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阳草”,初春用它拔寒湿!

原创 潘毅工作室 中医老师潘毅 2023-02-22 12:00 发表于广东

   本  期  导  读    

现在已经进入春季,但似乎某些人身上还留下被冬寒所伤的“印记”。

 

在南方地区,冬天降温后气候湿冷,寒邪加上湿邪。就算穿着厚衣物,似乎也阻隔不了。那种感觉极具穿透力,好像湿冷会钻到骨头里去。

 

这种穿透力甚强的寒湿之气,容易在身体留下“痕迹”。

如果有以下表现,证明自身的正气不足以彻底把寒邪湿邪推出体外。

体寒体质自检卡

 精神不振,面色白

✔手脚冰凉或怕风怕冷,穿衣服比别人多;

✔降温或吹风后,疼痛加剧(肩颈痛、腰背痛、膝盖痛、关节痛、手腕痛);

✔喝凉水或进食生冷后,胃寒腹痛腹泻;

✔臀部或小腹处,有凉凉的感觉;

✔经痛,月经有血块

✔频繁感冒,尤其是经前感冒

✔过敏性鼻炎群体

✔夜尿多,小便清长

✔大便清稀、不臭

✔舌苔白厚腻

这些都是寒邪湿邪留在身体薄弱处的“痕迹”。

“春主升发”,春季阳气生发,正是清理体内寒湿的好时机。

今天特别推荐一味“纯阳之草”给大家,让寒湿无处藏身——它就是艾叶。

小小艾叶“灸百病”

《珍珠囊》记载“(艾草)温中、逐冷、除湿”艾叶性温,味苦、辛,可通行十二经,搜刮体内的陈寒湿气。

古代医家皆认可艾草治病之功。《名医别录》称艾草为“医草”。

《本草纲目》记载,“艾可乂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而名艾”。“乂”与“医”同音,有治理、安定的意思。

此外,艾草还被称为“灸草”,因“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艾叶可供灸治,现在不少人都喜欢在家自行艾灸养生。艾灸可以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温通经络。但使用不当,也会伤身。

艾灸用不对,上火又伤身

不少人喜欢直接用悬艾的方式来调理,这样的灸感比较强烈。有的人甚至会认为,艾条的火力越猛,祛除寒湿的效果就越好。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艾灸时,有2个误区要注意。

1、生艾做艾条,伤身不养人

生艾即未经过陈置炮制,新收成的艾叶。新艾不适合制成艾条。如《本草纲目》所言:“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这样的艾条火力壮猛,容易灼伤肌肤经脉,起不到透达经脉、温通气血的功效。

2、雷火灸,操作难、易伤阴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雷火灸,其艾柱直径更宽,其热力强,以治病调理为主。使用雷火艾的时间和穴位都有讲究,建议由专业人士操作,一般人难以把控,不适合擅自使用。艾灸能补阳气,也自带火气。所以,操作不但会上火伤阴,反于养生无益。

谨记“灸”与“久”同音,关键在于一个“缓”字。热力缓缓透达,使热气内注,方可见效。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排寒湿的效果最好呢?

艾灸祛寒湿,

用好“阿是穴”

民间常说“有痛便是穴”。中医也有相近的观点,比如,按压身上某个点,只要有酸、麻、胀、痛、重其中一个感觉,就算是“阿是穴”。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寒邪湿邪附着的部位,自然会有痛感或不适。

“阿是穴”就是气虚,邪气滞留的地方,可借助艾条的温寒止痛之力,帮助拔除寒湿。

如何判断“阿是穴”的寒湿属性,有一个简单方法——是否遇寒或下雨降温时,疼痛不适会加重。

是的话,大概率适合艾灸调理。

● 有艾感,证明身体在排邪

某些人艾灸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体感。比如艾灸时,有蚂蚁爬行感,痒、热传导扩散感,艾灸处皮肤出水珠等。有这些明显的灸感时,应该持续艾灸该穴位,直到特殊艾感自然消失,往往调理效果会更好。

● 艾草热敷,更安全、不上火

如果担心艾灸烫伤,用带有艾草粉末的热敷贴,贴在阿是穴,也能起到达到温阳散寒、通经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热敷的好处在于温度恒定,“效缓”似乎与艾灸的要义相合。

下面推荐几个常用穴位,供大家参考使用。

‖ 常用穴

艾灸/热敷调理

·肩痛:肩颈穴

·受寒外感初期:大椎穴

·宫寒经痛:神阙+关元穴

·补气血:足三里

·温补肾阳:肾俞、涌泉穴

·受寒腹痛腹泻

  神阙+命门穴

·小儿遗尿:神阙或命门穴

肩痛

(肩颈穴)

受寒外感初期

(大椎穴)

宫寒经痛

(神阙穴+关元穴)

补气血

(足三里)

温补肾阳

(肾俞穴、涌泉穴)

受寒腹痛、腹泻

(神阙穴+命门穴)

小儿遗尿

(神阙穴或命门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如果是孩子使用艾灸:小儿3~6岁每个穴位艾灸3~5分钟,每次艾灸15~20分钟;6岁以上,每个穴位艾灸5~8分钟,每次艾灸20~30分钟。注意不要烧伤。

如果家长担心安全问题,孩子可以用含有艾草的热敷贴,时间安排每次每个穴位10~15分钟即可,注意观察避免烫伤。

成人艾灸,每个穴位10~15分钟;使用热敷贴时间可适当延长至2~4小时,局部出现汗珠时,要及时擦干,避免湿气重新进入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艾草在全国各地皆有产出,但并非所有品种都可入药。李时珍认为,艾叶以蕲艾为上品,因蕲艾的渗透性强。

“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相传古人以艾灸酒坛来测试其品质,检验艾条传热和渗透力。使用其他品种的艾草所制成的艾条都无法通过考验,唯独蕲艾的热力直接穿透了酒坛。

看重的正是蕲艾热力的穿透性,透达经络的效果会更强。此处指出,供大家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蕲艾叶的这些使用方法,妙!
[科技苑]找回传说中的九尖艾草(20160107)
不同穴位组合艾灸作用不同,值得收藏与转发
惊蛰节气,百病齐发!一定要艾灸!
艾灸“攻破” 癌症大魔王 癌症,恶性肿瘤,是一个在现今社会出现率极高的词汇
怕冷派,看看你是哪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