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国医大师禤国维| 皮科圣手 屡起沉疴
纪录
·
故事
·
发现

  • 他少年立志学习中医,行医五十余年,至今仍坚持一周六天门诊。以仁心广济天下,以妙手祛除病痛,纵伤病在身,不舍诊室寸土之地。


  • 他提出“阴阳之要、古今脉承,平调阴阳、治病之宗”的皮肤科疑难疾病治疗思想,整理挖掘形成“ 中医皮肤病外治法体系”。他从不排斥现代医学,提倡中西结合,学习吸取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


  • 他惜才重学,授业而不忘传道,言传身教尽心尽力,年过古稀仍不遗余力,为中医事业奔走呼喊。



国医大师
禤国维

贴士




(当心流量 请连接WIFI观看)



访


如何走上中医皮肤科的道路

我家里没有人从医,但是我住那条马路,医馆很多,中医很多,差不多走几步路就是一个中医馆。我很多同学家里都是医生,有时候也很好奇看他们治病,所以我看到他们治好一些病人的印象很深。我家里也很信中医,有病都去找他们看,都很快就好了,所以我觉得我长大以后,还是要学中医。

我们以前是毕业分配的,就是明天公布分到哪里去,今天晚上都还不知道。当时我们一个是怕到北方,一个是怕到海南岛。这一宣布,把我分布到湖南,而且没有想到还把我分到了外科。我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个子也比较小,不太适合搞这个外科或者妇科,我本来想做内科的东西。

刚去的时候虽然在外科,但一般的什么病都看,有常见病也有疑难病。我也跟西医去做了手术,一般普外手术都可以做的。很多动手术是熟练工,做的多你就熟,病例多你就熟。因为中医包括皮肤科嘛,有时候也过去看一看普通外科门诊,有一些病比较难的,主任就说你是中医你来帮我开一个中医的治疗方法,结果用的效果很好,他们也佩服。


我刚毕业一个人,当时病房有八张病床,一开门诊,我是先查房,然后出门诊。当时面对这个没有人的情况,我非常紧张。虽然还有两个老师,但他们是学院编制,我是医院编制,他们去上课了,就是我一个人顶住门诊。以前是这样子的,当时的医生呢,中医就是中医专科学校毕业,我们是中医正规大学毕业,去了以后就得独当一面。医院7月份开的,我8月份去独当一面,“逼着你上梁山'。

反正也不能让病人看出你紧张,就是按照书本上的东西,把病例写好,把方出出来给他。我们看病,把每一个完整的病例保存起来,回去以后我就看,以后碰到这种病人我就可以翻出来,这个病人怎么处理的,内服药早期用什么,中期用什么,晚期用什么,这个外用药早期用什么,中期用什么,晚期用什么,都把它列出来,这样我就心里有数了。

如果有困难了,一个是请教老师,还有就是看书看杂志。以前我们订的中医杂志每一期都看,另外就是图书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殊爱好,节假日都在图书馆

接诊各类型病都有,在我们皮肤科来说,不都是一般简单的病,也有重的病,比如红斑狼疮,多脏器的损害,很危重。还有天疱疮,体无完肤,比烧伤病人还要重。也有简单的,疮疥有一些,一般的皮炎比较多,还有痤疮、脱发。一个是积累经验,一个是请教人,请教书了,再一个自己做思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药这些方面不断地去总结摸索经验。


接触了一段时间外科以后我觉得皮肤科是我们中医的优势,所以我转作以皮肤为重点。1976年我调回广州后看到这里普外比较大,所以我觉得应该从外科把皮肤科分出来,我就和一个主任一起,成立一个皮肤科。

现在皮肤科还是中医外科里的一个部分,我希望皮肤科变为二级学科现在皮肤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比很多科都高。眼科、耳鼻喉科是二级学科,而我们属于三级,但是其实我们皮肤科病种比眼科耳鼻喉科还要多,病人也比他们多,所以我现在我就呼吁把皮肤科从外科分出去,有利于皮肤科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对病人的治疗,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我现在正在呼吁这个。



勤学医源,广采新知

中医那几本书(《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我们都是要学的,而且要理解,因为不理解就不好应对临床,所以我们学中医的应该很深入去钻研,在理解的情况之下再根据临床继承它,充分地利用它,把它的作用提高。

另外我们有现在的科学技术,研究方药有新的见解,把它补充进去,不断提高我们的临床疗效。比如桔梗在《神农本草经》讲到“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我们现在有些本草书上,只讲它止咳祛痰,但是《神农本草经》讲这个东西对不对呢?我们在临床去印证一下,它确实是有效果的,通过对这些药的研究发现《神农本草经》确实是对的,我们就可以用了,而且用起来很娴熟了。

所以我的专业理念是,勤学医源、广采新知。我们作为医生来讲呢,第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把辨证技术运用好。第二个要把技法吃透。第三要把药物应用吃透,这样你就能够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对病人的态度

病人来求医,就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不讲得久一点,他就不清楚回去以后如何调养自己。而且他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也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得更好。来我们这里有各地的人,有时候我讲话他们听不清楚,所以我还要写在本子上给他们看,讲给他们这个病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吃东西要注意什么问题,生活上要注意什么问题。还有一部分我打到病例上,他们回去照这样做,病就好得快一点。

但有一些病也不能告诉病人,需要隐瞒一些情况,有时候要把病情讲清楚,做医生就是这样子。

我这里看的病,皮肤病相对内陆可能多一点,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都有,都是一些顽疾性的皮肤病。中医有个特点叫因时因地因人治疗,我们看这些病人,北方来的,我开的药可能不同,广东生活的,我开的也可能不同,国外生活的,我开的可能也不同,因为要因时因地因人治疗

有些病是不容易治好的,治了好几年到现在的都有,也有些病是很快能治好。病人有时候不理解,所以需要和病人沟通好。我看病的时候后面放着书,中医和西医的书都有,病人不理解的时候我就把这个书翻给他看看。中医和西医最权威的书放在这里,你看你这个病就是这样的情况。沟通好,他就能够坚持跟着你治疗。


但也有特别极端的,当时我们接手珠海中医院的时候,一个病人得了比较严重的病。他当时挂号费7块钱,去开了7副药,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第二次来讲:“还说什么名专家,我花了7块钱挂的号,吃了7副药都不好。”我说这个病是一个难治病,美国十多年前,为研究这个病花了30多亿美元,当时30多亿美元相当于我们300多亿人民币。这个病很难,但病人不理解,他以为是一看就好了,我说同志你回去可以查查这个病,你也可以到其他医院去看看,请教一下他们。当时跟着我那个学生说,我真想拿七块钱给他,我说没必要,他不理解的。这不怪病人,他以前没有看过他不理解,以为一看就好,不要对他有什么看法。病人绝大多数是讲道理的。

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在我看来,有些病人你要很同情他,有些病人他不理解的东西,你应该有责任给他解释,解释不通的等他以后再理解,不能争论。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传承和发展

我从来没有放弃出诊,到现在还是坚持一周六天门诊,两个晚上夜诊,还坚持参加每周院长查房,另外节假日还做自己业务上的事情。

目前中医皮肤病是个新兴的学科,过去是在外科里面,所以很多东西我们也摸索,很多也值得我们去发现。在外科范围里面,有些病不断地发展,有些在过去没有记载的,现在我们也要把它充实起来,把辩证辩病两个结合起来皮肤病目前对中医来说是一个优势病种,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把它搞好。

我传承给学生的是临床思维,哪个病开什么方都不是主要的,给他一个临床思维,他就能够从这方面着手发挥。从中医的理论和西医研究各方面来充实。

我认为传承有几条路都是重要的。第一院校重要,另外在院校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过去的师带徒,我觉得这样就比过去师带徒更完善了。


中医讲传承,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我们的先辈立下的功勋,我们的后代千万不要把它丢掉。现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些传统的东西慢慢也消失了。像文字,现在我们大家都用电脑了,手写的居然写不出来,我们现在不看京剧、粤剧了,挂在墙上的画都是西洋画,我们的国画也不多了。这些东西都慢慢淡了,但是唯有我们中医,现在还有很多,而且对海外也有影响,说明我们中医确实是有效的。

西医是在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中医是在过去的技术上发展起来,有一些东西在宏观方面我认为是先进的,在微观方面还缺乏一些。现在问题是宏观方面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微观方面如何充实它,我觉得这非常重要。

还有我看到香港中医人连这个体温、血压都不量,这个不合适,体温不是西医发明的,血压计也不是西医发明的。这个灯是美国人发明的,我们中国人能点吧,那个汽车是德国人发明的,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坐汽车。所以我说中医也能用现代的科技,这样中医就能发展,过去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不能丢,但新的东西我们要充实进去,我们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真实客观记录,采访对象观点均不代表本平台
关于这篇文章想要参与讨论可以点击“写留言”也可以加入“纪录中医讨论群”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届国医大师列传②】陈彤云:京城皮科的“最美”传奇
国医大师禤国维:离开病患,中医就丢了根
赵炳南
壶天旧影 ——记赵炳南先生二三事
80岁国医大师禤国维的长寿观
从“门外汉”的角度谈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