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和上海地铁互通,意义比想象中大
userphoto

2023.06.17 上海

关注

上海和苏州,开始了彻底连通的双城生活

就在16号,苏州地铁11号线(原S1号线)开启万人试乘活动

于是,我起了个大早去实地乘坐了一下,成为了幸运的万分之一

现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人真的很多

上午十点左右,不少昆山本地人已经聚在入口迫不及待了

也有很多说着上海话的人来试乘,好奇苏州最快的地铁到底怎么样

两个方向的乘客,都可以在花桥站的换乘通道,直接无缝转线

也就是说,今后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从苏州市区,直达上海市中心

沪、苏这两座GDP排名前六的超大城市,终于补上了地铁网的最后一块拼图

不过,这两条地铁的重大意义,和我们以往认知的双城地铁,却很不一样

因为,跨越不同省份的行政区划,市中心和市中心的地铁直达

这还是国内第一次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两条“双11”地铁,牵手背后的故事

01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长达十年的故事

最早还要从2013年,上海11号线在昆山花桥段设的3站地铁说起

这三站,也是今天苏州与上海两条“双11”跨省地铁,正式连通的基础

花桥段开通后,上海11号线成为了世界上最长贯通运营的地铁线路

也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

当然,花桥的身价也一夜倍增,晋升环沪之王

那么,当初上海的地铁11号线,为什么会选择延长3站到苏州的昆山呢?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一开始,上海的一号线也只规划到锦江乐园,并不是今天的莘庄

1994年,闵行区政府为了争取地铁向南延伸3站,出钱出力,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43%

最终,莘庄也凭借这三站地铁,走在了所有郊区板块的最前列

而在花桥,上海11号线延伸段的情况,要比莘庄更复杂的多

因为是上海第一次把地铁通到城市以外的地方,跨越了省级行政区划,难度直接翻倍

最终,三站地铁成功落地了

这背后,离不开苏州政府的决心和努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定位
比如早在2005年8月,江苏省委就提出要在花桥设立开发区,承接上海的外溢资源

随后几年又打造了花桥国际商务城,定位为上海的卫星商务城

并在城市规划中,为接轨上海提前预留了空间

就这样一边发展,一边等待

几年后,2009年的大年初四,苏州终于等来了一个契机:中央领导一行到花桥国际商务城视察

花桥政府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主动汇报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花桥的构想

中央大力支持,直接签署了意见批文

随后在上海的配合下,2011年6月,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工

这还不算完,地铁修建前后,苏州也下足了功夫

甚至开工前,昆山和花桥就已经启动准备工作

比如沿线的企业民房动迁、绿化迁移等,一些户外广告设施,该拆的也都尽快拆除、整顿

图源:中国轨道交通网

昆山还专门成立了轨道运营公司,负责延伸段的运营和物业管理

经过两年多建设,2013年10月,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通运营

从构想到开工、再到正式运行,前后只用了4年左右,且每一步都不掉链子,有序推进

这也可以看出,苏州一直明确自己的发展需求,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不仅三站地铁,这些年,苏州也一直依靠地缘优势,在上海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下

逐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迎来了一个阶段的高速发展

这就是苏州这座城市最牛的地方

到今天,“双11”地铁线正式牵手,苏州与上海的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02

不过,环沪这么多城市,为什么上海选择了苏州

这也是我最好奇的一点

于是我查了下各项数据,发现这座城市放在整个长三角,都确实有足够的资本

首先,就是经济实力

2022年上海GDP稳居全国第一,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这两个加起来,合计接近7万亿,堪称最强组合,也是长三角中经济体量排名前两位的城市

所以,苏州在长三角的江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高

而这背后,又离不开沪苏两地资源互通的加持

比如,大量的通勤人群

同济大学《2022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上海跨城通勤者最主要的居住地就是苏州,占了通勤总规模的九成左右

其中,7成居住在苏州下辖的昆山

我又查了下昆山发布的数据,发现2019年,延伸段三个站点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6.2万

比起2013年,涨幅达134%

花桥站入站口

这么多人固定穿梭在两地之间,带来的需求一定是全方位的

所以,不仅仅是苏州人坐地铁去迪士尼,上海人去阳澄湖吃大闸蟹

还有更深层次的互通

比如跨省就医的门诊费、定点药店买药,可以直接刷医保卡

还有针对企业和市民的“跨省通办”窗口,提供证照代发等120项通办服务

而除了这些,苏州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和上海的产业趋同

这些年,作为上海的资源外溢城市,苏州在产业配套上,一直与上海协同发展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会把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苏州就近设厂

比如2019年,艾默生投资1.15亿元在园区打造研发中心,服务整个亚太、中东地区的客户

还有霍尼韦尔、新加坡的凯德集团等等

这些顶尖企业的入驻,共同搭建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生态

也让城市的工业水平迅速飙升

苏州工业园区 图源:网络

到2021年,苏州官网显示,其工业总产值破了4万亿,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去年,又增长到4.36万亿,依然排在前列

我查了下苏州的优势产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和上海是重叠的

比如钢铁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高竞争力产业

这意味着,承接上海外溢的基础上,苏州也在不断积极创新,走产业升级之路

未来两地之间的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同步

最后,相比其他城市,苏州也有着天然的区位交通优势

除了这次通过双11地铁与上海牵手

最近,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钱曙杰,还在《苏州新闻》中表示:

苏州将通过3号线西延与无锡3号线地铁衔接,通过10号线张家港的金港站预留与江阴的对接空间

而这些年,不管是高铁、城际,还是今天的地铁

苏州都一直在延伸自己的触角,试图站在上海旁边,去连接更多周边城

可以预见的是,目前的苏州,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硬核的长三角枢纽级城市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会在轨交上直接和苏州牵手了

03

同样受到关注的是,昆山这次站上了C位

10年前,上海11号线花桥段的开通,就为昆山这座县级市,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价值增长

10年后,苏州11号线开通,更让昆山真正站在了沪苏之间的C位

从2005年起,昆山一直是中国百强县榜首,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

甚至和浦东新区、朝阳区这些城市大区,同列区县十强榜单

数据来源:江苏共青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苏州、昆山、上海轨道交通即将联通!
坐地铁有望直达品大闸蟹 03-轨道圈-i时代报
这个城市工资高,房价低,未来有着无限的潜力!
长三角一体化特刊1:苏州人最期待的十大工程!
意外!超级上海呼之欲出,这个小城市力压南京杭州,成为最大赢家
昆山对标雄安新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