位于黄陂南路的公司,这就是张力每天的上班路。“苦不苦?”记者问他,“有些住在上海偏远地方的同事,比我还辛苦呢。”张力说自己有个同事住在松江,单程上班路就超过2小时。

  在昆山最大的网络社区论坛上,跨省族去年底曾发过一个热帖,“从昆山到上海市中心上班,高铁、地铁、自驾如何选?”结果讨论了接近一百个网页。

  算经济成本,以昆山到上海人民广场上班为例,地铁通勤族的花费是单程地铁8元;高铁通勤族的花费是昆山南站到虹桥站D字头动车票价14.5元、G字头高铁票价24.5元,虹桥站到人民广场地铁票价单程4元;自驾52公里,两个收费站单程买路费20元加上油耗,一天的成本100元。三者比较,地铁优势明显。

  算时间成本,从花桥地铁站到人民广场站,算上换乘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动车、高铁从昆山到虹桥站18到20分钟,再换乘地铁到人民广场站40分钟;自驾需要的时间取决于交通情况,花桥到人民广场如果一路畅行45分钟就能到达,如果工作日遇上早晚高峰,时间翻倍都不止。

  此外,居住在花桥的跨省族还能选择小区班车,以花桥绿地21城为例,64班车每天往返于小区和上海中山公园之间,车程50分钟,票价4元,这是目前这个社区大部分人的选择。

  跨省账本 房价优势大

  58岁的李根发2005年就从普陀区桃浦街道搬到了花桥,他也是居住在花桥的上海人中有名的“老法师”,现在他依然在普陀区一家国营工厂上班,“就等着退休之后在花桥带孙子了。”

  “说起来我算是第一批跨省上班的,之前到花桥来的上海人都是养老为主的。我2005年在花桥买房,当时房价仅4000元一平方米,2009年涨到七八千,仍比上海市区便宜很多。” “成本优势”,这是老张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词,“房价自然是最大的成本优势。”

  根据德佑地产监控的数据,目前花桥有24个在售楼盘,均价大约在每平方米1万元,而邻近的安亭板块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超过每平方米15000元。

  “在花桥的购房者,80%来自上海。”李根发说。每周都会有人向老李打听在花桥购房的情况,他因此也有了一个习惯,喜欢“跑盘”,“只要是新开的楼盘,我都会去看看,所以花桥这里从商品房到农民的新村房,我都知根知底。”

  “如果想要投资房地产挣钱,花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老李紧蹙了一下眉头说,“那些在安亭和嘉定新城投资的人都赚翻了,但花桥这边的房价现在还是4位数。”2010年左右,很多人得知上海地铁11号线将会延伸到花桥后,就到这里买房“博翻番”,没想到地铁开通半年了,房价还是老样子,“前后涨了10%都不到。”为什么涨得那么慢?老李张口就答:“房子太多了。”记者了解到,花桥户籍人口只有2.2万人,而可售商品房的数量数倍于户籍人口总数,“花桥本地人都住在宅基地拆迁房,每家人有四五套房子很正常。”

  记者在花桥走访了多个新旧楼盘,一般新楼盘的售价都在一万元出头,而知名开发商的联排别墅,10年房龄,面积150平方米售价150万元。“150万,你在上海市区能买什么房子?”老李问。

  除了房价的优势,很多精打细算的跨省族还会罗列一堆数字:昆山电价的优惠是晚9时到次日早上8时,比上海多3小时;上海交通卡在昆山乘公交能打折,最便宜只要6角。

  幼儿教育 不比上海差

  绿地中福会幼儿园,在花桥甚至整个昆山,这都是一家数一数二的“名校”。下午4时放学时间,幼儿园北门出口处前后50米,停满了前来接孩子的私家车,上海牌照的车辆占了一半,其中不乏宝马、奥迪。

  张慧兰和老伴早早来到幼儿园门口,来接外孙女艾米(Aimee),老两口就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别墅,女儿和女婿都是EMBA毕业,现在都在上海的外企担任高管。

  放学按照从小班到大班的顺序,每15分钟一拨,今天幼儿园手工课老师教折气球,所以出门的孩子们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顶气球帽子,煞是可爱。

  张慧兰退休前是静安区某著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她在幼儿园家长中人气很高,不停有家长找“艾米外婆”,询问她哪些兴趣班值得报名,“我们家艾米什么班都没报,幼儿园教的这些足够了,多出来的时间我让她养养花、遛遛狗,培养她的细心和爱心。”

  在花桥的别墅是女儿3年前孝敬父母养老的,而让外孙女在花桥上幼儿园,最初则是张慧兰一个人的坚持。

  “她爸爸妈妈帮她联系了上海排名前三的一家幼儿园,据说是百里挑一,但就是离家远,我们在上海住长宁区、幼儿园在浦东。当时就我一个人反对,我说孩子就留在我身边,在花桥上中福会幼儿园。”张慧兰其实早就考察过这里,“首先当然是冲着中福会的牌子,教育质量肯定没有问题,我去试听过,这里的老师很多都是上海来的年轻人,教育方法都是启发式的,很先进。其次,这里离家近,环境也好,可以让孩子轻松地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小孩从小就感觉自己特殊、有优越感,这里是私立幼儿园,学费一个月两千出头,不用托关系,谁家孩子来都能报名。”

  艾米留在花桥,她的爸爸妈妈也跟着她成为了跨省族,每天夫妻俩都要早早出门,驱车50多公里到南京西路的写字楼,张慧兰说这也是她的要求,“孩子的家庭教育不能有缺失,反过来他们大人心理上也需要孩子。”因为女儿、女婿都在国外留学过,所以对于这样的远程上班方式也很快就适应了。

  艾米这样的例子,在绿地中福会幼儿园并不鲜见,“我们就是看中这所幼儿园周边没有商店,出门没有大马路。”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甚至有住在上海市区的家长特意把孩子送到花桥来读幼儿园。

  

  海派生活 配套待跟进

  网友“小肥汤姆”是昆山通勤QQ群的群主,他的QQ签名是“在上海安放梦想,在昆山安放生活”,QQ群建立3年,现在已经有了两个超级群,成员数百人。

  “小肥汤姆”真名叫赵亮,安徽六安人,在安亭汽车城上班,因为花桥和安亭距离近,3年前开始在花桥租房,1年前他用自己全部的积蓄20万元加上父母的资助,在花桥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其实我没有选择,只能在花桥买房,因为这里不限购。”一年过去了,虽然房子并没有升值,但赵亮对于在花桥的生活,依然很满意,“感觉这里比上海宜居,生活也很方便。”昆山的跨省族里,在嘉定和青浦上班的人是最被羡慕的,赵亮每天8时起床9时出门,开车最多10分钟就能到安亭汽车城,“我有很多上海的同事,从杨浦和浦东开车过来,来回80公里,比我辛苦多了。”

  花桥的商品房大多集中在绿地大道,8车道的宽阔马路,让这里暂时没有堵车的问题,马路两边商铺林立,购物中心、超市、国际连锁快餐、电影院、四大银行,一应俱全。

  在花桥经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500多平米的开放式空间,集中了花桥镇39个部门的70多个窗口,记者到达时,正好看到几个在此购房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正在咨询各种公共事业缴费事宜,“开通煤气、缴费、开数字电视、公安户籍制证,这些事情都能在这里一条龙完成。”行政服务中心督查科副科长张锋敏介绍。

  在花桥买房,电话号码既可以选择上海区号021也可以选择苏州区号0512,电台都是上海相同的频道,就连很多小区的名字都带着“上海”。

  昆山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一,然而,花桥的“海派生活”蓝图还差两个最重要的拼板——医疗和教育。

  “白天上班给上海缴税,晚上睡觉给昆山缴税。”不少跨省族将花桥称为“睡城”,但很多人都认为,目前居住在昆山最大的问题还是医疗配套,“因为这里还不能用上海医保卡”。

  记者看到,去年启用的三甲医院东方绿地医院虽然宽敞整洁,而且位置就在绿地大道的中心,但偌大的急诊大厅里,医生护士远比病人多,“这里不能用上海医保,本地人一般都去花桥地段医院,而拿着上海医保卡的,很多人都会到8公里外的安亭地段医院,也有人会坐11号线到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分院。”一名来看病的花桥本地人告诉记者。

  相比医疗,教育问题对家庭的影响更大,生活在花桥的“上海小囡”,一到小学入学年龄自然要回上海,“很多人为了孩子,又不得不把房子卖了重新搬回去。”


记者 程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首条跨省地铁今运行 昆山到上海1小时最低价3元
上海人今年可乘地铁去苏州,苏州11号线6月开通在昆山花桥换乘上海11号线
苏州和上海地铁互通,意义比想象中大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板块简介
看变化!以前的花桥和现在的花桥:走进花桥经济开发区!
住在上海边缘是一种什么感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