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人体养生的终极(二)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二、冲气以为和——调息


1对调息的理解


  冲气以为和

史传导引服气篇

唐代药王有诗赞

更喜伯阳参同契

续写养生新纪元

三品上药自家有

针灸百草解疑难

闲来书说长寿法

屈指华夏五千年


1
调节呼吸


  息,“呼吸”,之意,呼吸的本质是气体的交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即“吐故纳新”。调息,简单理解即是人体通过呼吸的方式,完成对“气”的调节。

    

本段落论述的调息,即是“服气”。服,吞咽的意思,气通“炁”。服气即服食三种气,其一为外气;其二为内气;其三为真气。服食外气即是通过把外气吞入胃肠内的扩充及深呼吸,使之作用于横膈膜后抻拉促成胸膜腔、心包膜及胸膜等筋膜的舒张,达到心脏功能正常及周身养分的正常供给,进而实现养生目的。

    

中医常讲:“饭化血、血化精、精化气,气能生精、精能生神,精气神饱满、百病皆无。”,人们多数认为食物是能量唯一的来源,因此民间谚语讲: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色人之本性,而“食”居首位,所以有“氣”字的出现,这个氣,是通过后天食物运化而形成的五符之气。

    

服气术中多数论述的气为先天之气,即“炁”,这个炁是指形成人体的先天能量,它包含着看不见的“磁、波、场、电、气”以及看不见的“金、木、水、火、土”。这个“炁”就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之气,也是万物必需的能量物质。这个炁也是人体化生无限潜能的本源。人从出生开始,先天之炁就在不断的损耗之中,通过食物运化而得的氣,只能是维持生命体存活,而不是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先天之炁足,则人不病;先天之气亏,则百病催。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七情六淫等损耗掉的,人体先天之炁越来越少,这就使得人体的机能越来越差。随之,疾病产生的速度会越来越频繁,人体的免疫机能也会越来越低年轻时候感冒了不吃药都能自愈,年龄大的时候感冒往往吃药还不爱好,就是这个原因。服气,即是服宇宙自然之中的“道炁”,它也是天人合一的介质,它能够帮助人体实现先天之炁的补养,即通过吞食自然之气,而实现人体祛病强身、固本培元的目的。

    

2
调动与生命体息息相关的信息及能量  


调是多音字,调息(tiáo),调动(diào),本段落中调(diào)息主要阐述如何调动生命体息息相关的能量。

    

传统养生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确立了天地人三才—体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自然界中阴气与阳气相结合产生了生命体,所以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天地大宇宙,人生小宇宙”。《黄帝内经》比较详尽地考察了人以及人与天的关系”“人者天地之真也”,“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生物体,关于天的知识必须通过人体和人的活动得到验证。把人的研究放在天人关系理论的中心地位。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时空之内,人的生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养生学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以分析考察其机能状态,结合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摄养,是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人的身心活动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与制约,而心身本身也具有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传统养生学还认为社会环境对人之心身有着一定的影响。 

    

(1)首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

    

(2)其次,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  

    

政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

    

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

    

文化因素:它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讯息因素:它包括讯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


所以,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看似是个人问题,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今天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意义就在于科技的发展应时刻以人本为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绝不要科学主义。我们要维护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健康与环境恰似鱼水之情,共生共亡。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养生也要具有全息思维。


2调息与健康


1
筋长一寸、延寿十年


中国有句俗语叫“筋长一寸、延寿十年”。有很多学者借此发明了“拉筋法”,认为通过筋腱的抻柑运动能够缓解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背痹痛、电脑综合征等。但是通过对传统养生文化的整理和亲身践行发现“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中所提到的“筋”应该更多层面地指人体悬挂各脏腑的筋腱韧带,如横隔膜、心包膜、胸膜腔等人体组织。

    

调息中的服气部分,正是通过对外部气体的吞咽及深呼达到人体内存筋腱及组织的扩张及收缩运动,帮助横膈膜、胸膜瞪、心包膜等筋腱组织补充养分,使之柔韧,减少、舒缓脏器的束缚感,进而达到实现脏腑功熊健康的目的。

    

2
气血的运行和转化关系

   

传统医学讲,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精华靠以命门真气催化,产生气血。饭化血、血化精、精化气;气能生精、精能生神,精气神饱满,百病皆无。在传统医学中认为人体靠以气血营养脏器组织,同时靠以气血转换使人体得以生长发育、脏腑运转、体内物质运输、传递和排泄,进而维持生命活动存在。

   

唐代医药祖师孙思邈对气血有如下论述:

    

一次,卢照邻问了孙思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呢?”

    

孙思邈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冲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牯竭就会精神衰竭。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

    

服气,可通过人体大量的纳入清气,经由肺部及脾胃的运化最终形成人体所需的营气和卫气,促使气血的化生以及对机体组织的温养,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实现人体养生的目的。


3气对人体及万物的作用机理


在传统医学及养生学中认为,气是调和五行之本,更是调和五脏之本,气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具体的阐述一下“气”。

    

1
传统医学对“气”的论述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西医强调人体的物理结构,认为人体是由不同的有机及无机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组合成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生殖系统以及整个身体,而中医则有着不同的观点。中医区别西医的分割剖析,更强调人的整体性,_并认为整个生命系统乃由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所组成,有些组成部分有较多的能量特性,有些组成部分则有较多的物质特性,由于这些部分对人体生命活动十分重要,他们有时候会称为人体的精微物质,它们包括气、血以及津液。

    

中医理论并没有细胞的概念,他们认为人体是由气、血、津液这些精微物质所组成,这些物质与人体各部相互作用及影响,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的事物,都是气的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人体之气与空气有相似的特性,外界的空气具有流动的特性,人体内的气,也是促使生命运动的能量和动力,这种能量行遍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自父母传下来的“气”,成为先天之精气,并认为这个炁藏于肾。二是来自自然界的物质,包括空气、食物以及水,来自空气的成为“清气”,来自食物与水的称之为“水谷之精气”。“清气”通过肺部的肃降,“水谷之精气”通过脾来运化,而后就转化而形成了人体之正气,正气流注周身而形成“营气”、“卫气”,帮助人体实现机体的免疫和调节。

    

(2)气的功能

   

①推动作用

    

就如风推动了帆船及转动的风车一样,人休的气是身体重要的能量,推动者各部机能,中医认为气能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人体脏腑、经络以及组织的生理功能。此外,气促进血的生成及循环,以及津液的代谢。若出现气虚的情况,气的推动功能便会减弱,生长发育会因此变得缓慢,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亦会减弱,血的生成亦会出现不足,造成一连串的健康问题。

    

②温煦作用

    

自然界中,气态比液态含较高热能。同样地,身体中的气亦有像热能般温煦的作用。作为身体热力之源,气为身体提供温暖,保持了人体体温,若有气虚的情况,便会引起体温下降,恶寒怯冷及四肢不温等症状。

    

防御作用

    

中医认为致病其中的一个原因为外邪的侵袭,外邪是引致疾病的环境因素,它们分别为风、暑、湿、燥、寒、火。透过抵御外邪的侵袭,气保护了身体,并维持着健康的生理功能,气的防御功能可理解为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④固摄作用

    

固摄有统摄、控制以及固定的意思。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对身体物质及脏腑的巩固,并让身体组织维持于正确及应有的地方和位置,气使血液运行在血管中,防止其溢出脉外,这些气控制了汗液、尿液及唾液等的分泌及排泄,防止津液流失。还有,气能固藏精子,防止其遗泄,并由其固定脏腑器官位置及防止下移的作用。若气虚,气的固摄功能使会减弱,引起健康问题,如出血、尿频、早泄、胃下垂或肾下垂等。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互相补足,一方面气推动了血液的循环和津液的分布,另一方而,气控制和调节了津液的分泌。

    

⑤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在气的作用下体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透过气化作用,气能将身体的物质相互转化,例如,食物经过气化作用后,会化为水谷精微,然后转化为气及血,同样地,食物残渣经过气化作用后,亦会化为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整体来说,气对机体精微物质的转化及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气的运动

    

气透过不同的运动进行各种功能,气的运动在中医理论中称为“气机”,不同的气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气有四种运动形式,分别为升、降、出、入。这些运动非常重要,若它们停止,人的生命亦会终止。

    

不同的脏腑之气各有其独特的运动形态。例如,脾气有向上升的特性,会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这功能称为“上清”;而胃气则有向下降的特性.将食物残渣往下输,这种功能称为“降浊”。有些脏腑之气并不限于一种形式,例如肺气于呼气时“出”,吸气时“入”;并于宜发时“升”,肃降时“降”,肺气可说具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各种的气运动形式互相协调平衡,升与降的运动相协调,而出与入的方向亦相平衡。这协调平衡,对促进组织、脏腑及经络的生理活动非常重要。若体内气机失调,身体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如肺气的下降运动受阻,会出现咳嗽,中医称这种情况为“肺气不降”;胃气上逆也会引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气的种类

    

传统医学认为气可以按照其不同的功能、特性以及运动分类。它们分别为元气、宗气、营气以及卫气。

    

①元气

    

元气是最原本的气,是身体中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气。元气是先天性的物质,它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之后又依赖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所充养,元气发予命门(肾间),并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肌肉腠理(身体的表面)。元气是身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动力,除了促进生长和发育,还能维持组织脏腑及经络的功能。

    

②宗气

    

宗气是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是由肺从自然界吸人的清气和脾胃从食物中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两者结合而成。宗气主要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血管),于呼气时出,吸气时入,它运行于呼吸道之间,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并控制预言及声音的强弱。此外,宗气更流贯心脉。推动及调节心脏的搏动以及血气的运行,并影响肢体的寒热与活动。

    

营气

    

营气是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它们经常在脉中(血管中)运行,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营气与血常一起运行于脉中,故亦有“营血”之称。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它从中焦开始,经肺进入经脉,周流全身。营气有阴的特性,能将其转化为物质。透过注入于脉中,营气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并促进了血液的化生。营气亦会为全身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

    

④卫气

    

卫气是负责保卫以及抵抗外邪的气,它可以被理解为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保卫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与营气比较,卫气属阳,并有较多功能性的特质。

    

卫气与营气一样,都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但它们循行的位置却不同,卫气行于脉外,营气行于脉中。营气主要散布于横膈膜及胸腹内,而卫气则在体外循行于皮肉之中。一方面,卫气保卫了身体并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它调节及控制汗孔的开合与汗液的排泄,以及为脏腑、肌肉及皮毛提供温养作用。

   

营气、卫气同出一源,各行于脉中与脉外。通过协调营气及卫气的功能,身体维持了健康的发汗、恒温及免疫功能。

    

通过以上对气论述,我们们能够对气这个看似很抽象的名词有更为具体的了解,并了解到气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2
对宇自然之中“炁”的论述

    

(1)对“炁与气”的论述


炁”和“气”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通俗地讲,“炁”是一种能量,任何生命体的生成、延续都离不开它。它来自于宇宙自然,存在于无形,视者无物,用者无体,接近于道,故在道教中有“道炁”一词的出现。古人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但凭借“体察、觉悟、认知”,认为它是无中的有,“无”(无中有一点),有的这种东西是什么?古人并不能阐释。但今天我们大胆释意“炁”,认为炁即是“磁、波、场、电、气”,即宇宙之中无形的能源。宇宙形成即是在磁波场电的作用下,得以相互吸引,相互排斥,进而逐渐聚合形成备星球,并在这种炁的作用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运行秩序,周而复始的运转。人体经由父精母血、十月怀胎而成,也同样受着炁的影响。“父精母血”化学实验分析为碳水化合物,但是为什么人造的碳水化合物却不能形成人?正是缺少父母交合而形成的“炁”。所以,古人认为,天地交合,万物生,男女交合,人可成。

    

(2)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炁”的存在

   

比利时著的化学家、生物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世界著名的“柳树实验”。这个实验说明树木的重量增加并非来自土壤本身,而是来自雨水和空气,即宇宙本源之炁,自然万物生成延续的必须能源物质,它包含最原始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又包含了磁、波、场、电、气等能源,任何生命体的生成、延续都离不开炁的作用,炁是宇宙自然大环境下的能源基础,在炁的作用下,能量可以从一种物质转化到另一种物质,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但不管怎么转化,都存在宇宙自然之中,无消亡永恒的存在。炁,即是老子所欲阐述的万物之本原。


(3)道教的“炁”

    

道教的服饰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道教的集体即是以研究传统医学及养生学的专业团队。


道教有“道炁长存”这个词汇,“道”本自然也,“道炁”则是宇宙自然生成、合化的能量。道教自古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渴望效法自然之道,与天地齐寿。道炁长存,即是通过道家养生术的修炼,达到人体与自然合一与宇宙之“炁”互通,进而实现人体无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宇宙间万物得炁者生,失炁者亡。古代养生家认为炁是人体“精气神”的聚合,所以在练习道家内丹功的时候,特别注重精气神的调节,故而有“精气神足百病无,精气神亏则百病催”的说法。在养生术之中,炁作为疗愈能量,存在于气功、吐纳、导引及禅坐之中,可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下,对人体起到疗愈和保健的作用。

    

2l世纪,对炁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为人体生命科学带来崭新的视野。


4《智慧养生操》第一套调息的理论基础


1
服气的方法


《智慧养生操》中的三种服气,即是道教内丹学修炼的基础,为后部内丹学的修炼起到了奠基作用,它实际是内丹学修炼前期的祛病功。

    

《服气疗病篇》讲行气术,记录其法十余条,包括调身、凋意、调息等内容。特别提出行气治病之法:“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以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


服气的口诀:


神仙术,法易通,身心各部要放松。

鼻天门,口地户,鼻吸口呼记心中。

吸入气,七口咽,尽量闭气几分钟。

要问每天练几次,尽其所作去练功。

不分时间与地点,空气清洁都可用。

功夫不要下大力,顺其自然体放松。

以意领气冲病处,其中经络也要懂。

阴阳跷络得记住,阴阳俞络在其中。

加上督任与冲脉,八部经络都要通。

身体无病要常练,怀阴抱阳常守中。

唯有心脑血管病,意在丹田守腹功。

长寿秘诀心中记,始得丹法基础功。


2
服气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1)空气清洁

    

服气时不分时间地点和场所,也不论是行动坐卧走何种体态。只要是空气清洁,都可以进行服气。

    

(2)忌饱食

    

因为服气是将外气吞咽进入肠胃之中,所以饱食后不宜进行服气,通常要待饭后1个半小时以上进行,以免产生胃肠不适。

    

(3)体念放松

    

服气时,身体各部自上而下应逐节放松,即从头、颈、肩、背……一直都脚,都要尽量的保持在一个松、静、自然的状态。

    

(4)精神守一

    

体态放松的同时,精神更要放松,应尽量做到心神合一,不受外界事物所扰。

    

(5)引气下行

    

练习服气的时候,要将气引入丹田,意念浊气下行,从脚底涌泉穴排出体外,尤其足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6)自然而然

    

在吸气、吞咽、闭气以及呼气时,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为之,把握适量、适度、轻松内然的原则,吸气与呼气都尽量做到不让自己听到,吞咽气体可伴随津液下咽,闭气时间因个人体质不同,多在半分钟到二分钟之间。

    

(7)呼气均匀

    

闭气至极限时,将气呼出,呼出时,舌尖抵住上颚(即发“儿”音时舌尖的位置),默念“呵”字,将气均匀呼出体外,呼气要自然均匀,忌将气一口喷出。

    

(8)吞咽不适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有人会觉吞咽不自如,一是吞咽的量不宜过多,二是精神不够放松,三要勤于练习,机体有短暂适应期。


以上对服气的要领作简单的阐述,多是来自日常推广中常见问题的总结,服气本身不会引起任何偏差,可放心练习,练习时遵循以上要领,持之以恒,可达到祛病强身的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体用论建构的哲学原理
自然律动
蒲志兰 李桐《夏季中医养生》关于中医养生(代序)
奇经八脉对人体经络气血的作用
精的概念
人体阴阳脏腑气机循环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