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文琪:我就是个中药房的看更人
人物介绍

杨文琪

杨文琪,原同仁堂资深药师、君和堂首席膏丸散丹加工专家、江苏省最年长中药炮制药师。15岁开始在泰州翟泰和堂药店学徒,1956年调入南京市药材公司从事中药材炮炙加工工作。1958到1988年在同仁堂中药厂从事中药材加工直至退休,期间在1985年荣获由彭真委员长题字、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至今已从事中药炮炙、膏丸散丹加工工作70余年。


采访笔记


“闻到中药香,神仙也跳墙。”他说。


“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琪,君和堂丸散膏丹加工首席专家。江苏省最年长的中药炮制药师。从15岁学徒工开始,到南京同仁堂退休,一辈子药工生涯,七十多年。


鱼忘记了沧海,虫忘记了尘埃,神忘记了永恒,人忘记了现在。他说,自己是民国14年生人,今年89了,现在的事转眼就忘,什么都记不住,只有那些泛黄的钩沉,有事没事就出来撩拨他,不得安生。他说将来是带着这把手艺入土的。我查了万年历,他出生的这一年,孙中山病逝,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


有许多吉光片羽,在他的叙述中变成影画,他说学徒工很苦,推磨,碾药,制丸,炼膏,识药,分拣,什么都要做,“每天还要接小少爷放学。师娘对我很关照的。学徒工满师后,师娘给我做了一身长衫,簇新的布料,师父给了两袋米,算是头一个月的工钱。”


“识得两千种药,草部,花部,虫部,人部,矿部,我们店里都有,我分管稀罕药材,就是鹿茸,犀角,熊掌,麝香这类,最喜欢的是麝香,拳头大小一块,几克几克地用,止痛化瘀有奇效的。”


任何一种药材,只要在他眼前掠过,都能说出一二三,瞬间原形毕露。“是不是道地药材,手上捏一把,嘴里抿一抿,就分辨了。”


“好药材越来越少,老一辈药工都已凋零,我就像一个中药房的看更人,垂垂老矣,却还中用,我的眼里,能看到的只有好的中药。”他的身旁,是经他之手古法炮制的狗皮膏,固元膏,川贝雪梨膏,灯光下,分明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学徒生涯

杨文琪出生在江苏江都周家楼镇,祖辈自清代就开始经营中药材生意并创建“恒德堂中药店”,是中药世家。“恒德堂中药店”是周家楼镇东街的百年老药铺,杨文琪的父亲杨子斌是药店老板,也是他认识中药材的启蒙老师。


15岁时的杨文琪,遵父亲之嘱,赴泰州“翟泰和药店”拜老板翟邦俊为师,正式开始学习各类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技术,那是1943年。


外界风云变迁,医馆药房里却算是一片净地。对于一名药工学徒来说,他被中医的传统庇护着,与外界隔绝,要做的就是把师父教给自己的都学会,他根本接触不到革命、民族危亡等等的微言大义。


师父、师娘是很和蔼的人,对年轻的学徒们很照顾,杨文琪学得认真,不偷懒,也愿意卖力气。虽然工作条件很艰苦,平时吃的都是青菜萝卜;有的地方空间小,人都站不起身来;研磨药材要人工推磨,干燥要手拉风箱,有时就要赤膊干上一整天。但是他不怕苦,事情都做得很好,一次都没有被师父打过。下雨时,他还要去接小少爷放学,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偶尔还会来看望他。


学徒三年,杨文琪已经成长为了一位精壮的小伙子,他表现很好,被药店留了下来,开始有了自己的工资。第一个月,他拿到了一身青衫,领了两袋米。在药店里的生活就是他的全部,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认得的药材越来越多,加工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是一名合格的药工了。


后来,他在泰州结了婚,过程很简单,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了。一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药店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组织上要选四十个药工到南京去工作,杨文琪也在其中,他到了南京,从事中药材炮炙加工工作,也负责保管药材。



金陵往事

杨文琪工作的地方,正是显赫一时的“南京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自1926年在南京设立分号,由同仁堂叶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乐笃周受命筹办,陆续聘请了多位南京地区的制药大师,主持药店后场中药材加工、炮制制作。上世纪30年代后期,延聘了南京、北京多位制药名师。比如何庆余先生,上世纪50年代,时任南京同仁堂副总经理、分管中药材加工、炮制总监,是杨文琪1956年调入南京同仁堂后的师傅。同时,他还跟随京派制药大师宋普清、刘锡山,浙江南派药师吕炳炎等学习北派、南派的制药技艺。可以说,当年“南京同仁堂”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到杨文琪这一代,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特殊技艺。与北京同仁堂一脉相承,也成为同仁堂继北京之后最大的中药材及丸散膏丹市场,其产品享誉海内外。


乐笃周兼容中西文化的经营理念,他曾撰文说:“夫患病之家不患病有不疗之症,而患无良医诊断之明,无良药炮制修和之术。我国医药为世界开化最早,自神农远传于今,为日已久,渐失于真,既欠产生地道研究,复缺修合炮制奥妙,乃至良医难收诊判之效,终无告痊之期。加之够时不察炮制失当,不辨质劣力微,有误病症,遗恨终身。”


朝天宫药材仓库,那里种类极为丰富,花部、草部、矿物、稀货等,杨文琪负责稀货部。南京同仁堂的老师傅们也并不藏私地教授他,日积月累,杨文琪沉浸其中,不断地磨砺着自己的见识、眼力。“做一个药工,要切、要制,整的、片的都要认得。药材从眼前过,我几乎都可以一眼认出。”他说。


“老药工”

有人说 ,中医将亡于药。有些病人照方抓药,吃了却没什么效果。这其中有药材的道地性降低的原因,还有炮制过程是否规范。古训有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早已成熟。浸、泡、锻、煨、炒、蒸、煮,一药一方,工序繁杂,但是收益并不高,所以愿意学习它的人越来越少,随着老药工们纷纷离世,这门传统手艺也后继无人,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杨老说,自己是正月初三生的,今年89岁了。新鲜的东西不大能接受,过去的事情,他的脑袋里面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当年的师兄、师弟们,大多都已离世,现在的药材加工,很少有像当年一样细致了。自己的这门手艺,得传下去。


现在,杨文琪是“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先后办过三次中药炮制培训班,有的人学得很认真,有的稍微学到一点儿,就跳槽混钱去了。这么多年来,他真正收过的徒弟,也不超过二十人。


1985年,杨文琪荣获由彭真委员长题字、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杨老笑着说,他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有人送了字来,但是并没有见到人。很多事情,一下就过去了,再也没有留下痕迹。自己每一天都惦记着的,唯有“药”而已。他喜欢中药的味道,他说很香,他习惯于亲手炮制药材,制作药丸。实际上,他从15岁一直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




口 述 实 录


唐晔

您喜欢中药的味道?
杨文琪

很喜欢,药的味道很香,父亲是做药的,我从小在中药味道里长大,这一辈子都在和中药打交道。从前我跟着老板去全国各地的药材产地,去药行,把药收购回来,自己加工,收购药材时全是凭眼力。要看,要闻,要尝;要看纹理、味道、还要对照《本草纲目》等书上的记载。
唐晔

现在药材的效果为什么不如之前了?
杨文琪

产地不同,药效就会不一样,道地药材是最好的。现在中药的用量太大了,比如以前,农村的六十岁老人有病就不看了,因为没钱;现在普遍都用中药治疗。所以像桑葚子这样的药材,急着采摘,以前用的是黑色的,现在连青色的都在用了;另外,很多地方进山都找不到药材了,有的药材产地被用来建高楼了;由于盲目引种,中药材的道地性也在减弱;一些虫药,地鳖虫,蜈蚣等,以前一个大灶掀开,下面都是这种虫,但是现在没有了。再比如说犀角,只好用牛角代替,效果就差很多了。每个地方的药材有每个地方的特点,但是道地是最重要的。
唐晔

膏丸、散剂、汤药相比,哪一个更好?
杨文琪

看什么病,这个要根据病情来。中药有丸、汤、散、膏、丹等不同剂型,这和它们的起效时间、药理作用等有一定联系。“丸”的读音在方言中与“缓”十分相近,所以大凡丸药,药效都比较迟缓,但却能久存体内。“汤”的读音与“荡(涤荡)”颇为近似,所以与丸药相比,汤的药效来得迅猛。“散”在中药剂型中含散化之意,因此常用来治疗痼疾。“膏”这类中药剂型含膏滋之意,用于内服,有养身、强体功能。朱丹在古代指的是矿物,用矿物炼制的中药,也就常被称为“丹”了。药丸、膏方的手艺越来越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了解了。
唐晔

您自己生病了会去医院吗?
杨文琪

我会吃中药。到综合医院看病太贵了,吃中药,用中医的好方子,一定能有好效果。之前牙痛,当时瘦了十几斤了,后来开了中药,牙不疼了,现在肉又长回来了。你生了病,应该知道最适合你自己的治病方式。
唐晔

一个老药工,有没有特别钟爱的药材?
杨文琪

有的,比如麝香,产自西南,光名字就有三四种。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便会满屋清香,经久不散。送来时像核桃大小,加工,剖开来,装瓶。按照方子用量和配药。跌打损伤,在患处一贴就好了,很神奇的。我最近摔了一跤,拿我们自己生产的麝香膏药一贴,解决问题了。麝香还可以治脑卒中,痰迷心窍等。
唐晔

我们知道,制“狗皮膏药”也是您的擅长,君和堂就有您监制的“狗皮膏”。
杨文琪

北京同仁堂的“狗皮膏”,实际上用的是羊皮,都是暖性的,效果很好,价格也便宜。“狗皮膏药”历史悠久,但是现在医院已经不开狗皮膏药了。制作“狗皮膏药”的原料是麻油,用麻油炼,黄丹收膏,再敷上羊皮。保存时是放在水池里,因为这个膏药不吃水,所以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做。
唐晔

您担心手里的手艺失传吗?
杨文琪

有人愿意学的。我收过一些学生,也给很多人讲过课。以前我在学习的时候,就是自己钻研、看书、问老师。慢慢积累经验。现在去公园里兜兜转转,满园遍地都是药草,其实每种东西都是药材,就看你懂不懂它的药性。我现在还在做丸散膏丹,学会的手艺一辈子不会忘。
唐晔

您偌大年纪,为何还愿意做这些事?
杨文琪

我是药工,做了一辈子了,其他什么都不会。活着的日子,就得劳动,不劳动,不得食


来源:晔问仁医

编辑:姚霁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牌中药里的珍贵原料
中药质量乱七八糟,大家选好药店再买药!
南翔:药师黄文鸿
为什么是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
1公斤100万 这种药材涨幅惊人!安宫牛黄丸也要涨?药店这么说
中医将毁于中药?国医大师金世元:中药是治病救人的,不能见利忘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